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线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70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线尺,包括:底尺,所述底尺为长条形且在所述底尺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面尺,所述面尺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面尺能够围绕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旋转且能够在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通过对其合理设计,解决了钣金件反线偏差大、损坏钣金件的问题,避免钣金件损坏,使得钣金件反线更加精确,简便快捷,提高反线效率,同时,能够作为直尺、直角尺使用,可以测量角度或直径,实现一尺多用,且该反线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A reverse ru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verse ruler,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ruler, which is long and ha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t one end of the bottom ruler, a face ruler, one end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a connecting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respectively, and the face ruler can be circumferenced. It rotates around the axis of the connector and is able to move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or. According to the reverse line ruler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roblems of large reverse line deviation and damag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s are solved by rational design, and the damag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s is avoided. The reverse line of the sheet metal parts is more accurate, convenient and fast,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verse line is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used as the ruler and the right angle ruler, and the angle can be measur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fabr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线尺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反线尺。
技术介绍
钣金件是日常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加工件,比如在汽车、家电等领域,钣金件加工时常需要进行反线,如果反线不准确或者划线方法不得当会对钣金件的质量产生影响。比如,在一些车型的折弯钣金件下完料后,在一侧的折弯线,在激光下料时就能把折弯线划出来,但在背面的折弯线就需要进行反线,与板边平行的折弯线可以用高度尺很容易的进行反线,但折弯线与板边不平行的线和小钣金件反线就不容易反线,现在的一些反线方法存在的缺点,比如,有用折弯线头即钣金两边切口的方法进行反线的,损伤了折弯的钣金件,在折弯时容易在切口处出现裂纹,有的用目测的方法导致反线误差大,精确度低,影响钣金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反线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包括:底尺,所述底尺为长条形且在所述底尺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面尺,所述面尺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面尺能够围绕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旋转且能够在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面尺为长条形且所述面尺的长度大于所述底尺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底尺长度为280mm-350mm,且沿所述底尺的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反线尺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底尺另一端的一侧相连且沿着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面尺围绕所述连接件旋转时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将所述面尺限定在与所述底尺平行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形成为螺栓孔,所述连接件形成为带螺母的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螺栓孔与所述螺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法兰面螺栓,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进一步地,所述螺栓长度小于15mm,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螺栓长度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螺栓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面尺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底尺的宽度尺寸,所述面尺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槽,所述面尺与所述底尺平行时所述底尺的下边线与所述长槽下部的下面尺的上边线上下错位平行,所述螺栓的轴线与所述下面尺的上边线垂直共面。进一步地,所述长槽下部的所述下面尺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圆孔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2mm-14mm。进一步地,所述反线尺还包括:量角板,所述量角板形成为半圆形,所述量角板与所述底尺的一端相连,所述长槽下部的所述下面尺的上边线与所述螺栓的轴线相互垂直且垂足为所述量角板的圆心,沿所述量角板的外周设有刻度线且零度刻度线与所述底尺的下边线重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通过对其合理设计,解决了钣金件反线偏差大、损坏钣金件的问题,避免钣金件损坏,使得钣金件反线更加精确,简便快捷,提高反线效率,同时,能够作为直尺、直角尺使用,可以测量角度或直径,实现一尺多用,且该反线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反线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反线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反线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反线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局部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零件下料板材和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零件a;零件下料板材b;反线尺100;底尺10;面尺20;长槽21;下面尺22;圆孔23;连接件30;螺栓31;螺母32;限位结构40;量角板5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100。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100包括底尺10、面尺20和连接件30,具体而言,底尺10为长条形且在底尺10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面尺2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连接件30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面尺20能够围绕连接件30的轴线旋转且能够在连接件3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反线尺100主要有底尺10、面尺20和连接件30构成,其中,底尺10可以为长条形,具体长度和宽度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在底尺10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以为螺栓孔、转轴等,在面尺20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以为螺栓孔、转轴等,连接件30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底尺10和面尺20通过连接件30连接后,面尺20能够围绕连接件30的轴线旋转且能够在连接件3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当需要对钣金件进行反线时,可以在连接件3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面尺20使得底尺10和面尺2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将钣金件放入间隙中后转动面尺20使得面尺20与底尺10平行,移动面尺20使得底尺10和面尺20加紧钣金件,即可完成钣金件的反线,使得反线更加精确,提高反线效率,该反线尺易于使用操作。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线尺100,通过对其合理设计,解决了钣金件反线偏差大、损坏钣金件的问题,避免钣金件损坏,使得钣金件反线更加精确,简便快捷,提高反线效率,且该反线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面尺20可以为长条形,且面尺20的长度可以大于底尺10的长度,底尺10和面尺20的长度与宽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钣金件进行合理选择。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尺10的长度可以为280mm-350mm,优选长度为300mm,且可以沿底尺10的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可以从底尺10一端的一个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并在其他刻度线上依次标注相应的刻度数值,使得底尺10可以作为刻度尺使用,能够用于测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反线尺100还可以包括限位结构40,限位结构40可以与底尺10另一端的一侧连接在一起,限位结构40可以沿着连接件30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结构40朝着底尺10的设置面尺20的一侧延伸,其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应与连接件30的长度相匹配,限位结构40可以为长条板体或片体,面尺20围绕连接件30旋转时限位结构40能够将面尺20限定在与底尺10平行的位置,也即是,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面尺20时,当面尺20转动到与底尺10平行的位置时,限位结构40可以阻止面尺20继续转动,使得其能够限定在与底尺10平行的位置以便保证反线的精确度,从而实现在不损坏钣金件的情况下对钣金件进行精确反线,保证钣金件加工质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分别形成为螺栓孔,连接件30可以形成为带螺母32的螺栓31,螺栓31可以分别穿过第一连接部上的螺栓孔和第二连接部上的螺栓孔与螺母32连接在一起,便于连接,能够拆卸,当使用该反线尺100进行反线时,可以先松动螺母32使得底尺10和面尺20产生一定的间隙能够将钣金件放入间隙中,转动面尺20使得面尺20与底尺10平行后旋紧螺母32,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反线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线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尺,所述底尺为长条形且在所述底尺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面尺,所述面尺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面尺能够围绕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旋转且能够在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线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尺,所述底尺为长条形且在所述底尺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面尺,所述面尺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面尺能够围绕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旋转且能够在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线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尺为长条形且所述面尺的长度大于所述底尺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线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尺长度为280mm-350mm,且沿所述底尺的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线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底尺另一端的一侧相连且沿着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面尺围绕所述连接件旋转时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将所述面尺限定在与所述底尺平行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线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形成为螺栓孔,所述连接件形成为带螺母的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螺栓孔与所述螺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李莹薛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