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96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机械零件加工工装,包括机架、传送带、推送机构、移转机构、调位机构和支撑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和螺母座,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一号锥齿轮;移转机构包括二号锥齿轮、一号齿轮杆、一号齿条和移转板,一号齿条上设有供推杆通过的通槽;调位机构包括三号锥齿轮、二号齿轮杆和二号齿条;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杆和弹簧,支撑台上设有供二号齿条通过的通孔。采用本技术方案时,能避免机械零件受损的同时对机械零件进行自动装箱。

Machining parts for machine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machining field of mechanical parts, in particular to the machining tooling for mechanical parts, including a frame, a conveyor belt, a pushing mechanism, a shifting mechanism,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 push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ervo motor and a ball screw pair; a ball screw pair includes a screw and a nut seat; and a servo motor output shaft is coaxially connected. There is a first-order bevel gear; the transfer mechanism includes the second-order bevel gear, the first-order gear rod, the first-order rack and the transfer plate, and the first-order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for the push rod to pass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third-order bevel gear, the second-order gear rod and the second-order rack; the support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 platform, a support rod and a spring, and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for the push rod. A through hole for a rack. When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mechanical parts can be damaged while automatic packing of mechanical parts is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零件加工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机械零件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在对块状的机械零件进行加压冲孔之后,通常会使机械零件掉落至传送带上,然后从传送带的出料端直接掉落在事先放置在出料口处的收集箱中。虽然这样比较方便,而且收集效率也比较高,但是掉落下来的机械零件之间会产生撞击,这种撞击容易使部分机械零件外表受损,影响其外观,严重则会导致机械零件报废,降低机械零件的合格率;而且,统一将机械零件收集在收集箱中后,还需要进一步对机械零件进行装箱,导致机械零件的整个加工程序繁杂、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机械零件受损的同时对机械零件进行自动装箱的机械零件加工工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机械零件加工工装,包括机架、传送带、推送机构、移转机构、调位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和螺母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丝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上固定有推杆,所述机架上设有对螺母座进行限位的限位杆;其中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移转机构包括二号锥齿轮、一号齿轮杆、一号齿条和移转板;所述一号齿轮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齿轮杆一端固定连接且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一号齿条滑动设置于机架上且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杆啮合;所述移转板固定在一号齿条一端且移转板位于传送带一侧,所述一号齿条上设有供推杆通过的通槽;所述调位机构包括三号锥齿轮、二号齿轮杆和二号齿条;所述二号齿轮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三号锥齿轮与二号齿轮杆一端固定连接且三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二号齿条滑动设置于机架上且二号齿条与二号齿轮杆啮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台和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支撑杆滑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台固定连接,弹簧自由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条能对支撑台进行支撑且支撑台上设有供二号齿条通过的通孔。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伺服电机、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一号齿轮杆、一号齿条和移转板配合,能将传送带上的机械零件依次进行移转,避免掉落的机械零件之间产生撞击而损坏,同时与通槽、丝杆、螺母座和推杆配合,能自动将移转板上的机械零件转移至收集箱中进行装箱,再与三号锥齿轮、二号齿轮杆、二号齿条、弹簧以及支撑台上的通孔配合,能自动对支撑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并定位,以实现连续自动装箱。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呈漏斗状。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二号齿条更容易进入通孔,对支撑台进行支撑,保证后续装箱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凹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收集箱放置在支撑台的凹槽内,可以有效避免推杆在推动机械零件的过程中机械零件与收集箱侧壁相抵的情况。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所述一号齿轮杆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一号齿轮杆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产生抖动,保证机械零件得到转移。进一步的,所述移转板两侧固定有挡板。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挡板能防止机械零件从传送带转移至移转板的过程中从移转板上滑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械零件加工工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送带1、机械零件2、伺服电机3、丝杆4、螺母座5、一号锥齿轮6、推杆7、二号锥齿轮8、一号齿轮杆9、一号齿条10、移转板11、通槽12、支撑台13、支撑杆14、弹簧15、收集箱16、通孔17、三号锥齿轮18、二号齿轮杆19、二号齿条20。如图1所示的机械零件加工工装,包括传送带1、推送机构、移转机构、调位机构和支撑机构,其中传送带1用于传送机械零件2。推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3和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4和螺母座5。伺服电机3固定在机架上,丝杆4右端和伺服电机3输出轴左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一号锥齿轮6。螺母座5左端面上固定有推杆7,螺母座5上开有圆孔,机架上固定有一根限位杆,限位杆位于丝杆4后方,限位杆穿过圆孔后对螺母座5进行限位。移转机构包括二号锥齿轮8、一号齿轮杆9、一号齿条10和移转板11。一号齿轮杆9通过轴承水平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二号锥齿轮8与一号齿轮杆9右端固定连接,其中二号锥齿轮8与一号锥齿轮6啮合。一号齿条10竖直滑动设置于机架上,其中一号齿条10与一号齿轮杆9啮合。移转板11固定在一号齿条10下端,移转板11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块挡板(图中未示出);一号齿条10上开有供推杆7通过的通槽12。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台13、支撑杆14和两根弹簧15。支撑杆14滑动设置于机架上,支撑杆14上端与支撑台13固定连接;支撑台13上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用于收集机械零件2的收集箱16。弹簧15上端与支撑台13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5下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支撑台13内开有两个通孔17,通孔17呈左小右大的漏斗状。调位机构包括三号锥齿轮18、二号齿轮杆19和二号齿条20。二号齿轮杆19竖直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三号锥齿轮18与二号齿轮杆19上端固定连接,其中三号锥齿轮18与一号锥齿轮6啮合。二号齿条20水平滑动设置于机架上,其中二号齿条20与二号齿轮杆19啮合。二号齿条20左端位于支撑台13下表面,能对支撑台13进行支撑,同时在支撑台13下降的过程中,二号齿条20能够插入通孔17内对支撑台13进行支撑。先将收集箱16开口端朝右右端开口的收集箱16放置在支撑台13上,加工完成的机械零件2依次从传送带1左端向右传送的过程中,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母座5向左移动,同时推杆7随螺母座5向左移动。伺服电机3正向转动的同时带动一号锥齿轮6正向转动,从而带动二号锥齿轮8和一号齿轮杆9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一号齿条10向下移动;当移转板11移动至传送带1右端时,传送带1上的机械零件2移动至移转板11上后,移转板11带动机械零件2随一号齿条10向下移动。在推杆7继续向左移动以及一号齿条10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杆7穿过通槽12,与移转板11上的机械零件2接触后向左推动机械零件2移动,使机械零件2进入收集箱16内。伺服电机3带动一号锥齿轮6正向转动的同时,还带动三号锥齿轮18和二号齿轮杆19转动,从而带动二号齿条20向右移动。当二号齿条20不再与支撑台13下方接触时,弹簧15在支撑台13和机械零件2的重力作用下被压缩,支撑台13和收集箱16向下移动。一段时间后伺服电机3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推杆7向右移动以及带动移转板11向上移动,同时带动二号齿条20向左移动,当二号齿条20与支撑台13接触时二号齿条20插入通孔17内,再次对支撑台13进行支撑;待伺服电机3再次正向转动时,将第二个机械零件2装入收集箱16内,然后二号齿条20再次与支撑台13脱离,弹簧15在支撑台13和机械零件2的重力作用下被压缩至极限状态;待第三个机械零件2装入收集箱16后即可将收集箱16从支撑台13上取下。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械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带、推送机构、移转机构、调位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和螺母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丝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上固定有推杆,所述机架上设有对螺母座进行限位的限位杆;其中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移转机构包括二号锥齿轮、一号齿轮杆、一号齿条和移转板;所述一号齿轮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齿轮杆一端固定连接且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一号齿条滑动设置于机架上且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杆啮合;所述移转板固定在一号齿条一端且移转板位于传送带一侧,所述一号齿条上设有供推杆通过的通槽;所述调位机构包括三号锥齿轮、二号齿轮杆和二号齿条;所述二号齿轮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三号锥齿轮与二号齿轮杆一端固定连接且三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二号齿条滑动设置于机架上且二号齿条与二号齿轮杆啮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台和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支撑杆滑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台固定连接,弹簧自由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条能对支撑台进行支撑且支撑台上设有供二号齿条通过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零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带、推送机构、移转机构、调位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副,所述滚珠丝杠副包括丝杆和螺母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丝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上固定有推杆,所述机架上设有对螺母座进行限位的限位杆;其中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移转机构包括二号锥齿轮、一号齿轮杆、一号齿条和移转板;所述一号齿轮杆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齿轮杆一端固定连接且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一号齿条滑动设置于机架上且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杆啮合;所述移转板固定在一号齿条一端且移转板位于传送带一侧,所述一号齿条上设有供推杆通过的通槽;所述调位机构包括三号锥齿轮、二号齿轮杆和二号齿条;所述二号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国彭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布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