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新华专利>正文

一种挤压搓揉式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973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其结构是由横梁1、导向套2、液压缸3、导向杆4、隔离轴承5、小皮带轮6、皮带7、大皮带轮8、支承轴承9、脱水电动机10、外轴套组件11、机架12、旋转密封14、弹性支承15、机壳18、机盖轴19、机盖21、上压盖22、洗涤内筒24、压力继电器25、洗涤外筒26、弹性挡圈27、下压盘28、升降密封29、轴承座30、升降顶杆31、液压源组件32等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洗涤内筒24上沿设有上压盖铰链20,上压盖22上设有压盖锁23,压力驱动系统采用双液压缸与双导向杆组成的同步驱动方式。液压缸采用双缸吊挂设置。下压盘16与升降顶杆31之间设有一个自位弹簧17。上压盖22上面设有环形引水槽,上压盖22下面设有洗涤头、摇杆轴2、摇杆挡块2。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省水,衣物洗涤均匀,不损坏衣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压式洗衣机。一种挤压搓揉式洗衣机,其结构是由横梁1、导向套2、液压缸3、导向杆4、隔离轴承5、小皮带轮6、皮带7、大皮带轮8、支承轴承9、脱水电动机10、外轴套组件11、机架12、旋转密封14、弹性支承15、机壳18、机盖轴19、机盖21、上压盖22、洗涤内筒24、压力继电器25、洗涤外筒26、弹性挡圈27、下压盘28、升降密封29、轴承座30、升降顶杆31、液压源组件32等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洗涤内筒24上沿设有上压盖铰链20,上压盖22通过上压盖铰链20固定于洗涤内筒24上,并能使上压盖22绕上压盖铰链20旋转,实现开启、闭合动作,上压盖22上设有压盖锁23,使上压盖22闭合后,与洗涤内筒24锁住固接。上压盖22上面设有环形引水槽22-1,径向水槽22-2,通水孔22-3;三个径向水槽22-2一端与环形引水槽22-1相通,另一端交汇于上压盖22中心,在径向水槽22-2上设置若干通水孔22-3,将水引向上压盖22下面的洗涤位置。上压盖22下面设有拨杆22-4,拨杆轴瓦22-5,拨杆挡块22-6;拨杆22-4与竖直方向有偏角,其角度由拨杆挡块22-6位置决定,使拨杆22-4受向上的推动力时,只能绕拨杆轴瓦22-5朝一个方向转动。上压盖22下面设有洗涤头22-7、摇杆轴22-8,摇杆挡块22-9;洗涤头22-7由洗涤棒22-7-1、摇杆22-7-2构成。洗涤棒22-7-1采用橡胶类弹性材料制成,与多个摇杆22-7-2制成一体,安装于摇杆轴22-8上。洗涤头22-7与竖直方向有偏角,其角度由摇杆挡块22-10位置决定,使洗涤头22-7受向上的推动力时,只能绕摇杆轴22-8朝一个方向转动。洗涤头22-7成对、相向布置,使两洗涤头22-7可以作拢合动作,与下压盘28配合对衣物进行挤压搓揉洗涤。每对洗涤头22-7的洗涤棒22-7-1与摇杆22-7-2错开连接,在洗涤棒22-7-1相互对挤时,不使两个摇杆22-7-2对挤,防止对衣物和钮扣等服饰的对挤破坏。在上压盖22下面沿周向均匀排列三对洗涤头22-7,其位置与径向水槽22-2上下对应,各对洗涤头22-7长度有所区别,以弥补沿径向各点衣物洗涤频率的不同,确保衣物在各个部位洗涤效果均匀;采用该种洗涤头22-7排布方式,减小总洗涤压力,降低洗涤功耗,改善洗衣机结构受力状况,提高洗涤效果。在上压盖22下面沿周向均匀排列与洗涤头22-7相应的三对拨杆22-4,以确保下压盘28上的衣物在各个方向移动一致,保证衣物洗涤均匀。下压盘28通过自位弹簧16、升降顶杆34、隔离轴承5与横梁1连接;横梁1由两个液压缸3驱动,液压缸3采用吊挂设置,由一对导向套2和导向杆4导向,实现液压缸同步运动。下压盘28随液压缸3伸、缩,作降、升洗涤运动;下压盘28边缘装有弹性挡圈27,可使衣物在洗涤过程中,不至卡在下压盘28和洗涤内筒24之间,影响操作;下压盘28上面做成径向辐射、长短不一的洗衣板样的均匀排布齿形条状。下压盘28与升降顶杆31之间设有自位弹簧16。在升降顶杆31和横梁1之间设有隔离轴承5,既保证洗涤挤压力的传递,又将脱水时的脱水转动在升降顶杆31和横梁1之间隔开。液压缸3有杆腔管路接有压力继电器25,并将压力继电器25设于机壳18上,通过调定发讯压力,对不同质地的衣物实现相应的洗涤压力,保证洗涤效果,减少对衣物的损伤。液压源组件32通过管路向液压缸3提供压力油。本专利技术与涡旋式洗衣机相比,具有省水、噪音小、运行平稳、不缠绕、不磨损衣物等优点;与滚筒式洗衣机相比,具有省时、方便操作、洗静度高等优点;与“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相比具有洗衣机机体高度适宜,操作方便、简捷,省水,衣物洗涤均匀,满足有普通的钮扣等服饰的衣物洗涤,人、机安全性高,便于普及等优点。如附图一所示,本专利技术是由横梁1、导向套2、液压缸3、导向杆4、隔离轴承5、小皮带轮6、皮带7、大皮带轮8、支承轴承9、脱水电动机10、外轴套组件11、机架12、水泵13、旋转密封14、弹性支承15、自位球头16、导水管17、机壳18、机盖轴19、上压盖铰链20、机盖21、上压盖22、上压盖锁23、洗涤内筒24、压力继电器25、洗涤外筒26、弹性挡圈27、下压盘28、升降密封29、轴承座30、升降顶杆31、液压源组件32等元件组成。洗涤内筒24上口设有上压盖铰链20,使上压盖22固定于洗涤内筒24上,并能使上压盖22绕上压盖铰链20旋转开启、闭合。上压盖22开启,可向洗涤内筒24装入、取出衣物;上压盖22闭合,上压盖锁23使上压盖22与洗涤内筒24锁紧固接,准备洗涤。下压盘28通过自位弹簧16、升降顶杆34、隔离轴承5与横梁1连接;横梁1由两个液压缸3驱动,以固定于横梁1上的一对导向套2和固定于机架12的一对导向杆4为运动导向,实现两个液压缸同步运动,使横梁1两端平衡升降。液压缸3采用吊挂设置,改善液压缸杆的稳定性,可以减小液压缸直径,降低了驱动装置的高度,加大洗涤行程,实现上压盖22与洗涤内筒24的定位置铰接,方便装、取衣物操作。下压盘28随液压缸3伸、缩作降、升洗涤运动;外轴套组件11内孔用于升降顶杆34的运动导向。下压盘28上面做成径向辐射、长短不一的洗衣板样的均匀排布齿形条状。配合在上压盖22下面沿周向的排列三对洗涤头22-7,模仿手工挤压搓揉洗涤动作。同时,齿形条和洗涤头22-7之间的空隙可容纳钮扣等服饰,防止衣物上的钮扣等服饰在洗涤时损坏。下压盘28与升降顶杆31之间设有自位弹簧16。当下压盘28升降时,自位弹簧16可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当衣物分布不均匀时,自位弹簧16可容使下压盘28发生倾斜,而使洗涤压力均匀地分布于三对洗涤头22-7和衣物之间,保证洗涤均匀。在升降顶杆31和横梁1之间设有隔离轴承5,既保证洗涤挤压力的传递,又将脱水时的脱水转动在升降顶杆31和横梁1之间隔开。横梁1与升降顶杆31之间的连接简单,连接精度要求不高,便于加工、安装。升降密封30用于升降顶杆34的运动密封。在洗涤操作完成后,由脱水电动机10带动小皮带轮6、皮带7、大皮带轮8,经过外轴套组件11带动洗涤内筒24进行脱水操作,外轴套组件11还用于旋转脱水制动。两个支承轴承9连接外轴套组件11和安装在机架12上的轴承座30,用于脱水运动支撑和隔离。旋转密封14用于外轴套组件11与洗涤外筒26之间的密封。洗涤内筒24、下压盘28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以便于洗涤液的流通,保证洗涤效果;下压盘28上面外侧装有弹性挡圈27,可使衣物在洗涤过程中不至卡在下压盘28和洗涤内筒24之间,影响操作。液压缸3有杆腔管路接有压力继电器25,并将压力继电器25设于机壳18上,压力继电器25的发讯压力根据洗涤衣物的质地进行调节,以控制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保证洗涤效果,防止对柔软衣物的损伤。液压源组件32通过管路向液压缸3提供压力油。机架12通过弹性支承15与机壳18相连接,减少脱水时机壳18的振动。机盖21通过机盖轴19与机壳18连接。洗涤时,机盖21关闭,取、放衣物时,打开机盖21,起操作的安全保护作用。如附图二所示,上压盖22上面设有环形引水槽22-1,径向水槽22-2,通水孔22-3;三个径向水槽22-2一端与环形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压搓揉式洗衣机,其结构是由横梁1、导向套2、液压缸3、导向杆4、隔离轴承5、小皮带轮6、皮带7、大皮带轮8、支承轴承9、脱水电动机10、外轴套组件11、机架12、旋转密封14、弹性支承15、机壳18、机盖轴19、机盖21、上压盖22、洗涤内筒24、压力继电器25、洗涤外筒26、弹性挡圈27、下压盘28、升降密封29、轴承座30、升降顶杆31、液压源组件32等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洗涤内筒24上沿设有上压盖铰链20,上压盖22通过上压盖铰链20固定于洗涤内筒24上,并能使上压盖22绕上压盖铰链20旋转,实现开启、闭合动作,上压盖22上设有压盖锁23,使上压盖22闭合后,与洗涤内筒24锁住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