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48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管路连接的冷却液输出管和冷却液输入管。所述冷却液输出管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用于分别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构成回路。通过冷却液管路的回路,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可以实现对纯电动车电池组的加热和散热,以确保所述车载电池可以在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充电。在纯电动车充电时,所述充电桩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和动力电池当前温度、动力电池的不同充电需求,保证动力电池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充电从而加快了所述充电桩充电的速度,缩短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时间。

Charging p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rging pile, which comprises a cooling liquid heat exchange device. The coolant heat exchange device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 pipe, a coolant output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 pipe and a coolant input pipe. The coolant output pipe and the coolant input pipe are use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vehicle-borne battery cooling pipe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heat exchange pipe and the vehicle-borne battery cooling pipe constitute a loop. Through the circuit of the coolant pipeline, the coolant heat exchanger of the charging pile can realize heating and cooling of the battery pack of the pure electric vehicle to ensure that the on-board battery can be charged in an 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 When charging a pure electric vehicle, the charging pile can ensure the charging of the power battery at the most suitabl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of the power battery and the different charg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ower battery, thereby speeding up the charging speed of the charging pile and shortening the charging time of th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与新能源的发展,纯电动车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推广以及应用。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内阻低,在车辆运行工况下电池温升很小,如果控制电池的初始温度在适合范围,电池运行的最终温度也不会过高,从而保证了电池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随着用户对充电时间的要求,快充、超级快充功能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温和低温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快充条件下电池系统高温和低温问题更为突出,使得热管理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传统的充电桩设计方案充电时间长长,难以满足大倍率充电和低温快速加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充电桩充电时间较长,难以实现大倍率充电和低温快速加热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充电的充电桩。一种充电桩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路以及与所述换热管路连接的冷却液输出管和冷却液输入管。所述冷却液输出管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用于分别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构成回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还包括信号控制装置。所述信号控制装置包括信号线路、与所述信号线路电连接的第一信号接收端以及与所述信号线路电连接的第二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信号线开关。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二信号线开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控制装置还包括信号控制单元。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线路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充电桩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是否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还包括副液灌、冷却液泵、散热水箱以及热交换器。所述副液灌一个端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液输入管连通,用以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液泵一个端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副液灌另一个端口连通。所述散热水箱一个端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液泵的另一个端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一个端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散热水箱的另一个端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液输出管连通,用以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水箱。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以辅助所述散热水箱散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冷却液泵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热交换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电连接,且与车载电池电连接,用以检测车载电池的温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路为液冷管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桩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管路连接的冷却液输出管和冷却液输入管。所述冷却液输出管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用于分别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构成回路。通过所述冷却液输出管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可以将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与所述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并形成一个冷却液管路的回路。通过冷却液管路的回路,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可以实现对纯电动车电池组的加热和散热,以确保所述车载电池可以在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充电。在纯电动车充电时,由于所述充电桩配备了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所述充电桩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和动力电池当前温度、动力电池的不同充电需求,保证动力电池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充电。因此,所述充电桩能够满足所述车载电池的热管理需求,保证所述车载电池放电的初始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从而加快了所述充电桩充电的速度,缩短了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充电桩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充电桩第一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电桩第二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充电桩100、冷却液换热装置110、信号控制装置120、充电装置130、信号控制单元102、冷却液泵105、热交换器106、散热风扇107、散热水箱108、副液灌109、信号线路121、换热管路111、第一接口210、第二接口220、第三接口230、充电接口240、冷却液输出管212、冷却液输入管222、第一信号接收端214、第二信号接收端224、第一信号线开关401、第二信号线开关4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100,其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110。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包括换热管路111、与所述换热管路111连接的冷却液输出管212和冷却液输入管222。所述充电桩100在工作时,所述冷却液输出管212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222用于分别与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所述换热管路111与所述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构成回路。所述充电桩100在工作时,所述冷却液输出管212用于与所述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连通,向所述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输入冷却液。所述冷却液输入管222用于与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连通,将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输入所述换热管路111。通过所述冷却液输出管212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222可以将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与所述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连通,并形成一个冷却液管路的回路。通过冷却液管路的回路,所述充电桩100的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可以实现对纯电动车电池组的加热和散热,以确保所述车载电池30可以在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充电。在纯电动车充电时,由于所述充电桩100配备了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所述充电桩100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和动力电池当前温度、动力电池的不同充电需求,保证动力电池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充电。因此,所述充电桩100能够满足所述车载电池30的热管理需求,保证所述车载电池30放电的初始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从而加快了所述充电桩100充电的速度,缩短了所述充电桩100的充电时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100还包括信号控制装置120。所述信号控制装置120包括信号线路121、与所述信号线路1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接收端214以及与所述信号线路121电连接的第二信号接收端224。所述充电桩100在工作时,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214与车载电池30线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224与车载电池30线路电连接。所述充电桩100在工作时,当所述冷却液输出管212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222分别与所述车载电池30冷却管路连通且构成回路时,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214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224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载电池30线路进行连接,用以实现信号的传递。此时,所述信号控制装置120就会接收到冷却管路连通的信号,进而控制所述充电桩100的充放电,实现满足动力电池的热管理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214与车载电池30线路电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信号线开关401。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224与车载电池30线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110),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包括:换热管路(111);与所述换热管路(111)连接的冷却液输出管(212)和冷却液输入管(222),所述冷却液输出管(212)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222)用于分别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所述换热管路(111)与所述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构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110),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包括:换热管路(111);与所述换热管路(111)连接的冷却液输出管(212)和冷却液输入管(222),所述冷却液输出管(212)和所述冷却液输入管(222)用于分别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所述换热管路(111)与所述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构成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00还包括信号控制装置(120),所述信号控制装置(120)包括:信号线路(121);与所述信号线路(1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接收端(214),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214)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与所述信号线路(121)电连接的第二信号接收端(224),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224)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214)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信号线开关(401),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224)与车载电池线路电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二信号线开关(40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装置(120)还包括信号控制单元(102),所述信号控制单元(102)与所述信号线路(121)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充电桩(100)与车载电池冷却管路是否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换热装置(110)还包括:副液灌(10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兰光李亚伦欧阳明高杜玖玉李建秋冯旭宁韩雪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