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2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包括:本体、前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所述的本体顶部形成有用来收容待干燥衣物的收容部;所述的前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前部,并且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过滤部的顶面上;所述的后侧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后部,并且接触并设置在衣物干燥机的后侧可旋转地支撑干燥滚筒的后支架的内周面上。有益效果是:可使干燥架牢固地安装到衣物干燥机内,防止干燥架在干燥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晃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收容在干燥架的待干燥衣物执行干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衣物干燥机是一种用来烘干衣物的家用电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把吸入干燥滚筒的外部空气用加热器加热成热空气,然后将热空气强制排入旋转着的干燥滚筒,从而使放置在干燥滚筒内的异物得到干燥。但是,用上述衣物干燥机来烘干鞋子一类较重的待烘干物时,干燥滚筒旋转时,设置在干燥滚筒内周面上的提升器将待干燥物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再自由降落下来,以便向待干燥物施加冲击力,提高干燥效率。但是,上述过程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干燥滚筒内设置一个不随干燥滚筒旋转的干燥架,以便将鞋子一类较重的待烘干物放置在干燥架上进行干燥。下面参照附图对已有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加以说明图1为已有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前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后部的放大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已有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包括本体1、前部安置部1b和后部安置部1c;所述的本体1的顶部形成有用来收容待干燥衣物的收容部;所述的前部安置部1b形成在本体1的前部,前部安置部1b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过滤部2的顶面上;所述的后部安置部1c形成在本体1的后部,后部安置部1c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后支架3的内周面上。所述的前部安置部1b从本体1前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前凸出形成,并且在设置干燥架时放置在过滤部2的顶面上。所述的后部安置部1c从本体1后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凸出形成,并且在设置干燥架时放置在后支架3的内周面上。上述已有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缺点是设置结构不稳定,在干燥过程中,微小的震动也会使干燥架发生移动,甚至使干燥架掉落到干燥滚筒内,从而使得放置在干燥架上的待干燥衣物不能被有效地干燥,并使干燥滚筒受到冲击而导致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其干燥架可牢固地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从而使待干燥衣物在干燥过程中始终收容在干燥架上。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包括本体、前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所述的本体顶部形成有用来收容待干燥衣物的收容部;所述的前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前部,并且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过滤部的顶面上;所述的后侧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后部,并且接触并设置在衣物干燥机的后侧可旋转地支撑干燥滚筒的后支架的内周面上。所述的前支撑部包括凸出部、曲面部和安置部;所述的凸出部在前支撑部的中央部位向下凸出形成,正好能够插入形成在所述的过滤部中央部位的安置槽内;所述的曲面部分别形成在凸出部的两侧;所述的安置部分别形成在曲面部的两侧;当前支撑部的凸出部插入形成在所述的过滤部中央部位的安置槽内时,其曲面部紧密接触在过滤部的顶面上,安置部则紧密接触在过滤部的顶面两端。所述的安置部上还形成有向干燥架的前方凸出的延长部位。所述的后支撑部包括在干燥架的后部两边角处分别向下凸出形成的支脚。所述的支脚的下端形成有可与所述的后支架的内周面紧密接触的接触曲面部。所述的本体的收容部上形成有两个分别由两个对称的把手孔构成的把手。所述的把手分别形成在收容部的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把手孔的相互对应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使干燥架牢固地安装到衣物干燥机内,防止干燥架在干燥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晃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收容在干燥架的待干燥衣物执行干燥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前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后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前部支撑部的放大图;图6为图4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后部支撑部的放大图。图中10本体 11收容部12前支撑部 12a凸出部12b曲面部 12c安置部13后侧支撑部 13a支脚13a-1接触曲面部14把手14a把手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4为本专利技术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前部支撑部的放大图;图6为图4所示的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后部支撑部的放大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包括本体10、前支撑部12和后支撑部13;所述的本体10的顶部形成有用来收容待干燥衣物的收容部11;所述的前支撑部12形成在本体10的前部,并且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过滤部20的顶面上;所述的后支撑部13形成在本体10的后部,并且接触并设置在衣物干燥机的后侧可旋转地支撑干燥滚筒(图中未示出)的后支架30的内周面上。所述的前支撑部12包括凸出部12a、曲面部12b和安置部12c;所述的凸出部12a在前支撑部12的中央部位向下凸出形成,正好能够插入形成在所述的过滤部20中央部位的安置槽20a内;所述的曲面部12b分别形成在凸出部12a的两侧;所述的安置部12c分别形成在曲面部12b的两侧;当前支撑部12的凸出部12a插入形成在所述的过滤部20中央部位的安置槽20a内时,其曲面部12b紧密接触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上,安置部12c则紧密接触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两端。所述的安置部12c上还形成有向干燥架的前方凸出的延长部位。所述的后支撑部13包括在干燥架的后部两边角处分别向下凸出形成的支脚13a;所述的支脚13a的下端形成有可与所述的后支架30的内周面紧密接触的接触曲面部13a-1。所述的接触曲面部13a-1的曲率与所述的后支架30内周面的曲率相等。所述的本体10的收容部11上形成有两个分别由两个对称的把手孔14a构成的把手14,所述的把手14分别形成在收容部11的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把手孔14a的相互对应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槽。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的安装过程加以说明首先,操作者握住干燥架的把手14,将干燥架的后支撑部13放置在后支架30的内周面上,并将干燥架的前支撑部12放置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上。此时,所述的后支撑部13的支脚13a的接触曲面部13a-1分别紧密接触在后支架30的内周面上。然后,将所述的前支撑部12的凸出部12a插入形成在过滤部20中央部位的安置槽20a内,并使与过滤部20的顶面具有相同曲率的前支撑部12的曲面部12b紧密地接触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上,使前支撑部12的安置部12c紧密地接触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上左右两侧的水平部位上。完成上述干燥架的设置后,将鞋子一类较重的待干燥衣物放置在收容部11上,即可使衣物干燥机执行干燥操作了。权利要求1.一种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包括本体、前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所述的本体的顶部形成有用来收容待干燥衣物的收容部;所述的前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前部,并且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过滤部的顶面上;所述的后侧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后部,并且接触低设置在衣物干燥机的后侧可滑动地支撑在干燥滚筒的后支架的内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部(12)包括凸出部(12a)、曲面部(12b)和安置部(12c);所述的凸出部(12a)在前支撑部(12)的中央部位向下凸出形成,正好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干燥机的干燥架结构,包括:本体、前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所述的本体的顶部形成有用来收容待干燥衣物的收容部;所述的前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前部,并且设置在衣物干燥机内的过滤部的顶面上;所述的后侧支撑部形成在本体的后部,并且接触低设置在衣物干燥机的后侧可滑动地支撑在干燥滚筒的后支架的内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撑部(12)包括:凸出部(12a)、曲面部(12b)和安置部(12c);所述的凸出部(12a)在前支撑部(12)的中央部位向下凸出形成,正好能够插入形成在所述的过滤部(20)中央部位的安置槽(20a)内;所述的曲面部(12b)分别形成在凸出部(12a)的两侧;所述的安置部(12c)分别形成在曲面部(12b)的两侧;当前支撑部(12)的凸出部(12a)插入形成在所述的过滤部(20)中央部位的安置槽(20a)内时,其曲面部(12b)紧密接触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上,安置部(12c)则紧密接触在过滤部(20)的顶面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根韩一铎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