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43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5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包括重锤、阀体、阀芯、转轴、流速感测器、液压控制系统和摆臂,其中转轴安装在阀体中,阀芯安装在转轴上,摆臂一端与重锤连接,另一端与转轴连接,流速感测器与液压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与摆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流速感测器来监测供水系统的流速情况,一旦发生事故而供水系统的流速明显异常时,能反馈到液压控制系统中,液压控制系统则驱动摆臂,使得重锤落下来带动转轴转动阀芯,以此使得阀芯隔绝水流,防止供水系统继续运作,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时对供水系统进行监测,并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停止供水系统,大大增加了供水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安全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
技术介绍
水电站的供水系统中,通常是利用液压阀,来控制供水的情况,但是常见的液压阀并没有安全保护功能,而由于水电站的供水量大,其水流压力和流速都很大,其一旦发生事故,如果没有能及时的对供水系统进行截止,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包括重锤、阀体、阀芯、转轴、流速感测器、液压控制系统和摆臂,其中转轴安装在阀体中,阀芯安装在转轴上,摆臂一端与重锤连接,另一端与转轴连接,流速感测器与液压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与摆臂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流速感测器来监测供水系统的流速情况,一旦发生事故而供水系统的流速明显异常时,能反馈到液压控制系统中,液压控制系统则驱动摆臂,使得重锤落下来带动转轴转动阀芯,以此使得阀芯隔绝水流,防止供水系统继续运作,由此,本技术能实时对供水系统进行监测,并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停止供水系统,大大增加了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油缸、电磁阀和插装阀,其中液压泵的进油端与油箱连接,出油端与油缸连接,油缸与摆臂连接,插装阀的进油端与油缸连接,出油端与油箱连接,控制端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流速感测器电性连接,电磁阀与液压泵连接。由此,油箱用于供油,液压泵用于供能,而油缸用于摆臂的驱动,即对重锤工作的控制,并且通过设置插装阀和电磁阀,能对油缸实现控制,使得当电磁阀收到流速感测器的超速信号时,插装阀才会导通,最终油缸才会驱动重锤落下,控制可靠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手动阀,其中手动阀的一端与油箱相连接,另一端油缸相连接。由此,用户可以通过手动阀以手动的方式来控制油缸的工作,即以此控制重锤的工作,提高了灵活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蓄能器,其中蓄能器与电磁阀相连接。蓄能器能作为插装阀的控制端进油时不足的补充,以保证插装阀的准确工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调速阀,其中插装阀的进油端通过调速阀与油缸相连接。调速阀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油缸回油速度的控制,以此对重锤下落速度进行调节,提高其灵活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滤油器,其中液压泵的进油端通过滤油器与油箱相连接。由此,滤油器可以防止油箱中的污染物进入到液压泵内,保证液压泵的正常使用和提高其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管道,其中管道与阀体连接,流速感测器安装在管道上。管道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水流的限制,同时能方便流速感测器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的重锤举起时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包括重锤1、阀体2、阀芯3、转轴4、流速感测器5、液压控制系统6、摆臂7和管道8。液压控制系统6包括油箱61、液压泵62、油缸63、电磁阀64、插装阀65、手动阀66、蓄能器67、调速阀68和滤油器69。液压泵62为手动式液压泵,油缸63为单作用油缸,电磁阀64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液压泵62的进油端通过油管与滤油器69的一端连接,滤油器69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油箱61连接,即液压泵62的进油端通过滤油器69与油箱61相连接,液压泵62的出油端与油缸63通过油管连接。油缸63的活塞杆与摆臂7固定连接,使得活塞杆的运动可以带动摆臂7的运动,插装阀65的进油端与调速阀68通过油管连接,调速阀68与油缸63通过油管连接,即插装阀65的进油端通过调速阀68与油缸63相连接,插装阀65的出油端与油箱61通过油管连接,插装阀65的控制端与电磁阀64连接,电磁阀64的切换端与流速感测器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磁阀64还与液压泵62的出油端通过油管连接。手动阀66的一端与油箱61通过油管相连接,另一端油缸63通过油管相连接,蓄能器67与电磁阀64通过油管相连接。另外,液压控制系统6还能包括多个单向阀,其能因应需要设置在液压控制系统6中。转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阀体2中,阀芯3套装在转轴4上,摆臂7的一端与重锤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嵌装在转轴4内,管道8与阀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管道8的大小与阀芯3相匹配,使得阀芯3在需要时能将管道8整个封闭,流速感测器5则安装在管道8上,其探测针深入到管道8中,以感测管道中水流的流速。本技术在使用时,用户能通过手动操作使液压泵62将油箱61中的液压油泵入到油缸63内,油缸63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摆臂7向上摆动,重锤1受摆臂7带动也向上移动,同时,摆臂7摆动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转动会带动阀芯3转动,当摆臂7摆动到极限时,重锤1处于最高位,阀芯3则与管道8平行,管道8处于导通状态,另外液压泵62所泵出的一部分液压油进入到蓄能器67中实现蓄能。此时,管道8能接入供水系统中以供水流通过,当水流未出现异常时,手动阀66处于关闭状态,电磁阀64处于左位,插装阀65未导通,油缸63被锁死,油缸63中的液压油无法流出,水流正常流动。当流速感测器5感测到水流出现超速等异常时,流速感测器5发送信号到电磁阀64中,电磁阀64换到右位,插装阀65导通,油缸63不再被锁死,重锤1受重力影响落下,带动摆臂7向下摆动,油缸63中的液压油会回流到油箱61中,同时,摆臂7的向下摆动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转动会带动阀芯3转动,当重锤1下落到最低位时,阀芯3则与管道8垂直,阀芯3将管道8封闭,水流不再进行流动,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实际使用中,用户还可以通过调整调速阀68来控制油缸63中液压油的回油速度,以此控制重锤1的下落速度,最终以控制阀芯3关闭的速度,使其能符合用户的使用需要,防止水流截断过快造成机构的损坏。另外,如果用户自己发现了事故的征兆,也可以通过手动打开手动阀66来使油缸63脱离锁死状态,以此将重锤1放下,使得阀芯3封闭管道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锤(1)、阀体(2)、阀芯(3)、转轴(4)、流速感测器(5)、液压控制系统(6)和摆臂(7),所述转轴(4)安装在阀体(2)中,所述阀芯(3)安装在转轴(4)上,所述摆臂(7)一端与重锤(1)连接,另一端与转轴(4)连接,所述流速感测器(5)与液压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与摆臂(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锤(1)、阀体(2)、阀芯(3)、转轴(4)、流速感测器(5)、液压控制系统(6)和摆臂(7),所述转轴(4)安装在阀体(2)中,所述阀芯(3)安装在转轴(4)上,所述摆臂(7)一端与重锤(1)连接,另一端与转轴(4)连接,所述流速感测器(5)与液压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与摆臂(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速保护事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6)包括油箱(61)、液压泵(62)、油缸(63)、电磁阀(64)和插装阀(65),所述液压泵(62)的进油端与油箱(61)连接,出油端与油缸(63)连接,所述油缸(63)与摆臂(7)连接,所述插装阀(65)的进油端与油缸(63)连接,出油端与油箱(61)连接,控制端与电磁阀(64)连接,所述电磁阀(64)与流速感测器(5)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64)与液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韶关市阀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