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238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合成丹参素合成方法,所述方法是利用酪氨酸解氨酶酶、苯丙酮酸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催化左旋多巴生产丹参素。具体是将左旋多巴(3,4‑二羟基苯基丙氨酸)0.5‑1.5mol、酪氨酸解氨酶湿菌体10‑30g/L、苯丙酮酸还原酶湿菌体10‑30g/L、葡萄糖脱氢酶湿菌体10‑30g/L置于反应器中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7.0,温度为30℃,催化反应16‑20h,得到丹参素。该方法首次利用酪氨酸解氨酶、苯丙酮酸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以左旋多巴为底物酶法生产丹参素,节省原料,避免了化学合成的污染。

A method of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anshensu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synthetic method for tanshinol, which uses tyrosine ammonia-lyase, 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and glucose dehydrogenase to catalyze the production of tanshinol from levodopa. Specifically, levodopa (3,4_dihydroxyphenylalanine) 0.5_1.5 mol, tyrosine ammonia-lyase 10_30 g/L, 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10_30 g/L, glucose dehydrogenase 10_30 g/L were mixed evenly in the reactor, and the pH value was adjusted to 7.0, the temperature was 30, and the reaction time was 16_20 H. Prime. This method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tyrosine ammonia lyase, 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and glucose dehydrogenase to produce Danshensu with levodopa as substrate, saving raw materials and avoiding chemical synthesis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丹参素,化学名为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因其为中药材丹参的有效成分,故命名为丹参素,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素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病程的作用,同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清除外源性氧自由基,保护线粒体的功能;而且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冠心病有效,有助于机体组织的康复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纠正;丹参素在抗菌消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在临床上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丹参素,可提高生存率;大量的临床研究也发现丹参素能够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丹参素可通过对血小板释放物及凝血酶原的影响,抑制其聚集,降低血液的凝固性而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另外丹参素对增生性疤痕、扩张冠状动脉、肝损伤、抗脑缺血损伤、肺心病、肿瘤、高原病、银屑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丹参素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丹参素的生产主要有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植物提取以丹参药材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浸泡、煎煮,提取液浓缩后利用乙醇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左旋多巴为底物,通过酪氨酸解氨酶、苯丙酮酸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催化生产丹参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左旋多巴为底物,通过酪氨酸解氨酶、苯丙酮酸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催化生产丹参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素的合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酪氨酸解氨酶、苯丙酮酸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异源表达:分别构建TAL、PPR和GDH的基因工程菌,经发酵分别制得表达TAL、PPR和GDH的菌体:酪氨酸解氨酶湿菌体、苯丙酮酸还原酶湿菌体和葡萄糖脱氢酶湿菌体;(2)然后将左旋多巴0.5-1.5mol、酪氨酸解氨酶湿菌体10-30g/L、苯丙酮酸还原酶湿菌体10-30g/L、葡萄糖脱氢酶湿菌体10-30g/L置于反应器中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7.0,温度为30℃,催化反应16-20h,得到丹参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0.5-1.5mol底物左旋多巴需要酪氨酸解氨酶湿菌体15-20g/L、苯丙酮酸还原酶湿菌体15-20g/L、葡萄糖脱氢酶湿菌体15-20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酪氨酸解氨酶选自类球红细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丙酮酸还原酶选自干酪乳杆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合成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脱氢酶选自巨大芽孢杆菌。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酶法丹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a)构建TAL载体:利用BamHI和XhoI分别将TAL-made基因和pET28a载体双酶切,然后二者进行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表达TAL的质粒pET28a-T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冯志彬段春利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