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采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146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采暖系统,包括PTC空气加热器和空调壳体,PTC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体和电子控制单元,加热体安装到空调壳体中,加热体与空调壳体之间存在缝隙,电子控制单元与加热体连接并位于空调壳体外,缝隙的对应的空调壳体处朝向加热体延伸出第一凸筋,第一凸筋与加热体之间留有微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加热体与空调壳体之间的缝隙处,增加了朝向加热体延伸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起到了增加加热体与空调壳体之间的气密性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凸筋是从空调壳体上延伸出的,与空调壳体为一体,第一凸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高温降低使用性能,不会影响到PTC空气加热器的气密性。

Vehicle hea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heat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TC air heater and an air-conditioning shell. The PTC air heater comprises a heating body and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The heating body is installed in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heating body and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body and is located outside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The corresponding air-conditioning shell of the gap extends out the first rib toward the heater, and there is a micro-gap between the first rib and the heater. In the utility model, a first convex rib extending toward the heating body is added at the gap between the heating body and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and the first convex rib plays the role of increasing the air tightness between the heating body and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At the same time, since the first rib is extended from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and the air-conditioning shell as a whole, the first rib in the use process, because of high temperature will not reduce the performance, will not affect the air tightness of PTC ai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采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车采暖系统用PTC(陶瓷电热元件)空气加热器布置在空调壳体内,鼓风机导入的凉风通过PTC空气加热器的加热体被加热后送入驾驶室,给乘员供暖。为了防止凉风通过空调壳体与PTC空气加热器周边的配合间隙泄露,PTC空气加热器与空调壳体周边通过压缩泡棉来满足气密封要求,泡棉粘贴在空调壳体周边。泡棉压缩量为50%(6mm→3mm)来确保气密性。PTC空气加热器正常工作时,周边温度很高(会超过120℃),泡棉粘胶在长时间高温下易失去粘性,使得PTC空气加热器与空调壳体周边气密性变差,进而导致整车采暖系统变差(或者要达到同样的采暖舒适性,需要增大PTC空气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这样就减少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严重情况下,泡棉会有烧蚀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保障PTC空气加热器与空调壳体周边气密性的车用采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障PTC空气加热器与空调壳体周边气密性的车用采暖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用采暖系统,包括PTC空气加热器和空调壳体,所述PTC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体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加热体安装到所述空调壳体中,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空调壳体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空调壳体外,所述缝隙的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处朝向所述加热体延伸出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加热体之间留有微隙。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体为扁平的矩形立方体,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窄边侧面上,其余三个所述窄边侧面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凸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垂直于对应的所述窄边侧面。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窄边侧面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至少三排所述第一凸筋。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一凸筋之间的距离为4mm。进一步地,所述微隙为0.5mm。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壳体上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加热体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加热体的边缘之间存在所述缝隙,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朝向所述加热体的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一凸筋。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壳体上还延伸出第二凸筋,所述电子控制器上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筋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筋的顶端的横截面为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筋为围绕所述加热体一侧面的环形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加热体与空调壳体之间的缝隙处,增加了朝向加热体延伸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起到了增加加热体与空调壳体之间的气密性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凸筋是从空调壳体上延伸出的,与空调壳体为一体,第一凸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高温降低使用性能,不会影响到PTC空气加热器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用采暖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Z向观察到的截面图;图3是图1中Y向观察到的截面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用采暖系统的第二凸筋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PTC空气加热器2-空调壳体11-加热体12-电子控制单元21-第一凸筋22-第一凹槽23-第二凸筋121-第二凹槽A-微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用采暖系统,包括PTC空气加热器1和空调壳体2,PTC空气加热器1包括加热体11和电子控制单元12,加热体11安装到空调壳体2中,加热体11与空调壳体2之间存在缝隙,电子控制单元12与加热体11连接并位于空调壳体2外,缝隙的对应的空调壳体2处朝向加热体11延伸出第一凸筋21,第一凸筋21与加热体11之间留有微隙A。其中,如图2所示,加热体11安装到空调壳体2中,空调壳体2中设有鼓风机,将加热体11产生的热量吹出,供给车内使用。空调壳体2包围在加热体11的四周。加热体11的一侧面连接电子控制单元2,电子控制单元2位于空调壳体2的外部,空调壳体2此处位于加热体11与电子控制单元2之间。由于加热体11与空调壳体2之间存在缝隙,当鼓风机工作时,部分风可能从缝隙中流过,损失了经过加热体11内部的风量,降低了制热效果。因此需要减小加热体11与空调壳体2之间的缝隙,增加气密性。本实施例中在加热体11与空调壳体2之间的缝隙处,增加了朝向加热体11延伸的第一凸筋21,第一凸筋21朝向加热体11延伸后,缩短了缝隙,增加了空气的风阻,第一凸筋21起到了增加加热体11与空调壳体2之间的气密性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凸筋21是从空调壳体2上延伸出的,与空调壳体2为一体,第一凸筋2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高温降低使用性能,不会影响到PTC空气加热器1的气密性。第一凸筋21的顶端与加热体11的边缘之间仍然保持有微隙A,该微隙A是远小于缝隙的。微隙A的存在方便加热体11与空调壳体2的装配,并且防止第一凸筋21对加热体11造成损坏。可选地,当空调壳体2由钣金制成时,第一凸筋21可以是从空调壳体2上冲压形成的。金属制成的第一凸筋21不会因为高温降低使用性能,不影响气密性。或者,当空调壳体2由塑料制成时,第一凸筋21可以与空调壳体2一体注塑成型。可选地,第一凸筋21还可以是焊接或粘结等方式安装在空调壳体2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体11为扁平的矩形立方体,电子控制单元12连接在其中一个窄边侧面上,其余三个窄边侧面对应的空调壳体2上均设有第一凸筋21。其中,加热体11包括两个宽边侧面,位于图1中的前后侧。由于宽边侧面的面积较大,因此鼓风机是朝向宽边侧面吹风的。而四个窄边侧面的面积较小,用于与空调壳体2和电子控制单元12连接。图1中标出了Z向和Y向,从Z向和Y向观察到的截面图分别对应图2和图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凸筋21垂直于对应的窄边侧面。可选地,第一凸筋21也可以朝向窄边侧面倾斜延伸。较佳地,每个窄边侧面对应的空调壳体2上设有至少三排第一凸筋21。第一凸筋21的排数越多,空气流动的路径越长,对空气的风阻越大,气密性越好。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其中三个窄边侧面上有四排第一凸筋21,在三个窄边侧面上每排第一凸筋21连续分布,形成C型环。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相邻第一凸筋21之间的距离为4mm。较佳地,微隙A为0.5mm。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空调壳体2上形成第一凹槽22,加热体11插入到第一凹槽22中,第一凹槽22的底面与加热体11的边缘之间存在缝隙,第一凹槽22的底面朝向加热体11的边缘延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采暖系统,包括PTC空气加热器和空调壳体,所述PTC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体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加热体安装到所述空调壳体中,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空调壳体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空调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处朝向所述加热体延伸出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加热体之间留有微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采暖系统,包括PTC空气加热器和空调壳体,所述PTC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体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加热体安装到所述空调壳体中,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空调壳体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空调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处朝向所述加热体延伸出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加热体之间留有微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为扁平的矩形立方体,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在其中一个窄边侧面上,其余三个所述窄边侧面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凸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垂直于对应的所述窄边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窄边侧面对应的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至少三排所述第一凸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林陈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