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及产品的铆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80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0
一种产品及产品的铆合方法。产品具有外观侧及内观侧。产品包括第一及第二金属件。第一金属件包括第一上、下表面、受压部及凹陷部,凹陷部凹陷于第一上表面,受压部自凹陷部的表面凸出,第一下表面位于外观侧。第二金属件包括第二上、下表面及凸出部,并具有通孔及凹陷空间,凹陷空间凹陷于第二上表面,其直径大小与凸出部相对应,且大于通孔的最大孔径,凸出部自第二下表面凸出并对应设置于凹陷部内,通孔自凸出部的中央贯穿第二金属件并与凹陷空间相互连通,受压部对应容置于通孔中,适于受压产生形变,形变的受压部卡合于通孔的侧壁,且整体位于第二金属件的第二上表面之下,第二上表面位于内观侧。如此,产品具有易于铆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品及产品的铆合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两金属件的产品及产品的铆合方法。


技术介绍

1、一项产品于制造时,可能会运用一些结合方式来进行两工件之间的连接,例如是以螺丝锁附、铆合、焊接等方式来互相连接相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工件。

2、一般在进行两金属工件的结合时,当可使用上述提到的结合方式。然而,使用上述的结合方式并无法有效地缩减人力、设备及时间等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及产品的铆合方法,产品包括两金属件,可在两金属件上分别制作能够互相铆接、且易于互相铆接的结构,第一下表面及第二上表面分别位于产品的外观侧及内观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品。产品具有相对的一外观侧及一内观侧,且内部组件对应组装于产品的内观侧。产品包括一第一金属件以及一第二金属件。第一金属件包括一第一上表面、与第一上表面相对的一第一下表面、一受压部及一凹陷部,凹陷部凹陷于第一上表面,受压部自凹陷部的表面凸出,第一下表面位于产品的外观侧。第二金属件包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该产品具有相对的一外观侧及一内观侧,且内部组件对应组装于该产品的该内观侧,其特征在于,该产品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形变的该受压部不会凸出超过该第二金属件的该第二上表面,该第一金属件的该第一下表面不产生突出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形变的该受压部接触该凹陷空间的部分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受压部的直径为D1,该凹陷空间的直径为D2,且D1小于D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4.0毫米≤D2≤7.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该产品具有相对的一外观侧及一内观侧,且内部组件对应组装于该产品的该内观侧,其特征在于,该产品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形变的该受压部不会凸出超过该第二金属件的该第二上表面,该第一金属件的该第一下表面不产生突出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形变的该受压部接触该凹陷空间的部分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受压部的直径为d1,该凹陷空间的直径为d2,且d1小于d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4.0毫米≤d2≤7.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受压部的高度为h1,该凸出部的表面至该第二上表面的高度为h2,且h1小于h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隆林中南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