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红河学院专利>正文

可拆卸吹嘴芦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208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民族吹管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吹嘴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吹嘴为可拆卸式,包括外接部和与外接部连接的内接部,外接部与内接部通过内套插入接口中进行连接;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笙斗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第八发音孔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不改变芦笙演奏技法与风格,基本保持传统芦笙外形及构造;携带方便,密封性能良好,不影响正常演奏;接口均为无螺纹设计,加工简单,安装快捷方便;拓展了芦笙的和声,增加了表现力,乐器本身增加的重量很轻,实用性强,不影响芦笙的使用。

Detachable blow Lushe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national blowing pipe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dismountable blowpipe reed Sheng, which comprises a Sheng bucket, a Sheng pipe and a blowpipe. The blowpipe is dismountable, including an external part and an internal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art. The external part and the internal part are connected through an insertion joint of an inner sleeve; the Lusheng sound scale is 8, and the Sheng bucket is on top of the Sheng bucket. The position of the seventh phonation hole is the position of Lusheng midnote 6-interval relationship,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eighth phonation hole is the position of Lusheng high-pitch 1-interval relationshi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without changing the playing technique and style of the Lusheng, the Lusheng basically maintains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Lusheng; is convenient to carry, has good sealing performance,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performance; the interfaces are non-thread design, simple processing, quick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expands the harmony of the Lusheng, increases the expressive force, and the instrument itself. The added weight is light and practical,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use of Lushe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吹嘴芦笙
本技术属于民族吹管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吹嘴芦笙。
技术介绍
芦笙在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间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边吹边跳,其使用的场合、音调和价格等因素决定了民间乐手主要采用民间传统的制作工艺。现常用民间传统芦笙吹嘴主要设计为与芦笙的腔体连为一体的固定式吹嘴设计,受乐器构造所限,该吹嘴不能拆卸,与乐器腔体本身连为一体,主要采用竹制或者木质等材料。传统民间的乐手主要使用高音芦笙和中音芦笙,不同调式的乐器体积不一样,对于体积大的芦笙,由于吹嘴部分很长,又不能拆卸,在携带中就有诸多的不方便。另一方面,现常用民间传统芦笙为五个或者六个音孔。受乐器构造所限,其音乐较窄,和声组合受限,影响音乐变现力;专业芦笙音域虽然扩大,但同时重量增加。由于民间传统芦笙的使用特点,专业芦笙并不能满足芦笙在民间传统习俗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芦笙吹嘴为固定式所带来的使用者交流不便且音域较窄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使民间的传统芦笙携带更加方便,音域加宽的可拆卸的芦笙吹嘴。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可拆卸吹嘴芦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部和与外接部连接的内接部,外接部包括吹嘴本体和连接于吹嘴本体外接部分内部的内套,内套无螺纹,内接部包括固定于芦笙腔体末端的连接部,连接部一端开设用于与内套连接的无螺纹的接口,外接部与内接部通过内套插入接口中进行连接;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笙斗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第七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第八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所述吹嘴本体采用竹子制成,其长度为530mm,直径为12mm。所述内套采用竹子制成,长度为20mm,直径为10mm。所述吹嘴本体与内套之间采用胶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芦笙腔体末端之间采用胶水固定连接,连接部的长度为30mm,直径为12mm。所述接口的长度为30mm,直径为10mm。所述笙斗上设置的第一发音孔至第六发音孔的音程关系位置分别为中音1、中音2、中音5、低音6、低音5、中音3,音孔直径为15mm。所述第七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40-50cm,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15-20cm;第八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20-25cm,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为15-20cm。所述音孔上全部采用贯穿式连接笙管。本技术的优点是:不改变芦笙演奏技法与风格,基本保持传统芦笙外形及构造;携带方便,密封性能良好,不影响正常演奏;接口均为无螺纹设计,加工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在云南省红河州民间传统使用的芦笙的基础上,增加中音6和高音1两个音,这样设计拓展了芦笙的和声,增加了表现力,乐器本身增加的重量很轻,实用性强,不影响芦笙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吹嘴部分外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吹嘴部分内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吹嘴部分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笙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接部,1-1-吹嘴本体,1-2-内套,2-内接部,2-2-连接部,2-3-接口,3-笙斗,3-1-第一发音孔,3-2-第二发音孔,3-3-第三发音孔,3-4-第四发音孔,3-5-第五发音孔,3-6-第六发音孔,3-7-第七发音孔,3-8-第八发音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可拆卸吹嘴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所述吹嘴为可拆卸式,包括外接部1和与外接部1连接的内接部2,外接部1包括吹嘴本体1-1和采用胶水固定连接于吹嘴本体1-1外接部分内部的内套1-2,吹嘴本体1-1采用竹子制成,其长度为530mm,直径为12mm,内套1-2采用竹子制成,长度为20mm,直径为10mm,内套1-2无螺纹,内接部2包括采用胶水固定于芦笙腔体末端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的长度为30mm,直径为12mm,连接部2-2一端开设用于与内套1-2连接的无螺纹的接口2-3,接口2-3长度为30mm,直径为10mm,外接部1与内接部2通过内套1-2插入接口2-3中进行连接。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所述笙斗3上设置的第一发音孔3-1至第六发音孔3-6的音程关系位置分别为中音1、中音2、中音5、低音6、低音5、中音3,音孔直径为15mm,笙斗3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3-7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3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3-8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所述音孔上全部采用贯穿式连接笙管,其中所述第七发音孔3-7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40cm,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15cm;第八发音孔3-8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20cm,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为15cm。本技术演奏时,主要指法不变,右手大拇指对应第七发音孔3-7,左手大拇指对应第八发音孔3-8。本技术的优点是:不改变芦笙演奏技法与风格,基本保持传统芦笙外形及构造;携带方便,密封性能良好,不影响正常演奏;接口均为无螺纹设计,加工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在云南省红河州民间传统使用的芦笙的基础上,增加中音6和高音1两个音,这样设计拓展了芦笙的和声,增加了表现力,乐器本身增加的重量很轻,实用性强,不影响芦笙的使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拆卸吹嘴芦笙的各部分结构与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不同的技术参数为:所述第七发音孔3-7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45cm,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17cm;第八发音孔3-8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22cm,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为17c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拆卸吹嘴芦笙的各部分结构与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不同的技术参数为:所述第七发音孔3-7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50cm,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20cm;第八发音孔3-8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25cm,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为2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拆卸吹嘴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嘴为可拆卸式,包括外接部(1)和与外接部(1)连接的内接部(2),外接部(1)包括吹嘴本体(1‑1)和连接于吹嘴本体(1‑1)外接部分内部的内套(1‑2),内套(1‑2)无螺纹,内接部(2)包括固定于芦笙笙斗末端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一端开设用于与内套(1‑2)连接的无螺纹的接口(2‑3),外接部(1)与内接部(2)通过内套(1‑2)插入接口(2‑3)中进行连接;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笙斗(3)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3‑7)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3)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3‑8)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第七发音孔(3‑7)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第八发音孔(3‑8)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拆卸吹嘴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嘴为可拆卸式,包括外接部(1)和与外接部(1)连接的内接部(2),外接部(1)包括吹嘴本体(1-1)和连接于吹嘴本体(1-1)外接部分内部的内套(1-2),内套(1-2)无螺纹,内接部(2)包括固定于芦笙笙斗末端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一端开设用于与内套(1-2)连接的无螺纹的接口(2-3),外接部(1)与内接部(2)通过内套(1-2)插入接口(2-3)中进行连接;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笙斗(3)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3-7)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3)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3-8)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第七发音孔(3-7)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第八发音孔(3-8)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吹嘴芦笙,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嘴本体(1-1)采用竹子制成,其长度为530mm,直径为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吹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振钦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