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347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电池体,所述电池体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之间设有第三电极;所述正极耳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一微安表或所述负极耳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和第二微安表,为电池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的依据;能够快速研究聚合物电池的铝塑膜外壳的封装技术,铝塑膜中间层铝箔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间的电化学行为,用来指导电池封装的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阶段的电池包括,电池体3、正极耳1和负极耳2,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研究,通常用的是半电池研究法或装入密闭玻璃容器中,用金属锂作为对电极,要研究的集流体金属作为研究电极,用专业的电化学工作站或电化学分析仪,做电位扫描测试,电位扫描测试研究电极的电位-电流曲线来研究他们的电化学行为。该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存在投资大(仪器很贵),研究用的半电池制作成本高(要求水分1ppm以下的干燥环境制作半电池);此外,对于聚合物电池外包装的铝塑膜,行业中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能够快速的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对金属集流体的电化学特性,成本低,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电池体,所述电池体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体(6),所述电池体(6)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4)和负极耳(5),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负极耳(5)之间设有第三电极(7);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8)和第一微安表(9)或所述负极耳(5)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10)和第二微安表(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体(6),所述电池体(6)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4)和负极耳(5),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负极耳(5)之间设有第三电极(7);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8)和第一微安表(9)或所述负极耳(5)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10)和第二微安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8)和第一微安表(9)时,所述第三电极(7)为铝条,所述第一电阻(8)的电阻从0~1KΩ间变化,所述第一微安表(9)的电流为0μA,铝阳极未发生氧化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8)和第一微安表(9)时,所述第三电极(7)为镍条,所述第一电阻(8)的电阻为0Ω,所述第一微安表(9)的电流大于0μA,镍阳极发生氧化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研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的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正极耳(4)和所述第三电极(7)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8)和第一微安表(9)时,所述第三电极(7)为铜条,所述第一电阻(8)的电阻为1KΩ,所述第一微安表(9)的电流大于0μ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钦周显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广东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