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413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莱菔子10‑18份、桃仁10‑16份、夏枯草11‑14份、半夏10‑18份、牛马藤10‑19份、半枝莲5‑8份、升麻10‑15份、蜂蜜20‑26份、白花蛇舌草20‑25份、石斛10‑16份、牛奶柴15‑26份、金沸草4‑6份、冬凌草12‑14份、砂仁9‑15份、茵陈蒿10‑1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剂具有消胀开气、开胃健脾、湿补气血、助胃消化、止吐去寒,所用组方科学严谨,针对性强,成本低,无任何毒副作用,疗效好,治疗过程无痛苦,操作简单。

An improved medicine for choking diaphrag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inal preparation for improving choking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Rhizoma Raphani 10 18, peach kernel 10 16, Prunella vulgaris 11 14, Pinellia ternata 10 18, Caulis equisetifolia 10 19, Scutellaria barbata 5 8, Cimicifuga 10 15, Honey 20 26, Hedyotis DiI diffusa 20 20, Stone. Dendrobium 10 16, milk firewood 15 26, Jinbocao 4 6, Rabdosia rubescens 12 14, Amomum villosum 9 15, Artemisia sinensis 10 16. The medicam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detumescence, appetite, invigorating spleen, dampness, invigorating qi and blood, assisting stomach digestion, antiemetic and removing cold. The prescription is scientific and precise, has strong pertinence, low cost, has no toxic and side effects,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no pain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所致的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噎即梗塞,指吞咽食物时梗塞不顺;膈即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本病发病年龄段较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目前尚属难治之证。因此,中老年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进食障碍时,应及早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而西医学中的食管癌、贲门癌,以及食管炎、贲门痉挛、食管憩室、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疾病,出现吞咽困难等常出现噎膈表现。噎膈的病因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所伤,年老肾虚,脾胃肝肾功能失调等。本病开始多为噎,久则渐发展成膈而噎膈并见。进食困难的表现一般是初起为咽下饮食时胸膈部梗塞不顺,有一种食物下行缓慢并停留在食管某一部位不动之感,食毕则消失,这种感觉常在情志不舒时发生。此阶段食物尚可下咽,只是进食固体食物时发生困难,随着梗塞症状的日渐加重,进食流质类饮食亦发生困难,以致不能进食,或食后随即吐出。吐出物为食物、涎沫,量不大,甚者吐出物为赤豆汁样,说明有出血。本病常伴有疼痛,其出现有早有晚,开始为进食时胸膈疼痛,粗糙食物更明显,严重者可持续疼痛。随着饮食渐废,病邪日深,正气凋残,病人表现为消瘦,乏力,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终致大肉尽脱,形消骨立而危殆难医。噎膈病中也有的始终以吞咽食物梗塞不顺为主要表现,并无膈的病象。在中国的医学界有中医与西医之分,所以在用药方面也就有了中药与西药之别。中药多以生物为药,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西要均为化学合成的,包括,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这是本质的差别。西药是分子级、原子级甚至是量子级(射线疗法)物质,十分细微,比细胞小得多,容易进入细胞体内发挥作用,这就改变了细胞的组成、结构,因此也就是改变了细胞的性质、功能。因为只能够进不能够出,就造成了不可逆性的后遗症。而且西药产生的气(药性)成分单一,波形狭窄尖锐,在杀死病菌病的同时也同时杀死了好的细菌,长期吃西药的人,会打乱体内菌群破坏了人体内的平衡环境,时任免疫力逐渐下降,这副作用不小。而中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复方,多是恢复人体与环境或人体各脏腑间的不平衡状况。它是将“证”引进调整。总之,西药主要是以消灭“病灶”为目的,中药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中药符合自然规律,必将成为未来医药的主流,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爱。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0-18份、桃仁10-16份、夏枯草11-14份、半夏10-18份、牛马藤10-19份、半枝莲5-8份、升麻10-15份、蜂蜜20-26份、白花蛇舌草20-25份、石斛10-16份、牛奶柴15-26份、金沸草4-6份、冬凌草12-14份、砂仁9-15份、茵陈蒿10-16份。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4份、桃仁13份、夏枯草13份、半夏14份、牛马藤14份、半枝莲7份、升麻13份、蜂蜜23份、白花蛇舌草23份、石斛13份、牛奶柴22份、金沸草5份、冬凌草13份、砂仁12份、茵陈蒿13份。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步骤三、取上述药物重量0.3倍的蜂蜜置入锅中熬制,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熬十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熬制的蜂蜜与步骤二中研磨的细粉混合均匀,混入少量甘油制成药丸,干燥后即得成品。所述步骤二中过180-200目筛。所述步骤一中于烤箱中70-100℃烘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药剂具有消胀开气、开胃健脾、湿补气血、助胃消化、止吐去寒,所用组方科学严谨,针对性强,成本低,无任何毒副作用,疗效好,治疗过程无痛苦,操作简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0份、桃仁10份、夏枯草11份、半夏10份、牛马藤10份、半枝莲5份、升麻10份、蜂蜜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石斛10份、牛奶柴15份、金沸草4份、冬凌草12份、砂仁9份、茵陈蒿10份。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步骤三、取上述药物重量0.3倍的蜂蜜置入锅中熬制,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熬十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熬制的蜂蜜与步骤二中研磨的细粉混合均匀,混入少量甘油制成药丸,干燥后即得成品。所述步骤二中过180-200目筛。所述步骤一中于烤箱中70-100℃烘干。实施例2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8份、桃仁16份、夏枯草14份、半夏18份、牛马藤19份、半枝莲8份、升麻15份、蜂蜜26份、白花蛇舌草25份、石斛16份、牛奶柴26份、金沸草6份、冬凌草14份、砂仁15份、茵陈蒿16份。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步骤三、取上述药物重量0.3倍的蜂蜜置入锅中熬制,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熬十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熬制的蜂蜜与步骤二中研磨的细粉混合均匀,混入少量甘油制成药丸,干燥后即得成品。所述步骤二中过180-200目筛。所述步骤一中于烤箱中70-100℃烘干。实施例3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4份、桃仁13份、夏枯草13份、半夏14份、牛马藤14份、半枝莲7份、升麻13份、蜂蜜23份、白花蛇舌草23份、石斛13份、牛奶柴22份、金沸草5份、冬凌草13份、砂仁12份、茵陈蒿13份。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步骤三、取上述药物重量0.3倍的蜂蜜置入锅中熬制,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熬十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熬制的蜂蜜与步骤二中研磨的细粉混合均匀,混入少量甘油制成药丸,干燥后即得成品。所述步骤二中过180-200目筛。所述步骤一中于烤箱中70-100℃烘干。通过以下实验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1)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以试验组治疗噎膈患者50例,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试验组: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3中所述的中药药剂,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连续服药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三次,10天为1疗程。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痊愈1个月内进行回访,调查并记录噎膈病症复发情况。(2)疗效判定标准a)显效:治疗10天后,噎膈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b)有效:治疗10天后噎膈及其他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c)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0‑18份、桃仁10‑16份、夏枯草11‑14份、半夏10‑18份、牛马藤10‑19份、半枝莲5‑8份、升麻10‑15份、蜂蜜20‑26份、白花蛇舌草20‑25份、石斛10‑16份、牛奶柴15‑26份、金沸草4‑6份、冬凌草12‑14份、砂仁9‑15份、茵陈蒿10‑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0-18份、桃仁10-16份、夏枯草11-14份、半夏10-18份、牛马藤10-19份、半枝莲5-8份、升麻10-15份、蜂蜜20-26份、白花蛇舌草20-25份、石斛10-16份、牛奶柴15-26份、金沸草4-6份、冬凌草12-14份、砂仁9-15份、茵陈蒿10-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噎膈的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莱菔子14份、桃仁13份、夏枯草13份、半夏14份、牛马藤14份、半枝莲7份、升麻13份、蜂蜜23份、白花蛇舌草23份、石斛13份、牛奶柴22份、金沸草5份、冬凌草13份、砂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