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星霖专利>正文

双阀体芯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75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阀体芯管阀,是本人原创性发明专利技术的芯管阀母系列中的双阀体芯管阀板块的主旨部分;包裹于外阀体内腔的阀芯管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的袖管Ⅰ、阀体内腔、以及阀体的袖管Ⅱ;阀芯管中部有轴向隔层,隔层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至少一个径向流通孔;环绕隔层的环形阀芯与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构成密封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外径之差≥0,输入段与袖管Ⅰ和输出段与袖管Ⅱ为轴孔式配合其至少一个结合部设置密封;在两个方向势能的作用下,阀体在外阀体内腔作轴向往复移动实现启闭、功能转换。启闭阻力小,无泄漏,扩展特性广泛,安全、可靠、灵活,减少维修,提高效率,适应各种工况。

Double valve core tube valve

The dual-body spool valve of the invention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dual-body spool valve plate in the series of spool valve masters originally invented by the author; the spool tube wrapp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xternal valve body is the sleeve tube I of the fixed piece which penetrates the valve body in the same axial directio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valve body and the sleeve tube II of the valve body;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pool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axial separating layer and a separating layer. Axially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re at least one radial flow hole in the input section and the output section; the annular spool around the diaphragm and at least one annular seat at the throat of the sleeve tube I and the sleeve tube II form a sealing pai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uter diameters of the input section and the output section is greater than 0, and the input section and the sleeve tube I and the output section and the sleeve tube II are matched by axial holes. At least one joint of the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seal; under the action of potential energy in two directions, the valve body moves axially to and fro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outer valve body to realize opening and closing and function conversion. Small opening and closing resistance, no leakage, extensiv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safe, reliable, flexible, reduce maintenance, improve efficiency, adapt to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阀体芯管阀
本专利技术的双阀体芯管阀属于阀门领域,涉及压力启闭阀、启闭阀、速度启闭阀、调节阀、安全阀、止回阀、减压阀、限压阀、隔离阀、紧急切断阀、以及双向爆管紧急切断阀等;是本人原创性专利技术的芯管阀母系列中的双阀体芯管阀板块的主体部分,包括双阀体控制芯管阀和双阀体自力驱动芯管阀;本专利技术申请案是双阀体芯管阀系列的主旨申请,同步申请的双阀体芯管阀板块中有多个子系列,每个子系列可以选择性应用于各种工况的各种用途的阀门。双阀体芯管阀采用双阀体结构没有外泄漏;内密封采用套装式结构,即轴向运动的环形阀座与固定的环形阀芯为直线接触,整个短暂的密封过程由三步组成:一、切断介质,二、封闭,三、环形阀座与环形阀芯完全接触紧密相贴;双阀体芯管阀的结构特性是解决一切特殊工况的钥匙,阀门工程师运用它,就好比从“必然王国”跨越进入了“自由王国”。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高温高压、低温真空、有毒有害、核能、深海油气、舰船及深海潜艇、航空航天等工况和环境下的特殊用途阀门国产化低,同时,国外的产品也还需要更加完善、提高和补充,现有阀门的驱动,还需要驱动能源、驱动系统和执行器,其成本价格、使用价格和维护价格的因素不容忽视。双阀体芯管阀是现有特种阀门所欠缺或没有的:一、无论介质压力还是环境压力有多大,具有轻松快速启闭特性;二、可以实现的双向启闭特性;三、外密封可以实现的双向密封特性;五、多种系列,每种系列基础上的扩展性特性;六、一个芯管阀多用途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阀体芯管阀,克服现有特种阀门的不足,不但满足常规生产需要、安全需要和节能需要;还能满足苛刻工况和高端应用领域的需要,完全能够做到可靠、灵活、安全。双阀体芯管阀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所述包裹于外阀体内腔的阀芯管为连通压力容器、压力设备、介质管网的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的袖管Ⅰ、阀体内腔、以及阀体的袖管Ⅱ;阀芯管中部有轴向隔层,隔层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至少一个径向流通孔;环绕隔层的环形阀芯与袖管Ⅰ和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构成密封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外径之差≥0,输入段与袖管Ⅰ和输出段与袖管Ⅱ为轴孔式配合其至少一个结合部设置密封;在两个方向势能的作用下,阀体在外阀体内腔作轴向往复移动实现启闭、功能转换。所述势能是至少以下一种:A、阀体轴心线垂直于地面自重下垂;B、内腔轴向两对应的内端面面积之差形成的介质压力差;C、高速行进中的惯性力;D、快速旋转中的离心力;E、地震发生时的震动力;F、热膨胀元件形成的推力;G、潮湿膨胀元件形成的推力;H、浮力元件形成的托力;I、配重元件形成的重力;J、液体积聚形成的重力;K、压缩弹簧形成的弹性推力;L、拉伸弹簧形成的弹性拉力;M、磁力元件形成的磁力;N、驱动元件形成的驱动力。所述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端面与相对应的外阀体内端面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外阀体的环形内壁与阀体的环形外壁之间设置滚珠。所述输入段与袖管Ⅰ的结合部设置温控弹性波纹管密封件。所述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端部连接一根阀杆,阀杆头部穿过内腔和相对应的外阀体端部。所述阀杆头部安装一个阻力盘。所述袖管Ⅱ端面连接一根阀杆,阀杆穿过内腔和相对应的外阀体端部,阀杆与外阀体端部的通孔之间有密封圈,阀杆端头直接接触深水压力;在袖管Ⅰ端面连接一根阀杆其直径大于袖管Ⅱ端面连接阀杆的直径,阀杆穿过内腔和相对应的外阀体端部,阀杆与外阀体端部的通孔之间有密封圈,端部有“L”形的凸出部分和镂空的孔道,阀杆端头轴向移动于孔道的垂直腔体,孔道横向腔体贯通对开的两个径向流通孔,深水启闭件包裹外阀体端部的“L”形横向凸出部分,深水启闭件的同一纵向剖面线上也有与流通孔匹配的径向通孔,深水启闭件开启时,环境深水高压介质经通孔和流通孔进入孔道施力于阀杆端头,深水启闭件环壁有一个与径向通孔成90度的微型逆止阀。所述在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轴向端部连接一根绳索,绳索头部穿过内腔和相对应的外阀体端部,绳索的头部连接挂环,挂环可以挂靠在同一轴线的固体上。所述包裹于外阀体内腔的阀芯管为“┓”形其横向管段同轴向贯穿于阀体的袖管Ⅰ、阀体内腔、以及阀体的袖管Ⅱ,其竖向的输入段径向穿过外阀体环壁的通孔,外置的“╋”形对接管,其颈部与竖向的输入段内壁螺旋连接,对接管肩部有环形密封件与外阀体环壁的通孔端面相贴。所述隔层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的中间管段构成,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内核轴向压入阀芯管的两个部分构成;所述隔层内核的轴向端面是舌形三角坡面,从分流到合流,最大限度的提高过流能力,实现介质流向平稳,流阻小,低压损;隔层内核的轴向端面也可以是球面,还可以是平面、凹面和锥面等。所述阀体轴心线垂直于地面,三种情况:一、常闭型,阀体自重下垂使环形阀芯上端面与相邻的袖管喉部环形阀座闭合,驱动元件使阀体轴向上移,使之开启;二、常开型,阀体自重下垂使环形阀芯下端面与相邻的袖管喉部环形阀座离开,驱动元件使阀体轴向上移,使之关闭;三、常开型,阀体在自重下垂和弹性装置的反作用力下,使环形阀芯下端面与相邻的袖管喉部环形阀座离开,驱动元件使阀体轴向下移,使之关闭。所述弹性元件可以是压缩弹簧,亦可以是拉伸弹簧,也可以是蝶形弹簧,还可以是其它弹力功能器件,在图纸中描述的压缩弹簧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匀称排布的两根以上,还可以是包裹阀芯管的,弹簧的应用在实际设计中可以考虑它们的轴向调节,弹簧的作用是:一、使环形阀芯密封端面与相邻的袖管喉部环形阀座闭合;二、使环形阀芯密封端面与相邻的袖管喉部环形阀座离开。所述输入段与袖管Ⅰ和输出段与袖管Ⅱ的结合部均设置波纹管密封件和密封圈,两个波纹管密封件的内腔通过一根连通管沟通避免两个波纹管密封件的内腔的压力形成启闭阻力。所述波纹管可以是金属波纹管,也可以是塑料等非金属波纹管。所述密封件和弹性元件还可以是设置在阀体外部的有合二为一特性的具轴向伸展的弹性波纹管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和驱动元件还可以是设置在阀体外部的有合二为一特性的具轴向伸展的温控弹性波纹管密封件。所述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有筒状的内衬,筒状内衬位于袖管喉部就与环形阀座成为一体。所述外阀体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如树脂、尼龙、玻璃钢、陶瓷、石材、碳硅、橡胶、硅胶等,还可以是钢筋水泥等;外阀体的作用至少是以下一种:密封、隔离、保温、散热、承压、驱动等;外阀体内腔可以是空气、真空、冷却介质、保温介质、隔离介质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双阀体芯管阀的积极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便于制造;2、无外泄漏;3、环形阀座与环形阀芯是轴向直线接触,没有摩擦,密封效果好;4、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5、适应从微型到超大型各种口径;6、基本适应各种工况;7、管网的介质流向和阀门流道的结构设计流向一致,流阻小;8、启闭灵活;9、即使在高压或者负压的状态下,操作性会依然良好;10、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11、采用自力驱动方式,减少驱动成本;12、提高阀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效性。附图说明附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5、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7、8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个径向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外径之差≥0,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至少一个结合部设置密封;在两个方向势能的作用下,阀体(2)在外阀体(8)内腔(8′)作轴向往复移动实现启闭、功能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个径向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外径之差≥0,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至少一个结合部设置密封;在两个方向势能的作用下,阀体(2)在外阀体(8)内腔(8′)作轴向往复移动实现启闭、功能转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100)内核的两个轴向端面是舌形三角坡面(10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至少一个袖管端面与相对应的外阀体(8)内端面之间设置压缩弹簧(4)。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体(8)的环形内壁与阀体(2)的环形外壁之间设置滚珠(707)。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段(1′)与袖管Ⅰ(2′)的结合部设置温控弹性波纹管密封件(301)。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至少一个袖管端部连接一根阀杆(504),阀杆(504)头部穿过内腔(8′)和相对应的外阀体(8)端部。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504)头部安装一个环形阻力盘(203′)。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阀体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星霖
申请(专利权)人:卢星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