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78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线虫的方法,利用剑毛帕厉螨捕食植物线虫,可有效控制植物根际线虫的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剑毛帕厉螨通过捕食植物线虫可正常发育并完成生活史,具有控制植物线虫的功能,是植物线虫的天敌捕食螨。利用剑毛帕厉螨对植物线虫的捕食功能,可实现对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对植物线虫病害生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实现农药减量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Application of mites in controlling plant nematod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Pallidae glabra mites in the control of plant nematode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lant nematod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number of plant rhizosphere nematodes by utilizing Pallidae glabra mites to prey on plant nematod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overs that Paliphraeus flagelliformis can normally develop and complete its life cycle by predating plant nematodes, has the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plant nematodes, and is a natural enemy predator mite of plant nematodes. Utilizing the predatory function of Partridge mite on plant nematodes can realize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nematod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nematode biocontrol resources and the control of pesticid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具体地,涉及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生物,多数种类广泛分布于植物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少数种类分布于植物的地上部分,可寄生于植物的各个组织器官,具有主动侵袭寄生和自行转移危害的特点。当其危害农作物时,通过口针穿刺植物表皮,对植物寄主造成机械损伤并吸取寄主的营养。此外,植物线虫的分泌物和唾液会引发植物产生一系列病变,从而破坏植物的正常代谢,影响其生长发育,使农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目前,对植物线虫病最快捷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即施用化学农药。但是化学防治不仅价格昂贵、成本高,而且化学杀线剂具有高毒、残留的特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其他不良影响。而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安全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研究和应用包括使用天敌生物在内的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植物线虫病已倍受关注。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scimitus)是一种生活在土壤和植物根系附近的捕食性螨类,可捕食蕈蚊、蓟马等有害昆虫;但生物捕食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合适的捕食关系配对选择至关重要。目前未见有其捕食植物线虫的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植物线虫防治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发现剑毛帕厉螨可以捕食植物线虫,通过捕食植物线虫可正常发育并完成生活史,具有控制植物线虫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线虫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经研究发现剑毛帕厉螨能够取食植物线虫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取食植物线虫的剑毛帕厉螨,繁殖力、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更高,种群倍增时间则缩短,具有较强的增值能力和较快的繁殖速率。2、剑毛帕厉螨对植物线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呈负加速模型,是逆密度制约关系,符合Holling-II型圆盘方程,1头剑毛帕厉螨雌成螨1天的最大捕食量为237条,具有较强的取食能力,是植物线虫理想的捕食性天敌。3、剑毛帕厉螨在饥饿24h~96h范围内,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寻找食物的活动增加,寻找效率上升。4、在16~28℃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剑毛帕厉螨活动能力和对植物线虫的捕食控制能力增大。5、在植物根际释放剑毛帕厉螨100头,可显著控制根际植物线虫数量,达到有效防治植物线虫的目的;在释放100~500头范围内,线虫数量的抑制和为害程度的控制效果均随着释放量的增大而增加。综上,剑毛帕厉螨以植物线虫为食可以正常发育并完成生活史,具有捕食控制植物线虫的功能,是线虫的天敌捕食螨,可实现对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因此,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剑毛帕厉螨在制备植物线虫防治制剂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植物线虫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胞囊线虫(Heteroderaspp.)、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穿孔线虫(Radopholusspp.)或茎线虫(Ditylenchusspp.)等在土壤中寄生为害植物的类群。更优选地,所述植物线虫为根结线虫。更优选为南方根结线虫。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防治植物线虫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剑毛帕厉螨捕食植物线虫。优选地,所述剑毛帕厉螨需先经饥饿处理24~96h。优选地,将剑毛帕厉螨释放到植物根际土壤或表层土壤中。优选地,所述剑毛帕厉螨的释放密度为100~500头/株植物。优选地,所述植物根际土壤或表层土壤的温度为16~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剑毛帕厉螨对植物线虫具有捕食性,通过捕食植物线虫可正常生长并完成生活史。剑毛帕厉螨具有控制植物线虫的功能,是植物线虫的天敌捕食螨,利用剑毛帕厉螨可实现对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不良影响,对植物线虫病害生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实现农药减量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剑毛帕厉螨的寻找效应(S)与猎物密度(No)的关系模型(24~26℃);关系模型中0.6361为瞬时攻击率(a),0.0027=瞬时攻击率(a)×处理时间(Th),Th=0.0042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以下实施例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例,研究剑毛帕厉螨对植物线虫的捕食作用。实施例1剑毛帕厉螨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食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1、试验方法步骤(1):剑毛帕厉螨饲养小室的制作选择直径为35mm的培养皿,用2%的琼脂直接在培养皿中倒平板,琼脂的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1/2,待冷凝后,将供试剑毛帕厉螨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二龄幼虫移到平板培养基上,盖上培养皿,用封口膜密封后,作为捕食螨捕食线虫个体完成生活史和捕食作用测定的小室。步骤(2):剑毛帕厉螨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食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挑取100头剑毛帕厉螨雌成螨于饲养小室任其产卵,收集雌成螨12h内产的卵(约50个)放入饲养小室中单头饲养,然后置于黑暗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24~26℃、80%RH。每12h在解剖镜下观察发育历期和存活情况,因卵和幼螨不取食,当卵发育成若螨后,将若螨移入新的饲养小室,在小室中供以足够数量的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作为猎物,观察到新的蜕皮壳即可确认进入新的螨态。每12h为剑毛帕历螨更换一次完全相同的小室,以保证猎物新鲜。剑毛帕厉螨的卵发育至成螨后,将雌雄螨配对,在此过程中发现雄螨死亡或丢失立即补充一头雄螨。记录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后期、日产卵量及寿命等。根据上述所得数据,计算生命表参数,制作剑毛帕厉螨以植物线虫为食的生命表。生命表参数的计算方法:净增殖率R0=Σlxmx平均世代周期T=Σxlxmx/R0内禀增长率rm=lnR0/T周限增长率λ=erm种群倍增时间t=ln2/rm其中:e为自然对数,X表示以天(d)为单位的时间间隔,lx表示雌成螨在X期间的存活率,mx表示在X期间平均每头雌成螨产下的雌性后代数。2、试验结果(1)剑毛帕厉螨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食的发育历期和繁殖量在24~26℃、80%RH黑暗条件下,将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作为供试剑毛帕厉螨实验群体的饲料。结果表明,该剑毛帕厉螨实验群体可以正常发育并完成生活史,生活史包括了5个发育阶段: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整个世代平均发育历期11.23d,其中卵发育至幼螨3.18d,幼螨发育至前若螨1.18d,前若螨发育至后若螨3.48d,后若螨发育至成螨3.40d。雌螨平均寿命83.38d,平均每头雌螨总产卵量92.80粒。雌成螨在停止产卵后仍可存活17~24d。(2)剑毛帕厉螨的生殖力生命表及其参数根据实验获得的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食的剑毛帕厉螨在实验期间雌成螨的存活率和平均每头雌成螨产下的雌性后代数,计算制作获得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食的剑毛帕厉螨生殖力生命表(如表1所示),根据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剑毛帕厉螨在防治植物线虫中的应用。2.剑毛帕厉螨在制备植物线虫防治制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线虫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胞囊线虫(Heteroderaspp.)、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穿孔线虫(Radopholusspp.)或茎线虫(Ditylenchusspp.)。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线虫为根结线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李曼王丹郑小玲徐春玲陈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