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51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柱,所述撑持柱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外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储料箱,所述转环底端与所述撑持柱顶端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撑持杆顶端固设有起降架,所述起降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弧状槽,所述转环顶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弧状槽内的齿状环,所述弧状槽左侧顶壁连通设有第一传输腔,所述第一传输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状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输腔右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二传输腔,所述第二传输腔下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炭加工
,具体为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
技术介绍
腐殖酸复合生物炭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应用时,需要对于生物炭原料首先需要进行混合搅拌,传统的对于生物炭的混合搅拌设备通常使用一个储料箱进行存储原料,搅拌完毕后在原料排放时需要停止搅拌工作,浪费工作时间,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柱,所述撑持柱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外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储料箱,所述转环底端与所述撑持柱顶端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撑持杆顶端固设有起降架,所述起降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弧状槽,所述转环顶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弧状槽内的齿状环,所述弧状槽左侧顶壁连通设有第一传输腔,所述第一传输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状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输腔右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二传输腔,所述第二传输腔下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输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柱,所述撑持柱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外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储料箱,所述转环底端与所述撑持柱顶端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撑持杆顶端固设有起降架,所述起降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弧状槽,所述转环顶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弧状槽内的齿状环,所述弧状槽左侧顶壁连通设有第一传输腔,所述第一传输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状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输腔右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二传输腔,所述第二传输腔下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输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生物炭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柱,所述撑持柱顶端正中心固设有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外周转动配合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储料箱,所述转环底端与所述撑持柱顶端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撑持杆顶端固设有起降架,所述起降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弧状槽,所述转环顶部端面固设有伸入所述弧状槽内的齿状环,所述弧状槽左侧顶壁连通设有第一传输腔,所述第一传输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状环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传输腔右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二传输腔,所述第二传输腔下侧处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输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输腔内的所述第一转销轴外周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传输腔右侧内壁顶端连通设有第三传输腔,所述第三传输腔与所述第二传输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销轴,所述第二转销轴左侧外周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传动配合安装有传动带,所述起降架右侧端面内上下延伸设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伸出所述滑移座右侧端面外,所述滑移座内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状杆,所述螺状杆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滑移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状杆底部延伸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固设于所述滑移腔内底壁内,所述滑移座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健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