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229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进口闸机、收费亭和若干个停车区域,所述停车区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隔板,所述停车区域相对位于隔板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柱,同侧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丝杆,异侧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安装壳,所述吊绳通过通孔伸出支撑板向下延伸,所述吊绳远离安装壳的一端设置吊板,吊板的四个角上均滑动设置导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利用地面有效的停车区域,有序的停放车辆。

An intelligent park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park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imported brake, a toll booth and a number of parking areas. The parking area comprises a wall, a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two supporting post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and a first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supporting posts on the same side. A screw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 second fix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upporting pillars on the opposite side, a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hanging rope extends downward throug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hanging rope is arranged far from one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shell, and the hang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four corners of the hanging plate. Guide columns are evenly sli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effectively utilizing the effective parking area on the ground and orderly parking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泊车
,具体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相当多的烦恼,其中停车难便是其中最主要的烦恼之一,现在无论是小区还是公共场所均需要面对这个问题,虽然地下停车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但是很多没有建地下停车场的小区或公共场所,经常出现乱停、违停的现象,不仅妨碍交通,也不方便管理,如何有效的利用地面有效的停车空间,有序的停放车辆是近年来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地面有效的停车区域,有序的停放车辆。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进口闸机、收费亭和若干个停车区域,所述停车区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供车辆进出的开口,所述墙体上设置隔板,所述停车区域相对位于隔板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柱,同侧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三固定板安装在支撑柱上,异侧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与第一滚轮相配合的第一滑轨,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母,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若干个绕线筒,两个第一转轴之间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第二转轴,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安装壳内,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错位设置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两个位置与第一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分别通过皮带与不同第一转轴上的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绕线筒上设置吊绳,所述吊绳通过通孔伸出支撑板向下延伸,所述吊绳远离安装壳的一端设置吊板,远离墙体的两个支撑柱设置与隔板等高的第四固定板,吊板的四个角上均滑动设置导向柱,地面上设置与导向柱相适应的第二滑轨,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底端设置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不小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距离。所述墙体、第四固定板上均设置防撞垫。对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隔板的上下两侧以及吊板的下方均可均设置车位,吊板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在两个异侧的支撑柱之间移动,只需要在两个异侧的支撑柱之间预留一个空闲车位,便可确保隔板上的车位随时进行泊车或者将车位上的车辆开走,本来只能设置两排车位的空间,可以停放三排车辆,增加停车区域的利用效率,有效的利用地面有效的停车空间,有序的停放车辆。2、本技术导向柱的底端设置第二滚轮,方便导向柱沿第二滑轨滑动。3、本技术支撑板的宽度不小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距离,能够方便安装第一滚轮。4、本技术墙体、第四固定板上均设置防撞垫,避免车辆撞在墙体或第四固定板上,损坏车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停车区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A处放大图;附图4是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支撑柱的俯视图;附图6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B处放大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进口闸机;2、收费亭;3、停车区域;4、墙体;5、隔板;6、支撑柱;61、第一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3、第一滚轮;64、第四固定板;65、支撑板;66、第一滑轨;7、丝杆;71、第一电机;72、第三固定板;73、丝母;8、安装壳;81、第一转轴;82、绕线筒;83、第二转轴;84、传动齿轮;85、第二电机;86、第一传动轮;87、第二传动轮;88、安装座;89、吊绳;9、吊板;91、导向柱;92、第二滑轨;93、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进口闸机1、收费亭2、停车区域3,所述停车区域3包括墙体4,所述墙体4上设置隔板5,所述停车区域3相对位于隔板5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柱6,同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一固定板61,两个第一固定板61之间设置丝杆7,所述丝杆7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1通过第三固定板72安装在支撑柱6上,异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二固定板62,所述第二固定板62上设置支撑板65,所述支撑板65上设置第一滚轮63,所述第二固定板62上设置与第一滚轮63相配合的第一滑轨66,所述支撑板65的底端设置与丝杆7相配合的丝母73,所述支撑板65上设置安装壳8,所述安装壳8内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转轴81,所述第一转轴81上设置若干个绕线筒82,两个第一转轴81之间设置安装座88,所述安装座88上设置第二转轴83,一个所述第一转轴81上设置传动齿轮84,所述传动齿轮84与第二电机85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85安装在安装壳8内,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1上错位设置第一传动轮86,所述第二转轴83上设置两个位置与第一传动轮86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87,所述第二传动轮87分别通过皮带与不同第一转轴81上的第一传动轮86连接,所述绕线筒82上设置吊绳89,所述吊绳89通过通孔伸出支撑板65向下延伸,所述吊绳89远离安装壳8的一端设置吊板9,第一电机71带动丝杆7转动,带动支撑板65移动,进而吊板9可以在第一电机71的带动下,可以在两个异侧的支撑柱6之间移动。泊车时,车辆可以直接停在隔板5下方的车位,如果想泊入隔板5上的车位,首先通过吊绳89下方吊板9,将车辆停在吊板9上,然后通过第二电机85带动吊板9上移,使吊板9与隔板5等高,司机便可将车辆停在隔板5上,泊入下一辆时,通过第一电机71移动吊板9,使吊板9对准隔板5上的另一个车位,便可再次进行泊车;如果将车辆从隔板5上开离,首先将吊板9移动至需要开离的车位处,将车开到吊板9上,此时如果吊板9下方没停车辆直接将吊板9下放即可,若吊板9下方的停有车辆则通过第一电机71移动吊板9,使吊板9移动至预留车位的上方,再下放吊板9使吊板9接触地面,将车辆开走。只需要在两个异侧的支撑柱6之间预留一个空闲车位,便可确保隔板5上的车位随时进行泊车或者将车位上的车辆开走,本来只能设置两排车位的空间,可以停放三排车辆,增加停车区域3的利用效率,有效的利用地面有效的停车空间,有序的停放车辆。远离墙体4的两个支撑柱6设置与隔板5等高的第四固定板64,吊板9的四个角上均滑动设置导向柱91,地面上设置与导向柱91相适应的第二滑轨92,所述导向柱9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65连接,吊板9可以沿导向柱91上下移动,不能产生水平位移,防止移动支撑板65或车辆停放过程中吊板9发生晃动,移动支撑板65时,导向柱91可以随支持板在两个异侧支撑柱6之间移动。优选的,所述导向柱91的底端设置第二滚轮93,方便导向柱91沿第二滑轨92滑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65的宽度不小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进口闸机(1)、收费亭(2)和若干个停车区域(3),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域(3)包括墙体(4),所述墙体(4)上设置供车辆进出的开口,所述墙体(4)上设置隔板(5),所述停车区域(3)相对位于隔板(5)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柱(6),同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一固定板(61),两个第一固定板(61)之间设置丝杆(7),所述丝杆(7)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1)通过第三固定板(72)安装在支撑柱(6)上,异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二固定板(62),所述第二固定板(62)上设置支撑板(65),所述支撑板(65)上设置第一滚轮(63),所述第二固定板(62)上设置与第一滚轮(63)相配合的第一滑轨(66),所述支撑板(65)的底端设置与丝杆(7)相配合的丝母(73),所述支撑板(65)上设置安装壳(8),所述安装壳(8)内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转轴(81),所述第一转轴(81)上设置若干个绕线筒(82),两个第一转轴(81)之间设置安装座(88),所述安装座(88)上设置第二转轴(83),一个所述第一转轴(81)上设置传动齿轮(84),所述传动齿轮(84)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85)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安装壳(8)内,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1)上错位设置第一传动轮(86),所述第二转轴(83)上设置两个位置与第一传动轮(86)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87),所述第二传动轮(87)分别通过皮带与不同第一转轴(81)上的第一传动轮(86)连接,所述绕线筒(82)上设置吊绳(89),所述吊绳(89)通过通孔伸出支撑板(65)向下延伸,所述吊绳(89)远离安装壳(8)的一端设置吊板(9),远离墙体(4)的两个支撑柱(6)设置与隔板(5)等高的第四固定板(64),吊板(9)的四个角上均滑动设置导向柱(91),地面上设置与导向柱(91)相适应的第二滑轨(92),所述导向柱(9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6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进口闸机(1)、收费亭(2)和若干个停车区域(3),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域(3)包括墙体(4),所述墙体(4)上设置供车辆进出的开口,所述墙体(4)上设置隔板(5),所述停车区域(3)相对位于隔板(5)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柱(6),同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一固定板(61),两个第一固定板(61)之间设置丝杆(7),所述丝杆(7)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1)通过第三固定板(72)安装在支撑柱(6)上,异侧的两个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二固定板(62),所述第二固定板(62)上设置支撑板(65),所述支撑板(65)上设置第一滚轮(63),所述第二固定板(62)上设置与第一滚轮(63)相配合的第一滑轨(66),所述支撑板(65)的底端设置与丝杆(7)相配合的丝母(73),所述支撑板(65)上设置安装壳(8),所述安装壳(8)内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转轴(81),所述第一转轴(81)上设置若干个绕线筒(82),两个第一转轴(81)之间设置安装座(88),所述安装座(88)上设置第二转轴(83),一个所述第一转轴(81)上设置传动齿轮(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鸿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