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23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钢加强罐体,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污水过滤装置、水斗和生物室,水斗和生物室通过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生物室的内侧设有污水净化装置,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对应生物室的位置连通有出水管,本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污水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以此来除去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颗粒,大大降低了后期的污水处理难度,通过输送装置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输送,其流量可调节,便于为污水净化装置预留充分的反应时间,通过曝气装置对生物室内进行曝气,其无动力消耗,大大降低了该污水处理设备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686576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本体,所述处理设备本体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厌氧区、耗氧区和缺氧区,所述缺氧区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内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筒体与外部相连通,进水管端部设有污水进入口,所述耗氧区包括花瓣式旋流布水斗、泥斗和阻隔板,所述厌氧区设于筒体与内筒间,其前期对污水的净化力度小,导致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残留较多,为其后期的污水处理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后期的污水处理难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钢加强罐体,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污水过滤装置、水斗和生物室,水斗和生物室通过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生物室的内侧设有污水净化装置,玻璃钢加强罐体对应生物室的位置连通有曝气装置,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对应生物室的位置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格栅除污机和污水过滤网,格栅除污机和污水过滤网均安装在玻璃钢加强罐体的内侧,且格栅除污机和污水过滤网上下分布,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与格栅除污机的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螺旋排水管,水斗通过螺旋排水管与生物室连通,且螺旋排水管与水斗的连接处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包括生物弹性填料,生物弹性填料分布在生物室的内侧,所述生物弹性填料的表面上设有生物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与生物室内部连通,且曝气管的端部安装有曝气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污水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以此来除去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颗粒,大大降低了后期的污水处理难度,通过输送装置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输送,其流量可调节,便于为污水净化装置预留充分的反应时间,通过曝气装置对生物室内进行曝气,其无动力消耗,大大降低了该污水处理设备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图中:1玻璃钢加强罐体、2控制开关组、3出水管、4电磁阀、5格栅除污机、6曝气头、7曝气管、8曝气装置、9螺旋排水管、10流量调节阀、11污水过滤网、12水斗、13生物室、14输送装置、15污水过滤装置、16生物膜、17生物弹性填料、18污水净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钢加强罐体1,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污水过滤装置15、水斗12和生物室13,水斗12和生物室13通过输送装置14连通,生物室13的内侧设有污水净化装置18,玻璃钢加强罐体1对应生物室13的位置连通有曝气装置8,玻璃钢加强罐体1对应生物室13的位置连通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4,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电磁阀4打开,净化后的水体通过出水管3排出;污水过滤装置15包括格栅除污机5和污水过滤网11,格栅除污机5和污水过滤网11均安装在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内侧,且格栅除污机5和污水过滤网11上下分布,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与格栅除污机5的输入端连接,将污水输送至格栅除污机5内,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格栅除污机5工作,格栅除污机5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污水通过污水过滤网11进行过滤净化,大大降低了后期的污水处理难度,净化后的水体进入水斗12内部;输送装置14包括螺旋排水管9,水斗12通过螺旋排水管9与生物室13连通,且螺旋排水管9与水斗12的连接处安装有流量调节阀10,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10的输入端连接,水斗12内的水通过螺旋排水管9输送至生物室13内,螺旋排水管9在输送过程中无噪音产生,从而来提高该污水处理设备的静音效果,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流量调节阀10对螺旋排水管9的输送速率进行调节,便于为污水净化装置18预留充分的反应时间;污水净化装置18包括生物弹性填料17,生物弹性填料17分布在生物室13的内侧,生物弹性填料17的表面上设有生物膜16,生物弹性填料17作为生物膜16的载体进行使用,通过生物膜16上的细菌来除去污水中溶解性的和胶状体的有机污染物;曝气装置8包括曝气管7,曝气管7与生物室13内部连通,且曝气管7的端部安装有曝气头6,通过曝气头6和曝气管7来为生物室13内的好氧细菌提供氧气,使其能够进行有机反应,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且其无动力消耗,大大降低了该污水处理设备的能耗;控制开关组2上设有与电磁阀4、格栅除污机5和流量调节阀10相对应的按钮。在使用时:将污水输送至格栅除污机5内,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格栅除污机5工作,格栅除污机5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污水通过污水过滤网11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水体进入水斗12内部;水斗12内的水通过螺旋排水管9输送至生物室13内,通过控制开关组2控制流量调节阀10对螺旋排水管9的输送速率进行调节;生物弹性填料17作为生物膜16的载体进行使用,通过生物膜16上的细菌来除去污水中溶解性的和胶状体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曝气头6和曝气管7来为生物室13内的好氧细菌提供氧气,使其能够进行有机反应。本技术通过污水过滤装置15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以此来除去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颗粒,大大降低了后期的污水处理难度,通过输送装置14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输送,其流量可调节,便于为污水净化装置18预留充分的反应时间,通过曝气装置8对生物室13内进行曝气,其无动力消耗,大大降低了该污水处理设备的能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钢加强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污水过滤装置(15)、水斗(12)和生物室(13),水斗(12)和生物室(13)通过输送装置(14)连通,所述生物室(13)的内侧设有污水净化装置(18),玻璃钢加强罐体(1)对应生物室(13)的位置连通有曝气装置(8),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1)对应生物室(13)的位置连通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4),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玻璃钢加强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污水过滤装置(15)、水斗(12)和生物室(13),水斗(12)和生物室(13)通过输送装置(14)连通,所述生物室(13)的内侧设有污水净化装置(18),玻璃钢加强罐体(1)对应生物室(13)的位置连通有曝气装置(8),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1)对应生物室(13)的位置连通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4),所述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装置(15)包括格栅除污机(5)和污水过滤网(11),格栅除污机(5)和污水过滤网(11)均安装在玻璃钢加强罐体(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