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041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包括稻田的选择、拉线起垄、有机稻的种植和管理、鱼苗投放和管理、水的控制、病虫害防治、捕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立体环境,达到垄上有机稻,沟中有机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易于实施,不用深耕可以有效保护有机稻田的土壤结构,保障稻田的持续生产能力;可以节约用工成本,相对于开“井字型”和“十字型”深沟的每亩机械费用700‑1000元,人工起垄埂一亩地用3‑3.5个工,劳务费300‑350元,有效降低成本2‑3倍;同时对于插秧、除草等田间作业更加便利,便于管理。

A method of fish culture in organic rice fie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rganic rice paddy field fish culture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selection of rice paddy field, wire-drawing ridging, the planting and management of organic rice, the throwing and management of fish fry, the control of wate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he fishing; the organic rice on the ridge and the organic fish in the furrow are achieved by optimiz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method is easy to implement. No deep tillag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soil structure of the organic paddy field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paddy field; labor costs can be saved, compared with the opening of \well-shaped\ and \cross-shaped\ deep ditches per mu of mechanical costs 700 1000, artificial ridge a mu of land with 3 3.5 labor, labor costs 300 0, effectively reducing costs by 2. It is 3 times that of rice planting and w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
技术介绍
稻田养鱼是在水稻插秧后在水稻田放养鱼苗与水稻共同生长而达到稻、鱼双丰收目的,是集种植业与养殖业于一体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利用鱼类的摄食游动清除杂草、吞食水稻害虫,减少农药施放,同时稻田的生长呼吸所产生的一些有机物又可以作为鱼类的食物,达到互利的目的,该项技术是20世纪末科学开发利用优质农业资源的高效经济技术方法。随着有机农业的长足发展,有机稻产业方兴未艾,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有机稻田养鱼从根本上提升了养殖鱼产品的质量品味,逐步成为有机农产品的新业态,彰显出了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新亮点。为了适应鱼苗生长对稻田环境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稻田开“井字型”或“十字型”深沟方式,根据稻田大小而定,大田沿四周开挖一条深沟、田中间横竖相交开挖成形状呈“井字型”,小田沿四周开挖一条深沟、田中间横竖相交开挖各一条深沟,形状呈“十字型”,沟宽、深80--100厘米。但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的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坏了有机稻田的土壤结构,开深沟的犁底层生土被翻到田面,表土层肥力下降,不利于有机稻秧苗生长,造成有机稻谷减产;二是生产成本高,开“井字型”深沟每亩机械费用900--1000元,开“十字型”深沟每亩机械费用700--800元;三是田间作业不方便,深沟把水田人为分成块状,插秧、除草、守护等田间作业既有安全隐患,也不方便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的选择:选择光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蓄水能力的稻田;稻田四周设有围沟,围沟宽65-70厘米、深50-55厘米,围沟与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通,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防逃网;2、拉线起垄:插秧前10-12天,给有机稻田施有机肥,有机肥为饼肥与沼液混合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每亩用量280-300公斤,施肥后随即平整稻田并静置12小时,让浮泥沉降,然后将稻田中的水放干,沿东西方向拉线起垄埂,垄埂底宽40-45厘米、垄埂高30-35厘米,抿光垄埂使垄埂变硬,垄埂间形成平直的垄沟,垄沟宽30-35厘米;3、有机稻的种植:在垄埂顶部两侧插有机稻秧苗,每个垄埂插两排,株行距20×35厘米,亩插基本苗6-7.5万苗;插秧后,在稻田中灌水至与垄埂顶部相平,待5-7天退水至秧苗蔸部分蘖节上2-3厘米,保持该水位;4、鱼苗的放养:插秧后7-10天,将鱼苗放养于垄沟及围沟中,放养鱼苗按草鱼和鲤鱼1:1的比例投放,鱼苗单尾重50-100g,每亩投放150-200尾;投放前,对鱼苗用3%-4%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进行清洗消毒;5、有机稻的管理:一是在秧苗返青至分蘖后期,于公历7月5-10日以前,田间灌水深度至秧苗分蘖节上2-3厘米促早分蘖;二是当亩总苗数达到15-16万苗时,将水位下降至秧苗蔸部以下2-3厘米处,控制无效分蘖,使亩有效穗在13-14万苗;三是防治病虫草害:分别于公历6月中旬和公历8月中旬,每亩采用自制的植物源苦楝液3-4公斤、加水30-35公斤混和均匀后,在水稻叶面喷雾2次,以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公历7月中下旬,每亩采用自制植物源大蒜•醋液4-5公斤、加水30-35公斤混和均匀后,在水稻叶面喷雾1次,防治稻瘟病;在插秧后20-25天,进行一次垄埂顶部人工除草,秧蔸以下的杂草不除,作为养鱼生长的主饲料;6、鱼的饲养管理:鱼苗放养后,保持垄沟中水深20-35厘米,当鱼苗单尾重量超过200克时,每5-7天撒一次煮熟的小麦籽或麸皮,每次每亩用量5-7公斤,作为养鱼精饲料;在鱼病流行季节,每月亩用生石灰1-1.2公斤,遍洒围沟和垄沟,之后再连续7天用将黄柏150克、大黄250克和黄岑100克拌于麸皮中投喂,以防治草鱼出血病、鲤鱼烂鳃病等常见鱼病;7、捕捞:在有机稻收获前7-10天,即公历9月中下旬进行捕捞;捕捞方法为:缓慢排放稻田的水,让垄沟里的鱼随水溜到稻田四周的围沟里,同时辅助以人工清理,并采用抄网、网兜等捕具进行捕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易于实施,不用深耕可以有效保护有机稻田的土壤结构,保障稻田的持续生产能力;可以节约用工成本,相对于开“井字型”和“十字型”深沟的每亩机械费用700--1000元,人工起垄埂一亩地用3-3.5个工,劳务费300-350元,有效降低成本2-3倍;同时对于插秧、除草等田间作业更加便利、安全;采用该方法可实现亩产有机稻谷400-450公斤,鲜鱼150-200公斤。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的选择:选择光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蓄水能力的稻田;稻田四周设有围沟,宽70厘米、深50厘米,上下田之间拉通沟,围沟与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通,便于及时灌排水,在稻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防逃网,防止鱼外逃。2、拉线起垄:插秧前10天,给有机稻田施有机肥,有机肥为饼肥与沼液混合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每亩用量300公斤,施肥后随即平整稻田并静置12小时,让浮泥沉降,然后将稻田中的水放干,沿东西方向拉线起垄埂,垄埂底宽45厘米、垄埂高35厘米,用薅锄抿光垄埂,让垄埂变硬,垄埂间形成平直的垄沟,垄沟宽35厘米。3、有机稻的种植:在垄埂顶部两侧插有机稻秧苗,每个垄埂插两排,株行距20×35厘米,亩插基本苗6-7.5万苗;插秧后,灌水至与垄埂顶部相平,等待6天后水退至秧苗蔸部分蘖节上2-3厘米,保持秧苗在湿润环境中生长。4、鱼苗的放养:插秧后10天,将鱼苗放养于垄沟及围沟中,放养鱼苗按草鱼和鲤鱼1:1的比例投放,鱼苗单尾重50-100g,每亩投放150-200尾,放养前对鱼苗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进行清洗消毒后投放。5、有机稻的管理:一是在秧苗返青至分蘖后期,公历7月10日以前,田间灌水深度至秧苗分蘖节上2-3厘米促早分蘖;二是当亩总苗数达到15-16万苗时,即为达到群体结构要求目标,将水位下降至秧苗蔸部以下2-3厘米处,控制无效分蘖,保持壮苗生长并形成合理群体,保证亩有效穗13-14万;三是防治病虫草害,分别于公历6月中旬和公历8月中旬,每亩采用自制的植物源苦楝液4公斤、加水35公斤混和均匀后,在水稻叶面喷雾2次,以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公历7月中下旬,每亩采用自制植物源大蒜•醋液5公斤、加水35公斤混和均匀后,在水稻叶面喷雾1次,防治稻瘟病;在插秧后23天,进行一次垄埂顶部人工除草,秧蔸以下的杂草不除,作为养鱼生长的主饲料。6、鱼的饲养管理:放养鱼苗后,保持垄沟中水深20-35厘米既不影响有机稻控苗,又能满足鱼苗生长不脱水,鱼苗单尾重量超过200克时,每5天撒一次煮熟的小麦籽或麸皮,每次每亩用量6公斤,作为养鱼精饲料;在鱼病流行季节,每月亩用生石灰1公斤,遍洒围沟和垄沟,之后再连续7天用黄柏150克、大黄250克和黄岑100克拌于麸皮中投喂,防治草鱼出血病、鲤鱼烂鳃病等常见鱼病。7、捕捞:当有机稻成熟时,鱼也长大了,准备进行捕捞。在有机稻收获前8天,公历9月中下旬进行捕捞,既不影响有机稻收获,又不影响鱼的产量;捕捞方法:慢慢排放稻田水量,让垄沟里的鱼随水溜到稻田四周围沟里,辅助以人工清理,用抄网、网兜等捕具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稻田的选择:选择光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蓄水能力的稻田;稻田四周设有围沟,围沟宽65‑70厘米、深50‑55厘米,围沟与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通,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防逃网;B.拉线起垄:插秧前10‑12天,给有机稻田施有机肥,有机肥为饼肥与沼液混合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每亩用量280‑300公斤,施肥后随即平整稻田并静置12小时,让浮泥沉降,然后将稻田中的水放干,沿东西方向拉线起垄埂,垄埂底宽40‑45厘米、垄埂高30‑35厘米,抿光垄埂使垄埂变硬,垄埂间形成平直的垄沟,垄沟宽30‑35厘米;C.有机稻的种植:在垄埂顶部两侧插有机稻秧苗,每个垄埂插两排,株行距20×35厘米,亩插基本苗6‑7.5万苗;插秧后,在稻田中灌水至与垄埂顶部相平,待5‑7天退水至秧苗蔸部分蘖节上2‑3厘米处并保持该水位;D.鱼苗的放养:插秧后7‑10天,将鱼苗放养于垄沟及围沟中,放养鱼苗按草鱼和鲤鱼1:1的比例投放,鱼苗单尾重50‑100g,每亩投放150‑200尾;投放前,对鱼苗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4%的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进行清洗消毒;E.有机稻的管理:一是在秧苗返青至分蘖后期,7月5‑10日以前,田间灌水深度至秧苗分蘖节上2‑3厘米促早分蘖;二是当亩总苗数达到15‑16万苗时,将水位下降至秧苗蔸部以下2‑3厘米处,控制无效分蘖,使亩有效穗在13‑14万苗;三是防治病虫草害:分别于6月中旬和8月中旬,每亩采用自制的植物源苦楝液3‑4公斤、加水30‑35公斤混和均匀后,在水稻叶面喷雾2次,以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7月中下旬,每亩采用自制植物源大蒜•醋液4‑5公斤、加水30‑35公斤混和均匀后,在水稻叶面喷雾1次,防治稻瘟病;在插秧后20‑25天,进行一次垄埂顶部人工除草,秧蔸以下的杂草不除,作为养鱼生长的主饲料;F.鱼的饲养管理:鱼苗放养后,保持垄沟中水深20‑35厘米,当鱼苗单尾重量超过200克时,每隔5‑7天撒一次煮熟的小麦籽或麸皮,每次每亩用量5‑7公斤,作为养鱼精饲料;在鱼病流行季节,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1.2公斤,遍洒围沟和垄沟,之后再连续7天用黄柏150克、大黄250克和黄岑100克拌于麸皮中投喂,以防治草鱼出血病、鲤鱼烂鳃病等常见鱼病;G.捕捞:在有机稻收获前7‑10天,即9月中下旬进行捕捞;捕捞方法为:缓慢排放稻田的水,让垄沟里的鱼随水溜到稻田四周的围沟里,同时辅助以人工清理,并采用抄网、网兜等捕具进行捕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稻田的选择:选择光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蓄水能力的稻田;稻田四周设有围沟,围沟宽65-70厘米、深50-55厘米,围沟与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通,稻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防逃网;B.拉线起垄:插秧前10-12天,给有机稻田施有机肥,有机肥为饼肥与沼液混合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每亩用量280-300公斤,施肥后随即平整稻田并静置12小时,让浮泥沉降,然后将稻田中的水放干,沿东西方向拉线起垄埂,垄埂底宽40-45厘米、垄埂高30-35厘米,抿光垄埂使垄埂变硬,垄埂间形成平直的垄沟,垄沟宽30-35厘米;C.有机稻的种植:在垄埂顶部两侧插有机稻秧苗,每个垄埂插两排,株行距20×35厘米,亩插基本苗6-7.5万苗;插秧后,在稻田中灌水至与垄埂顶部相平,待5-7天退水至秧苗蔸部分蘖节上2-3厘米处并保持该水位;D.鱼苗的放养:插秧后7-10天,将鱼苗放养于垄沟及围沟中,放养鱼苗按草鱼和鲤鱼1:1的比例投放,鱼苗单尾重50-100g,每亩投放150-200尾;投放前,对鱼苗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4%的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进行清洗消毒;E.有机稻的管理:一是在秧苗返青至分蘖后期,7月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乙龚燿鸣李婉蜜龚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竹溪三元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