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301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接器结构,供具有一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插头之间设有一握持部。转接器结构包括一本体。本体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一第一传输界面,第二端具有凹入本体的一插槽及设置于插槽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第二传输界面与第一传输界面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插头的传输界面符合第二传输界面规格,且握持部二分之一以上容置于插槽。藉此,有效提升所述传输线插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接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器结构,尤指一种提升传输线插接稳定性的转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lightning、HDMI等连接器界面已广泛为大众所使用,其中USB界面传输规格更已发展至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规格。尤其是,USBType-C成为首个能够正反面插接,具有提升插接便利性以及更大的充电需求的连接器界面。此外,Lightning接头同样采用正反面插接的设计。由于USBType-C与Lightning的规格不同、尺寸大小也不同,两者无法相互通用而必须透过一转接器使其讯号及/或电力能够相互传递。以现有的转接器中,例如具有Lightning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于具有一USB插头的转接器结构中,其中USB插头的转接器仅供Lightning插头插接,由于Lightning插头仅插接USB转接器的插口后,经常造成传输线的晃动与插接的不稳定性,甚至造成脱落而影响两者间的讯号或电力的传递。因此,本案技术人遂依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之研发经验,针对前述之缺失进行深入探讨,并依前述需求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历经长时间的努力研究与多次测试,终于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传输线插接稳定性,甚至缩短传输线长度的转接器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器结构,供具有一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插头之间设有一握持部。转接器结构包括一本体。本体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一第一传输界面,第二端具有凹入本体的一插槽及设置于插槽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第二传输界面与第一传输界面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插头的传输界面符合第二传输界面规格,且握持部二分之一以上的容置于插槽。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有效提升传输线插接稳定性,甚至缩短传输线长度的转接器结构。此外,本体的第二端还开设有一缺槽,以便使用者能够握住所述握持部而轻易拔出传输线,并与本体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本技术转接器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绘示本技术转接器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绘示本技术转接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接器结构11本体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第一传输界面114插槽115第二传输界面116缺槽12转接模块121第一导电端子组122第二导电端子组123电路板2传输线21插头22握持部23线缆【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器结构1,供具有一插头21的一传输线2插接,所述传输线2与所述插头21之间设有一握持部22及连接握持部22的一线缆23。在此所述的握持部22为绝缘塑胶制成,且尺寸大于插头21的尺寸。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线2较佳为一lightning传输界面;然而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传输线2则为一USBType-C传输界面或其他适合的传输界面,并不限定。转接器结构1包括一本体11。本体11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111及一第二端112。第一端111具有凸出于本体11的一第一传输界面111,第二端112具有凹入本体11的一插槽114及设置于插槽114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115。第二传输界面115与第一传输界面113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插头21的传输界面符合第二传输界面115规格,以电性插接于第二传输界面115的插槽114内,且传输线2的握持部22二分之一以上的容置于插槽114中。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2较佳系能够完整的容置于插槽114中,以更加稳定的插接于插槽114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传输界面113较佳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连接器之规格。第二传输界面115则为一雷电(Lightning)连接器之规格,以将时下具有闪电插头21的传输线2,经由转接器结构1转接成符合USB界面规格的讯号及/或电力的传输规格。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界面113亦可为符合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雷电(Lightning)、IEEE1934等连接器之规格。第二传输界面115则为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雷电(Lightning)、IEEE1934连接器之规格,以转接成不同界面规格的连接器通讯界面标准。本体11还具有一转接模块12,转接模块12一端具有符合并连接第一传输界面113的一第一导电端子组121、符合并连接第二传输界面115的一第二导电端子组122,以及电性耦接第一导电端子组121和第二导电端子组122的一电路板123。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第一导电端子组121的数量较佳为5根,即第一传输界面113为符合一USB传输界面。第二导电端子组122的数量为8根,即第二传输界面115为符合一lightning传输界面。电路板123上内建有包含芯片(图略)等电子元件,以便透过转接模块12进行闪电与USB之间讯号或电力的传输。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组121的数量为24根,即第二传输界面115较佳为符合一USBType-C传输界面,以便将USBType-C的讯号、电力透过USB界面规格输出或输入。有关转接器结构1的转接模块1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如图1、图2及图3中,由于插槽114的长度与所述握持部22及所述插头21加总之长度相同,因此握持部22能够完整的容置于插槽114内,以有效提升传输线1插接于转接器结构1的稳定性与可靠度,解决易脱、讯号、电力传递不稳定的问题。当传输线2欲从转接器结构1拔出时,本体11的第二端112还开设有一缺槽116,使用者能够握持所述握持部22而轻易拔出传输线2,以便与本体11分离。综上所述,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范围应由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器结构,供具有一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插头之间设有一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结构包括:一本体,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第一传输界面,所述第二端具有凹入所述本体的一插槽及设置于所述插槽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所述第二传输界面与所述第一传输界面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所述插头的传输界面符合所述第二传输界面规格,且所述握持部二分之一以上容置于所述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器结构,供具有一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插头之间设有一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结构包括:一本体,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第一传输界面,所述第二端具有凹入所述本体的一插槽及设置于所述插槽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所述第二传输界面与所述第一传输界面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所述插头的传输界面符合所述第二传输界面规格,且所述握持部二分之一以上容置于所述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界面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雷电(Lightning)或IEEE1934连接器之规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界面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雷电(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