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转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插头
,尤其涉及一种插头转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电子产品的插头设计不完全相同,各国的设计标准也不同,不同国家买的电器不能方便的插到电源上,导致手机或其它电器无法充电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特别是外出旅游,此问题则显得尤为突出,携带电源转换插头显得尤为必要。现有的多国电源转换插头都是用于接通二极插头的输入和输出,而有时目标电源插座却是可接受三极输出的插座,所以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使用不方便;另外,在一些国家地区上,三级插头需要考虑到安全用电的规范,所以三级插头在尺寸规格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当三级插头的每个插脚与对应侧边的距离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该类产品才可以获得相关国家的认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多国三级输出电源且结构布局紧凑的插头转换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头转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两组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插脚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用于接插外界插头的插座孔以及用于容许所述插脚组件从壳体内向外伸出的伸出孔,所述插脚组件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两组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插脚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用于接插外界插头的插座孔以及用于容许所述插脚组件从壳体内向外伸出的伸出孔,所述插脚组件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数量与所述插脚组件的数量相同且用于推动所述插脚组件移动的推导结构,各所述插脚组件依次层叠排布设置,所述插脚组件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以及基座,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所述第三插脚分别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一插脚搭位于相邻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二插脚与第三插脚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两组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插脚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用于接插外界插头的插座孔以及用于容许所述插脚组件从壳体内向外伸出的伸出孔,所述插脚组件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设有数量与所述插脚组件的数量相同且用于推动所述插脚组件移动的推导结构,各所述插脚组件依次层叠排布设置,所述插脚组件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以及基座,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所述第三插脚分别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一插脚搭位于相邻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二插脚与第三插脚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与所述三插脚呈三角形分布对应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与第三端部上,所述基座的第二端部与第三端部之间设有用于搭接相邻的所述基座的第一端部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呈V字型或者U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导结构设置所述壳体的不同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插脚组件依次层叠套设,最外层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一插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最外层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二插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最外层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三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侧面为第三侧面,最外层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不超过25.37mm,最外层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三侧面的距离不超过25.37mm,最外层的所述插脚组件的第二插脚或者第三插脚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不超过34.60mm,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和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均设有圆弧连接面,所述圆弧连接面的半径不小于15.00mm。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冠,李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