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6317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距离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信息探测模块用于采集无人机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高度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智能调控模块用于基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为无人机选择避障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全面根据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的宽度和高度、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来制定避障策略,不仅避免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且能够避免无人机飞行高度过低影响飞行安全状态,针对性地为无人机快速且准确的选择避障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避障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自主避障系统对于无人机的飞行路径规划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无人机顺利完成飞行任务的重要安全保障。因此,无人机的自主避障系统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阶段无人机的自主避障与新路径规划大多处于仿真阶段,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较少。如何设计有效而又实用的自主避障系统,保障无人机的安全飞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包括:距离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信息探测模块,用于采集无人机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高度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智能调控模块,用于基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为无人机选择避障策略。优选地,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内存储有预设距离L0、预设高度H0;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具体用于:当L≤L0时,进一步分析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与预设高度H0间的大小关系,若H>H0,为无人机选择第一避障策略,若H≤H0时,为无人机选择第二避障策略;当L>L0时,进一步分析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间的大小关系,若W≤aS,为无人机选择第三避障策略,若W>aS,再进一步分析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与预设高度H0间的大小关系,若H>H0,为无人机选择第四避障策略,若H≤H0时,为无人机选择第五避障策略;其中,第一避障策略为降低航速、将航线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调整;第二避障策略为降低航速、将航线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调整;第三避障策略为将航线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调整;第四避障策略为提升航速、将航线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调整;第五避障策略为提升航速、将航线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调整;其中,a为预设值且a>1。优选地,所述距离探测模块包括雷达测距单元和激光测距单元;优选地,所述雷达测距单元包括多个雷达测距装置,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包括多个激光测距装置。优选地,所述信息探测模块包括多个双目立体视觉单元。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全面根据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的宽度和高度、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来制定避障策略,不仅避免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且能够避免无人机飞行高度过低影响飞行安全状态,针对性地为无人机快速且准确的选择避障方案,保障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飞行安全。进一步地,在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和高度信息进行探测时,本专利技术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上述信息进行采集,以对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和高度信息进行精确的采集,从而为后续过程中制定避障策略提供稳定有效地参考依据,保障无人机的稳定安全飞行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包括:距离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信息探测模块,用于采集无人机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高度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智能调控模块,用于基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为无人机选择避障策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内存储有预设距离L0、预设高度H0;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具体用于:当L≤L0时,表明无人机当前位置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较近,此时为提高避障策略选择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与预设高度H0间的大小关系,若H>H0,表明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较高,则为无人机选择第一避障策略,第一避障策略为降低航速、将航线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调整,通过降低航速来延长无人机与障碍物的接近时间,且将航线下移,使无人机从障碍物下方穿过,避免碰撞;若H≤H0时,表明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较低,为避免无人机向下飞行时与地面上的物体发生碰撞,则为无人机选择第二避障策略,第二避障策略为降低航速、将航线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调整;当L>L0时,表明无人机当前位置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较远,则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此时进一步分析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间的大小关系,若W≤aS,表明前方障碍物的宽度较小,即改变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的航向即可,则为无人机选择第三避障策略,第三避障策略为将航线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调整;若W>aS,表明前方障碍物的宽度较大,为避免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来不及避让,则为无人机选择向上或向下调整航线的策略,但为保证向上或向下调整航向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分析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与预设高度H0间的大小关系,若H>H0,表明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较安全,则为无人机选择第四避障策略,第四避障策略为提升航速、将航线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调整;若H≤H0时,表明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不够高,为避免向下调整航线造成碰撞的情况,则为无人机选择第五避障策略,第五避障策略为提升航速、将航线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调整;其中,a为预设值且a>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距离探测模块包括雷达测距单元和激光测距单元;利用不同的测距单元来提高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采集的精度;优选地,所述雷达测距单元包括多个雷达测距装置,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包括多个激光测距装置;通过利用多个测距装置来进一步提高测距结果的有效性,为后期制定避障策略提供稳定有效的参考基础。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探测模块包括多个双目立体视觉单元,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单元来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进行精确有效的采集,有利于提高避障策略制定的精确性。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全面根据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的宽度和高度、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来制定避障策略,不仅避免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且能够避免无人机飞行高度过低影响飞行安全状态,针对性地为无人机快速且准确的选择避障方案,保障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飞行安全。进一步地,在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和高度信息进行探测时,本实施方式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上述信息进行采集,以对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和高度信息进行精确的采集,从而为后续过程中制定避障策略提供稳定有效地参考依据,保障无人机的稳定安全飞行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距离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信息探测模块,用于采集无人机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高度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智能调控模块,用于基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为无人机选择避障策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距离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信息探测模块,用于采集无人机前方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高度探测模块,用于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采集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智能调控模块,用于基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L、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为无人机选择避障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智能化避障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内存储有预设距离L0、预设高度H0;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具体用于:当L≤L0时,进一步分析无人机的实时飞行高度H与预设高度H0间的大小关系,若H>H0,为无人机选择第一避障策略,若H≤H0时,为无人机选择第二避障策略;当L>L0时,进一步分析障碍物的宽度信息W和高度信息S间的大小关系,若W≤aS,为无人机选择第三避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阳赵瑜周勇管才路杨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