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3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0:16
机壳结构,包括匣体总成及盖板。匣体总成包括主板、多个侧壁、基座及按压件,基座配置于多个侧壁的其中之一且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按压件滑设于基座。盖板组装于侧壁上且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其中第一卡合部适可与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壳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的盖板的机壳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电脑已经普遍地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目前常见的个人电脑包括台式电脑(desktop)及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等。以台式电脑而言,其主机的机壳包括匣体及盖板。盖板一般是可拆卸地组装于匣体上,以便于使用者维护、更换机壳内的元件。典型的机壳是用镙锁的方式结合匣体与盖板,不便于拆装。为替换镙锁设计,有部分机壳采用推杆及卡扣的结合方式。然推杆\卡扣的设计因推杆推动方向与盖板滑出方向垂直,操作上需要以双手进行,仍有些许不便。因使如何使盖板能够简便地以单手拆卸,是机壳设计上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壳结构,其盖板可简便地以单手拆卸。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结构包括匣体总成及盖板。匣体总成包括主板、多个侧壁、基座及按压件,基座配置于多个侧壁的其中之一且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按压件滑设于基座。盖板组装于侧壁上且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其中第一卡合部适可与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第一卡合部包括凸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凸耳具有导引斜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第二卡合部包括片体,片体具有卡合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片体的末端包括止挡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具有多个开口,多个第二卡合部分别穿过多个开口而分别卡合于多个第一卡合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盖板的边缘具有折壁,多个第二卡合部形成于折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折壁具有凹口,多个第二卡合部连接于凹口的内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第一卡合部包括弹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片具有开孔,按压件包括柱体,柱体对应于开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片的末端具有弯折部,开孔形成于弯折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开孔的内缘延伸出导引区段,导引区段导引柱体穿过开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具有多个滑槽,按压件具有多个滑块,多个滑块位于多个滑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匣体总成包括弹性件,弹性件配置于基座与按压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按压件完全容置于基座内。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壳结构中,侧壁上设有基座及按压件,基座用以卡合盖板,按压件用以相对于基座移动以改变基座与盖板的卡合状态。使用者仅需以单手按压按压件就能够使基座释放盖板,从而盖板可简便地被拆卸。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机壳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匣体总成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机壳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1的机壳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图4的基座及按压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4的基座、按压件及盖板的分解图。图7是图5的基座及按压件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00:机壳结构;110:匣体总成;112:主板;114:侧壁;116:基座;116a:第一卡合部;116b:锁附部;116c:滑槽;116d:滑孔;116e:开口;116f:容纳槽;118:按压件;118a:滑块;118b:滑柱;119:弹性件;120:盖板;122:第二卡合部;122a:卡合孔;122b:止挡部;124:折壁;124a:凹口;B:弯折部;C:柱体;D1:解锁方向;D2:分离方向;D3:组装方向;E:凸耳;G:导引区段;H:开孔;P:弹片;S1:导引斜面;S2:推抵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机壳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匣体总成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机壳结构100例如是台式电脑的主机外壳且包括匣体总成110及盖板120。匣体总成110包括主板112及多个侧壁114,侧壁114连接于主板112的周缘,盖板120可拆卸地组装于侧壁114。图3是图1的机壳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1的机壳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图4的基座及按压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4的基座、按压件及盖板的分解图。请参考图3至图6,本实施例的匣体总成110还包括基座116及按压件118,基座116藉其锁附部116b而固定于侧壁114且基座116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116a,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为两个第一卡合部116a,分别形成于基座116的相对两侧。按压件118沿解锁方向D1滑设于基座116。盖板120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122,且其数目与第一卡合部116a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两第二卡合部122,分别位于基座116的相对两侧。两第一卡合部116a分别与两第二卡合部122相互卡合。当沿解锁方向D1按压按压件118时,按压件118会带动各第一卡合部116a分离于对应的第二卡合部122。如上述般在侧壁114上设置基座116及按压件118,通过基座116的第一卡合部116a卡合盖板120的第二卡合部122,并通过按压件118的移动来改变基座116与盖板120的卡合状态,让使用者仅需以单手按压按压件118就能够使基座116释放盖板120,从而盖板120可简便地被拆卸。请参考图3至图6,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各第一卡合部116a包括弹片P,弹片P上形成有凸耳E(示出为两个),各第二卡合部122是从盖板120延伸出的片体且具有卡合孔122a,凸耳E穿过卡合孔122a以达成第一卡合部116a与第二卡合部122的卡合。另外片体的末端包括弯折的止挡部122b,该止挡部122b适可与凸耳E相抵,避免盖板120结合后滑移。另一方面,弹片P的末端具有弯折部B,弯折部B上形成有开孔H,按压件118包括分别对应于两开孔H的两柱体C。当使用者沿解锁方向D1按压按压件118而使按压件118沿解锁方向D1移动时,按压件118的各柱体C穿过开孔H并推抵开孔H的内缘,使弹片P沿垂直于解锁方向D1的分离方向D2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凸耳E沿分离方向D2分离于卡合孔122a。此时第一卡合部116a与第二卡合部122不再相互卡合,使用者可从匣体总成110拆卸盖板120。本实施例的各凸耳E具有导引斜面S1且适于通过导引斜面S1的导引而穿过卡合孔122a。此外,各柱体C具有推抵斜面S2,推抵斜面S2与第二卡合部122之间的距离沿解锁方向D1渐减。在柱体C沿解锁方向D1穿过开孔H的过程中,开孔H的内缘沿推抵斜面S2移动,以带动弹片P沿分离方向D2移动。此外,各开孔H的内缘延伸出导引区段G,导引区段G用以导引柱体C穿过开孔H。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0例如是沿组装方向D3(标示于图1)组装于侧壁114,而上述解锁方向D1例如平行于组装方向D3,如此可避免盖板120的组装方向与解锁方向过于复杂而增加使用者操作上的困难度,例如使用者可以大拇指延解锁方向D1按压按压件118后,在以其余四指逆着组装方向D3滑动盖板120,即可以单手操作完成拆卸作业。然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解锁方向D1与组装方向D3可不平行。请参考图4及图6,本实施例的盖板120的边缘具有折壁124,第二卡合部122形成于折壁124。折壁124是指从盖板120的边缘弯折而成的侧壁,其覆盖于侧壁114的局部外侧。进一步而言,折壁124具有凹口124a,凹口124a对应于基座116,两第二卡合部122分别连接于凹口124a的相对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匣体总成,包括多个侧壁、基座及按压件,所述基座配置于所述多个侧壁的其中之一且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所述按压件滑设于所述基座;以及盖板,组装于所述多个侧壁上且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卡合部适可与所述多个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6 US 62/459,6081.一种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匣体总成,包括多个侧壁、基座及按压件,所述基座配置于所述多个侧壁的其中之一且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所述按压件滑设于所述基座;以及盖板,组装于所述多个侧壁上且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卡合部适可与所述多个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包括凸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结构,其中所述凸耳具有导引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包括片体,所述片体具有卡合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片体的末端包括止挡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结构,其中所述基座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而分别卡合于所述多个第一卡合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亮铮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