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释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92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释瓶结构,包括稀释瓶(4),所述的稀释瓶(4)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稀释瓶(4)的同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管路接口(41)、排气口(43)、稀释瓶(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管路接口(44),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41)、排气口(43)、第三管路接口(44)均与稀释瓶(4)中空内腔相通,在稀释瓶(4)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导流结构(45),所述导流结构(45)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44)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复使用中,可以使稀释瓶内的液体最大程度地、快速地排放干净,以避免上一次配制品对下一次配制品的浓度造成干扰,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不同配制品的浓度可靠性。

Structure of dilute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lution bottl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dilution bottle (4) with a hollow cavity structure. The dilution bottle (4)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ipeline interface (41), the exhaust port (43), the dilution bottle (4) and the third pipeline interface (44) at the other end, and the first pipeline interface (41) and the exhaust port (43). The third pipeline interface (44)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llow cavity of the dilution bottle (4), and a diversion structure (45)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ollow cavity of the dilution bottle (4). The lowest point of the diversion structure (45)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pipeline interface (44). In the repeated us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liquid in the dilution bottle can be discharged cleanl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quickly, so as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previous product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next product, and thus the concentration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products can be well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释瓶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体混配
,尤其是涉及应用于液体混配操作的一种稀释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医疗行业或者化工等行业中,经常需要进行液体混配操作,也就是将不同类的液体进行混合。由于混配的液体可能具有腐蚀性,也可能具有放射性,尤其是医疗行业中的放化疗治疗,需要使用到核素原液。这种核素原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在取液、稀释、抽液等操作中,对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也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的核放射等安全隐患,而且操作不方便、配液操作效率也不高。另外,在传统的液体混配操作中,对于混配原液的传输,通常是采用皮带式或者轨道式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不仅对设备的外形体积有较大的限制,而且,当传输多个物品时,整个操作系统的体积会大大增加,操作也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稀释瓶结构,避免稀释瓶在反复使用中对配制品的浓度造成相互干扰。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稀释瓶结构,包括稀释瓶,所述的稀释瓶为中空腔体结构,在稀释瓶的同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管路接口、排气口、稀释瓶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管路接口,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排气口、第三管路接口均与稀释瓶中空内腔相通,在稀释瓶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的导流结构为内球面状凹槽。优选地,所述的导流结构是由楔形面形成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中的楔形面的倾角为5°-9°。优选地,所述的导流结构为圆锥形结构凹槽。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的张角为165°-170°。优选地,所述稀释瓶上还固定连接第二管路接口,所述的第二管路接口与第一管路接口位于稀释瓶同一端、且与稀释瓶中空内腔相通。优选地,所述稀释瓶上的第一管路接口和/或第二管路接口为凸锥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稀释瓶的同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管路接口、排气口,并在稀释瓶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导流结构、且导流结构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连通。因此,在稀释瓶的反复使用中,可以使稀释瓶内的液体最大程度地、快速地排放干净,从而可以避免上一次配制品对下一次配制品的浓度造成干扰,进而在稀释瓶的反复使用中可以很好地保证不同配制品的浓度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液体混配系统的构造示意图(三维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液体混配系统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液体混配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的升降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稀释瓶的主视图。图6为稀释瓶的俯视图。图7为分析瓶的三维视图。图8为分析瓶的主视图。图9为转盘的主视图。图10为转盘的俯视图。图11为转盘的侧视图。图12为插针的主视图。图13为插针的俯视图。图14为插针的侧视图。图15为图1所示的液体混配系统的液路原理示意图。图中标记:1-供液瓶,2-外壳体,3-基座,4-稀释瓶,5-第一抽液管,6-电离室,7-分析瓶,8-取液管,9-第一泵,10-取液瓶,11-控制器,12-配液分析仪,13-第二泵,14-回收管,15-第三泵,16-回收瓶,17-第四泵,18-位置检测传感器,19-升降机构,20-第二抽液管,21-转盘,22-机械手,23-密封盖,24-转轴,25-原液瓶,26-插针,27-第一供液管,28-第二供液管,29-二位三通电磁阀,41-第一管路接口,42-第二管路接口,43-排气口,44-第三管路接口,45-导流结构,71-进液管路接口,72-出液管路接口,73-圆弧结构过渡部,74-引流结构,191-丝杠,192-步进电机,193-滑块,194-导向杆,195-机架,211-限位沉槽,212-轴定位孔,261-进液管,262-出液管,263-排气管,264-安装孔,265-进液管出口,266-出液管进口,267-排气管进口,268-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15所示的液体混配系统,主要包括供液瓶1、基座3、稀释瓶4、分析瓶7、回收瓶16、原液瓶25和插针26,其中,所述的稀释瓶4为如图5、图6所示的中空腔体结构,在稀释瓶4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管路接口41、第三管路接口44,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41、第三管路接口44均与稀释瓶4的中空内腔相通。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41、第三管路接口44、稀释瓶4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在稀释瓶4的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导流结构45,所述的导流结构45优选为内球面状凹槽,其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44连通。所述的导流结构45也可以是由楔形面形成的凹槽,其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44连通。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45中的楔形面的倾角为5°-9°,例如6°、7°或者8°。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45也可以设计为圆锥形结构凹槽,其张角优选为165°-17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稀释瓶4内的液体最大程度地排放干净,避免影响下一次配制品的浓度,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稀释瓶4在反复使用中不会造成配制品的相互干扰。在稀释瓶4上还固定连接第二管路接口42和排气口43。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管路接口42、排气口43、稀释瓶4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的第二管路接口42与第一管路接口41位于稀释瓶4同一端、且与稀释瓶4中空内腔相通。所述的排气口43与第一管路接口41位于稀释瓶4同一端、且与稀释瓶4中空内腔相通。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41、第二管路接口42为凸锥形结构,以方便液体管路的连接,并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可靠性。所述的分析瓶7为如图7、图8所示的中空腔体结构,在分析瓶7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优选地,所述的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分析瓶7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为了保证分析瓶7的整体成型质量,提高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的机械连接强度,所述的进液管路接口71与分析瓶7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圆弧结构过渡部73;同样地,所述的出液管路接口72与分析瓶7之间的连接部位也形成圆弧结构过渡部73。所述分析瓶7的中空腔为圆柱形腔体,所述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的内径与分析瓶7的中空腔内径之比为1:20-1:10;优选地,所述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的内径与分析瓶7的中空腔内径之比为1.5:20。所述的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均与分析瓶7的中空内腔相通,在分析瓶7的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引流结构74。所述的引流结构74可以设计为内球面状凹槽,其最低点与出液管路接口72连通。或者,所述的引流结构74也可以是由楔形面形成的凹槽,所述楔形面的倾角优选为5°-9°,例如6°、7°或者8°。或者,所述的引流结构74也可以设计为圆锥形结构凹槽,其张角优选为165°-17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分析瓶7内的液体最大程度地排放干净,避免分析瓶7在反复使用中造成分析液的相互干扰。进一步地,所述分析瓶7上的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采用凸锥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进液管路接口71、出液管路接口72的锥度设置为28-35度,以方便液体管路的连接,并保证管路连接的密封可靠性。为了方便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释瓶结构,包括稀释瓶(4),所述的稀释瓶(4)为中空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瓶(4)的同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管路接口(41)、排气口(43)、稀释瓶(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管路接口(44),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41)、排气口(43)、第三管路接口(44)均与稀释瓶(4)中空内腔相通,在稀释瓶(4)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导流结构(45),所述导流结构(45)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4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释瓶结构,包括稀释瓶(4),所述的稀释瓶(4)为中空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瓶(4)的同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管路接口(41)、排气口(43)、稀释瓶(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管路接口(44),所述的第一管路接口(41)、排气口(43)、第三管路接口(44)均与稀释瓶(4)中空内腔相通,在稀释瓶(4)中空内腔底部设置导流结构(45),所述导流结构(45)最低点与第三管路接口(4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结构(45)为内球面状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结构(45)是由楔形面形成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汉辉盛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