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33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包括底模和下模,动模组件包括顶模和上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成型组件,成型组件包括与上模固定的上成型模、与下模固定的下成型模以及套设在下成型模上的中成型模,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之间形成成型腔,成型腔形状与顶盖形状相符,且顶模上开设有与成型腔相通的注塑口。本方案设置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并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由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组成的成型组件,且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之间形成与顶盖形状相符的成型腔,成型腔与注塑口相通以便塑料注入,从而实现顶盖的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

Injection mold for sunshade top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ld processing, and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for sunshade cover,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mold component and a movable mold component. The fixed mold component comprises a bottom mold and a lower mold, the movable mold component comprises a top mold and an upper mold, and a form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mold and the lower mold, and the form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n upper mold fixed with the upper mold, and the movable mold. The form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forming die, the lower forming die and the middle forming die, and the shape of the forming cavit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hape of the top cover, and the injection mouth connected with the forming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top die. In this scheme, a fixed mold assembly and a movable mold assembly are arranged, and a mold assembly composed of an upper mold, a lower mold and a middle mol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mold and the lower mold, and a mold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top cov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mold, the lower mold and the middle mold, and the mold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jection port for plastic injection, thereby realizing the mold cavity. Now the top cover is molded at once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顶盖是遮阳伞顶部用于固定伞布和伞骨的结构,是遮阳伞上必不可少的结构。目前,在生产如图1和图2所示的顶盖1时,一般通过数控车床或数控加工中心对工件进行车外圆操作以加工顶盖1的外壁11,利用镗刀对顶盖1进行镗孔以加工顶盖1的内壁12,利用螺纹刀对顶盖1内部进行切螺纹以加工顶盖1内的内螺纹13。上述操作需要更换多种刀具,并进行多次对刀,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能一次成型,提高顶盖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底模,所述底模上固定有下模,所述动模组件包括顶模,所述顶模上固定有上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与所述上模固定的上成型模、与所述下模固定的下成型模以及套设在所述下成型模上的中成型模,所述上成型模、所述下成型模和所述中成型模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形状与顶盖形状相符,且所述顶模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腔相通的注塑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底模、下模组成的定模组件以及由上模、顶模组成的动模组件,并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由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组成的成型组件,且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之间形成成型腔,成型腔形状与顶盖形状相符,并与顶模上开设的注塑口相通,以便液态塑料注入,从而实现顶盖的一次成型,提高顶盖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成型模内部形状与顶盖的外壁形状相符,所述中成型模外部形状与顶盖的内壁形状相符,所述下成型模上设有用于形成顶盖的内螺纹的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成型模内部形状设置成与顶盖的外壁形状相符,将中成型模外部形状设置成与顶盖内壁形状相符,并在下成型模上设置外螺纹以加工顶盖的内螺纹,从而在一次注塑中直接完成顶盖的生成,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成型模、所述下成型模和所述中成型模均有多个,且三者数量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设置成多个,从而实现一次注塑形成多个顶盖,进一步提高顶盖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成型模底部设有延伸部,所述中成型模上开设有与所述延伸部卡接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成型模底部设置延伸部,并在中成型模上设置与延伸部卡接的安装槽,利用安装槽与延伸部的卡接实现中成型模与下成型模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确保顶盖内部形状的准确性,确保顶盖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上设有上凸缘和下凸缘,相邻所述延伸部之间的所述上凸缘与所述下凸缘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延伸部端部设置上凸缘和下凸缘,利用相邻的上凸缘和下凸缘之间的抵触将相邻的延伸部相连,以此提高下成型模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偏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中成型模穿过的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与下模之间安装限位板,并在限位板上开设圆孔以便中成型模穿过,利用限位板加固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从而提高注塑时的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上开设有一十字槽,所述十字槽中部与所述注塑口相通,所述十字槽端部与所述上成型模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上开设一个十字槽,利用十字槽实现注塑口与上成型模之间的连通关系,以此将液态塑料同时送入四个成型腔中,从而确保四个成型腔同时生成顶盖,提高顶盖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模与所述顶模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顶模上的第一定位柱、开设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上的第一定位孔以及固定在所述下模上的第二定位柱、开设在所述上模上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通过采用第一述技术方案,在底模与顶模之间设置由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组成的定位组件,利用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之间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之间的插接配合来提高动模组件与定模组件之间的精准度,从而确保成型腔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确保产品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模上设有受注塑机驱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抵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多个顶杆,所述下模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顶杆滑移的贯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模上设置移动板,并在移动板上设置顶板和顶杆,顶杆固定在顶板上,当注塑完成后,移动板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顶板和顶杆随之向上移动,顶杆将注塑完成的顶盖向上顶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取出顶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移动板两侧与所述限位块内壁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模与下模之间固定限位块,且移动块侧壁与限位块内壁滑移连接,利用限位块来限制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从而避免移动板歪斜而导致产品不能顺利顶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并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由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组成的成型组件,且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之间形成与顶盖形状相符的成型腔,成型腔与注塑口相通以便塑料注入,从而实现顶盖的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2、将上成型模、下成型模和中成型模设置成多个,从而实现一次注塑形成多个顶盖,提高生产效率;3、在上模上开设一个十字槽,利用十字槽实现注塑口与上成型模之间的连通关系,以此将液态塑料同时送入四个成型腔中,从而确保四个成型腔同时生成顶盖。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所注塑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产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上模的结构。图中:1、顶盖;11、外壁;12、内壁;13、内螺纹;2、定模组件;21、底模;211、通孔;22、移动板;23、顶板;231、顶杆;24、限位块;25、下模;251、贯穿孔;26、限位板;261、圆孔;3、动模组件;31、顶模;311、注塑口;32、上模;321、十字槽;4、定位组件;41、第一定位柱;42、第一定位孔;43、第二定位柱;44、第二定位孔;6、成型组件;61、上成型模;62、下成型模;621、上凸缘;622、下凸缘;623、延伸部;624、外螺纹;63、中成型模;631、安装槽;64、成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2和动模组件3,定模组件2包括底模21和下模25,动模组件3包括顶模31和上模32。底模21、下模25、顶模31和上模32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下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2)和动模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定模组件(2)包括底模(21),所述底模(21)上固定有下模(25),所述动模组件(3)包括顶模(31),所述顶模(31)上固定有上模(32),所述上模(32)与所述下模(25)之间设有成型组件(6),所述成型组件(6)包括与所述上模(32)固定的上成型模(61)、与所述下模(25)固定的下成型模(62)以及套设在所述下成型模(62)上的中成型模(63),所述上成型模(61)、所述下成型模(62)和所述中成型模(63)之间形成成型腔(64),所述成型腔(64)形状与顶盖形状相符,且所述顶模(31)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腔(64)相通的注塑口(3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2)和动模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定模组件(2)包括底模(21),所述底模(21)上固定有下模(25),所述动模组件(3)包括顶模(31),所述顶模(31)上固定有上模(32),所述上模(32)与所述下模(25)之间设有成型组件(6),所述成型组件(6)包括与所述上模(32)固定的上成型模(61)、与所述下模(25)固定的下成型模(62)以及套设在所述下成型模(62)上的中成型模(63),所述上成型模(61)、所述下成型模(62)和所述中成型模(63)之间形成成型腔(64),所述成型腔(64)形状与顶盖形状相符,且所述顶模(31)上开设有与所述成型腔(64)相通的注塑口(3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成型模(61)内部形状与顶盖的外壁形状相符,所述中成型模(63)外部形状与顶盖的内壁形状相符,所述下成型模(62)上设有用于形成顶盖的内螺纹的外螺纹(6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成型模(61)、所述下成型模(62)和所述中成型模(63)均有多个,且三者数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成型模(62)底部设有延伸部(623),所述中成型模(63)上开设有与所述延伸部(623)卡接的安装槽(6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伞顶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延伸部(623)上设有上凸缘(621)和下凸缘(622),相邻所述延伸部(623)之间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明徐益君王孟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太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