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培芹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7600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过程中鱼养稻田技术的应用,它是将野鲤、银鲫、团头鲂、泥鳅四种鱼苗,适时科学的放养到稻田中,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达到:松土耕地作用、代替化学农药除草作用、代替化学农药消灭水中害虫作用、提温作用、增氧作用、促早熟、增产作用、提质增效作用、绿色环保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四种淡水鱼苗组成的配方,适时科学放养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稻田养鱼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稻田形成多 层次、多用途、高效益、知识技术密集型综合性的立体农业和良好的 稻田生态系统。稻田养鱼的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群众的生产实践 不断发展,稻田养鱼的理论也将不断丰富、提高。稻田养鱼的发展,一方面为市场提供了鲜鱼,另一方面又为大规模 的科学养鱼提供了大规格优质鱼种。最主要的是,在保证水稻产量稳 步提高的同时,给稻田增加了鱼的收入。也就是说,鱼产量越高,规 格越大效益越好。在多年的稻田养鱼实践中,全国各地有很多稻田养 鱼的好经验、好技术,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稻田养鱼”是利用稻 田的剩余空间发展渔业,从而达到水稻丰收,水产品额外多收的目的。但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该技术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 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技术最主要的缺点是:一、吃食鱼品种单一、效果差,即只有鲤鱼和草鱼两种鱼苗,由 于稻田中的各种杂草的大量繁生,主要是籽生居多,鱼苗除草杀虫主 要是依靠各种杂食性鱼类,把各种杂草消灭在草籽的萌芽以前的阶 段,也就是把这些萌芽以前的各种草籽直接吃掉,剩余部分长成草芽 的再由草食性鱼类吃掉,吃食鱼品种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除草 杀虫效果。二、由于草鱼苗在稻田中适应性不好,有以下四种疾病对其危害 较重。(1)白头白嘴病;(2)赤皮病;(3)烂腮病;(4)出血病。这四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了草鱼苗的成活率,发病严重的地块到秋 季稻田中根本没有了草鱼的踪影,因此导致各别地块除草效果不好, 给农民人工除草增加了负担,更严重地是影响了鱼苗除草杀虫新技术 的大面积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稻田养鱼”方法,是水产养殖技术与水稻种植技术 的紧密结合,可作为农田耕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水稻增产、 早熟、改良土壤、生态环保、生产绿色、优质、健康食品大米行之有 效的技术措施。是把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提高稻米的内在品质, 无农药残毒、大幅度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放到第一位。把鱼的产量 高低、规格大小放到次要地位,甚至可以不考虑鱼本身的效益和收入。“稻田养鱼”是利用四种淡水鱼苗的食性、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进行科学的组合搭配,适时混合放入稻田中达到以下目的:1、松土耕地作用;2、杀虫代替农药除草作用;3、代替化学农药消灭水中害虫作用;4、提温作用;5、增氧作用;6、促早熟增产作用;7、提质增效作用;8、绿色环保作用。“稻田养鱼”方法充分地考虑了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以及水稻 生长期间所必须的各种技术措施,本人于2001年试验研究水稻种植 过程中“稻田养鱼”方法的应用。把四种淡水鱼苗科学地组合到一起, 混合放入田间后,为促进水稻生长达到以下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即: 鲤、鲫、泥鳅三种是可以松土耕地疏松土壤。鲤、鲫、鲂、泥鳅四种 鱼可以直接吃掉各种萌芽前的草籽和各种水中害虫。鲤、鲫、鲂三种 鱼可以直接吃掉各种草芽。鲤、鲫、鲂、泥鳅四种鱼可以共同为稻田 提温、增氧、促早熟、提质增效,达到绿色环保的作用。这四种鱼的科学有效组合,混合放入稻田中,是非常理想的生物 技术配方,具有八项稻田养鱼的作用,更有超过鱼苗除草杀虫新技术 代替化学农药的除草杀虫效果。因此“稻田养鱼”方法更加具有创造 性和新颖性,它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发 展、改造,日臻成熟起来的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鱼”方法新配方。 根据“鱼稻共生”理论,在稻田中放养鱼苗达到意想不到的各种效果。 “稻田养鱼”的方法精髓是利用鱼苗去做“劳动者”。各种鱼苗的食性特点:(1)野鲤:野鲤属杂食性、广食性鱼类。软体动物,高等水生 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都是它的经常食物。它的咽喉齿 有三排,状如臼牙,除里行第一粒光滑外,其余的面上都有横槽。由 于鲤鱼对食料适应的范围广,以及对其它生活条件的要求也不十分严 格,因此,生活能力特别强,非常适应水稻田中生长。(2)银鲫鱼:银鲫也是杂食性鱼类。食性与鲤鱼的主要区别是 很少摄食螺蛳,有时偶有发现。鲫鱼有刮舐岸边、大石块上以及其它 沉入水中物体上着生藻类的习惯。较多摄食高等水生植物。幼小个体、 食性与鲤鱼几乎是相同的,即是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 幼虫以及其它混虫幼虫等。(3)团头鲂:团头鲂系草食性鱼类,3.5cm以前的幼鱼以食浮游 动物为主,包括轮虫、枝角类及其它小型甲壳类动物幼体。3.5cm以 后的幼鱼,开始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嫩叶,以后逐步以水草为主, 稻田中的各种杂草嫩芽都十分喜食。(4)泥鳅: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其食料有浮游生物、小型甲壳 类,昆虫及其幼体、扁螺、旱生和水生植物碎屑及藻类等,有时也食 水底腐殖质或泥渣,喜栖在底层腐殖质的淤泥表层,水温高时潜居泥 底10-30cm处,是非常理想的“稻田养鱼”鱼类。各种鱼苗科学组合后适时放养在稻田中的作用:1、野鲤:野鲤体形细长,非常适应在稻田浅水中生长,野鲤夏花 由于它的体形细长,更适应在水稻插秧初期最浅的5cm水层中活动, 由于它的野性不变,在稻田中摄食旺盛,在寻找食物的同时挖掘、搅 动底泥为稻田起到了松土耕地作用。随着野鲤规格的不断长大,它的 挖掘底泥深度也随之变化,也迎合了先期水稻扎根浅,野鲤规格小挖 泥浅,不破坏水稻根系。后期水稻根深,根系发达,鱼苗逐渐长大挖 掘底泥加深,但深度有限,也不能破坏水稻根系。在水稻秧苗和野鲤 夏花鱼苗同步生长的期间,野鲤鱼苗保证了整个水稻生长过程土壤松 软,顺利扎根旺盛生长。野鲤为稻田工作期间体长应控制在12cm以 内,挖掘底泥为水稻松土深度在2-5cm之间,它可以把人工插秧时留 下的脚印填平,它可以把插秧机插秧时留下的垅沟、垅台填平。2、银鲫:银鲫杂食性,以水生昆虫、有机碎屑和水草等为食, 在稻田中可吃掉草籽、草芽、害虫等。和鲤鱼一起寻找食物时也有松 土耕地作用。3、团头鲂鱼:团头鲂鱼草食性,在稻田中可以吃掉草芽、小草。 与其它品种鱼类混合放在稻田中,特别能突出消灭草芽、小草的本领。4、泥鳅:泥鳅是杂食性,在稻田中可以吃掉草籽、草芽、浮游 动物、虫卵、水中害虫。有钻泥15cm以下寻找食物和栖息的本领, 是深松稻田土壤不可缺少的“工具”。“稻田养鱼”方法数据及操作规程一、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靠近道路交通方便,地块保水 性好,每池稻田面积不得小于1亩(667平方米)。二、田间工程1、田埂:多年种稻的老田埂要重新修整,要达到高40cm、底宽 50cm、顶宽30cm,修整后要压实,不许有鼠洞和蝼蛄洞。2、集鱼沟:集鱼沟不需单独开挖,在水耙地结束时,拖拉机不 带拖板靠田埂边单独走一趟即成。3、拦鱼栅(1)采用天然江、河水灌溉的稻田进、排水口要设置拦鱼栅、 防止野杂鱼和敌害在注水时混入田间危害鱼苗,栏鱼栅要用夏花网布 或窗纱制成。能达到顺利过水,防止池鱼顶流逃跑或跳跃逃跑即可。(2)采用地下水灌溉时可以不设拦鱼栅,因为地下水温很低, 鱼苗遇见凉水会躲的很远,不可能去顶流,也没有任何敌害。三、整地“稻田养鱼”的地块必须是秋翻地或春翻地,翻耕深度要达到 20cm,水耙地时必须达到寸水不漏泥,不许有漏翻和漏耙的地块,水 耙地后的地块要及时回水6cm左右,不许晾晒,更不许花达水。要根 据插秧时间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鱼方法,它包括:田间池埂要达 到高40cm,底宽50cm,顶宽30cm,集鱼沟不需单独开挖,在水耙 地结束时,拖拉机不带拖板靠田埂边单独走一趟即成,秋翻或春翻地 深度要达到20cm,水耙地时必须达到寸水不漏泥,水耙地后的地块 要及时回水6cm左右,要在插秧前1‑2天进行水耙地,在放鱼前2 ‑3天进行插秧,鱼苗放入稻田时缓苗10分钟,鱼体要进行消毒,本 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它是将野鲤鱼2cm,每亩放养量700尾、银鲫鱼2cm, 每亩放养量200尾、团头鲂鱼2cm,每亩放养量300尾、泥鳅鱼2cm, 每亩放养量300尾,在水稻插秧后2‑5天内全部放养到稻田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鱼方法,它包括:田间池埂要达 到高40cm,底宽50cm,顶宽30cm,集鱼沟不需单独开挖,在水耙 地结束时,拖拉机不带拖板靠田埂边单独走一趟即成,秋翻或春翻地 深度要达到20cm,水耙地时必须达到寸水不漏泥,水耙地后的地块 要及时回水6cm左右,要在插秧前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培芹
申请(专利权)人:胡培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