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739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包括活塞杆、活塞、缸体、阀杆、上盖、阀体、主阀芯和子阀芯,其中缸体、上盖和阀体依次连接,活塞安装在活塞杆上,并位于缸体内,活塞杆的一端与阀杆的一端相连接,阀杆的另一端与子阀芯相连接,主阀芯套装在子阀芯上,主阀芯能于阀体内移动,并对应改变阀体的流量,子阀芯能于主阀芯内移动,并对应改变主阀芯的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阀体流量的调节不仅仅依赖于主阀芯实现,而是通过子阀芯和主阀芯的两级调节实现,以此细化对阀体的流量调节幅度,灵活性强,能适用于水电站的供水系统,另外,通过设置阀杆和上盖,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出现磨损也可以简单更换,减少对缸体等精密结构的拆卸。

A new type of hydraulic valve for water supply system of hydropower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hydraulic valve for water supply system of hydropower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piston rod, a piston, a cylinder block, a valve stem, an upper cover, a valve body, a main valve core and a sub-valve core. The cylinder block, an upper cover and a valve body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the piston is installed on the piston rod and located in the cylinder block.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valve stem. Next, the other end of the 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b-spool. The main spool is mounted on the sub-spool. The main spool can move in the valve body and change the flow rate of the valve body. The sub-spool can move in the main spool and change the flow rate of the main spool accordingly.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flow regulation of the valve body is realized not only by the main valve core, but also by the two-stage regulation of the sub-valve core and the main valve core, so as to refine the flow regulation amplitude of the valve body, which is flexible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 In addition, by setting the valve stem and the upper cover, the valve body can be used for a period of time. Even wear can be simply replaced, reducing the demolition of the cylinder structure and other precision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
本技术涉及液压阀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
技术介绍
液压阀在液体系统中主要起稳定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常见的液压阀通常是利用活塞杆来带动阀芯移动,通过阀芯的位置改变来对应改变阀体内液体进出的情况,以此来对阀体的流量进行调控。但是,在水电站的供水系统中,由于其供水量大,如果采用上述传统结构的液压阀来控制供水量,受限于阀芯体积和驱动力的大小,其对于供水系统的流量调节幅度很大,即阀芯只要出现位置变化,其对于供水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灵活性低,无法满足水电站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包括活塞杆、活塞、缸体、阀杆、上盖、阀体、主阀芯和子阀芯,其中缸体、上盖和阀体依次连接,活塞杆安装在活塞中,活塞安装在缸体内,活塞杆的一端与阀杆的一端相连接,阀杆的另一端与子阀芯相连接,主阀芯套装在子阀芯上,主阀芯能于阀体内移动,并对应改变阀体的流量,子阀芯能于主阀芯内移动,并对应改变主阀芯的流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阀体流量的调节不仅仅依赖于主阀芯实现,而是通过子阀芯和主阀芯的两级调节实现,以此细化对阀体的流量调节幅度,灵活性强,能适用于水电站的供水系统,另外,通过设置阀杆和上盖,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出现磨损也可以简单更换,减少对缸体等精密结构的拆卸,实用性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缸体包括上缸盖、下缸盖和缸身,其中上缸盖、缸身和下缸盖依次连接。由此,缸体内能形成供活塞移动的腔,保证活塞杆的工作可靠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缸盖和下缸盖均设有油孔。油孔的设置可以方便缸体内的进油或者出油,方便缸体的工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填料压盖,其中填料压盖设于阀杆和上盖之间。填料压盖可以提高阀杆和上盖间的密封性,并便于对阀杆进行微调,保证阀杆的移动可靠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行程撞块,其中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缸体,并安装有行程撞块。行程撞块可以防止活塞杆移动过度而造成机构的损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阀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阀腔,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阀腔相连通,主阀芯能于阀腔内移动,并对应改变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连通面积。由此,主阀芯能通过改变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连通面积来改变阀体内流量情况,工作可靠,稳定性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阀芯设有进水孔、出水孔和空腔,其中进水孔和进水口相连通,出水孔和出水口相连通,子阀芯能于空腔内移动,并对应改变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的连通面积,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与空腔相连通。由此,子阀芯能通过改变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连通情况来改变主阀芯内流量情况,工作可靠,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的缸体附近的放大图。图3为图1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的主阀芯附近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包括活塞杆1、活塞2、缸体3、阀杆4、上盖5、阀体6、主阀芯7、子阀芯8、填料压盖9和行程撞块10。缸体3包括上缸盖31、下缸盖32和缸身33,上缸盖31、缸身33和下缸盖32依次连接,上缸盖31和下缸盖32均设有油孔34,而活塞2活动安装在缸体3内,活塞杆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活塞2中。而缸体3的下缸盖32通过螺栓与上盖5相连接,上盖5和阀体6通过螺栓相连接。活塞杆1的一端与阀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缸体3,并且该端安装有行程撞块10,而阀杆4的另一端则与嵌装在子阀芯8以此与子阀芯8相连接。填料压盖9则设于阀杆4和上盖5之间。另外,主阀芯7套装在子阀芯8上。阀体6设有进水口61、出水口62和阀腔63,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均与阀腔63相连通,主阀芯7能于阀腔63内移动,主阀芯7的移动过程中会对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进行遮挡,以此改变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的开口大小和其之间连通的面积,也即主阀芯7能于阀体6内移动,并对应改变阀体6的流量。主阀芯7则设有进水孔71、出水孔72和空腔73,进水孔71和进水口61相连通,出水孔72和出水口62相连通,进水孔71和出水孔72均与空腔73相连通。子阀芯8能于空腔73内移动,子阀芯8的移动过程中会对进水孔71、出水孔72进行遮挡,以此改变进水孔71、出水孔72的开口大小和其之间连通的面积,也即子阀芯8能于主阀芯7内移动,并对应改变主阀芯7的流量。本技术在使用时,缸体3能通过油孔34来进油或者出油,以此改变活塞2的位置。当水电站供水系统不需要供水时,活塞2向下移动,带动活塞杆1向下移动,阀杆4随动并带动子阀芯8向下移动,套装在子阀芯8上的主阀芯7也随之在阀腔63中向下移动,最终主阀芯7停于阀体6的出水口62处,子阀芯8则继续在主阀芯7的空腔73内向下移动,直到子阀芯8压住主阀芯7的出水孔72,则主阀芯7的进水孔71也被子阀芯8所遮挡,由此,阀体1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之间被阻隔,从阀体1的进水口61进入的水无法流入到出水口62处,水电站供水系统实现停止供水。当水电站供水系统需要供水时,活塞2向上移动,带动活塞杆1向上移动,阀杆4随动并带动子阀芯8向上移动,子阀芯8在主阀芯7的空腔73内向上移动,主阀芯7的出水孔72和进水孔71不再完全被子阀芯8遮挡,其之间连通,即阀体1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之间也连通,从阀体1的进水口61进入的水流入到出水口62处,水电站供水系统开始供水。但需要提高水电站供水系统的供水速度,即提高阀体1的流量,此时,活塞2向上移动,子阀芯8可以继续上移,即子阀芯8在主阀芯7的空腔73内继续向上移动,子阀芯8对于主阀芯7的出水孔72和进水孔71的遮挡进一步减小,主阀芯7内的流量增大,即可提高阀体1的流量。而在子阀芯8在移动到主阀芯7的空腔73的顶部时,如果还希望进一步提高阀体1的流量,则活塞2可以继续移动,子阀芯8开始带动主阀芯7上移,主阀芯7开始在阀腔63内移动,而主阀芯7对于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的遮挡会随着主阀芯7的移动高度逐渐减小,以此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的连通面积越来越大,阀体1的流量也越来越大。本技术中阀体1流量的调节通过了子阀芯8和主阀芯7的两级调节实现,细化了阀体1的流量调节幅度,灵活性和实用性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活塞(2)、缸体(3)、阀杆(4)、上盖(5)、阀体(6)、主阀芯(7)和子阀芯(8),所述缸体(3)、上盖(5)和阀体(6)依次连接,所述活塞杆(1)安装在活塞(2)中,所述活塞(2)安装缸体(3)内,所述活塞杆(1)的一端与阀杆(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阀杆(4)的另一端与子阀芯(8)相连接,所述主阀芯(7)套装在子阀芯(8)上,所述主阀芯(7)能于阀体(6)内移动,并对应改变阀体(6)的流量,所述子阀芯(8)能于主阀芯(7)内移动,并对应改变主阀芯(7)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活塞(2)、缸体(3)、阀杆(4)、上盖(5)、阀体(6)、主阀芯(7)和子阀芯(8),所述缸体(3)、上盖(5)和阀体(6)依次连接,所述活塞杆(1)安装在活塞(2)中,所述活塞(2)安装缸体(3)内,所述活塞杆(1)的一端与阀杆(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阀杆(4)的另一端与子阀芯(8)相连接,所述主阀芯(7)套装在子阀芯(8)上,所述主阀芯(7)能于阀体(6)内移动,并对应改变阀体(6)的流量,所述子阀芯(8)能于主阀芯(7)内移动,并对应改变主阀芯(7)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包括上缸盖(31)、下缸盖(32)和缸身(33),所述上缸盖(31)、缸身(33)和下缸盖(32)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缸盖(31)和下缸盖(32)均设有油孔(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电站供水系统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韶关市阀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