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阿坝铝厂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27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杆、第一碳模块、第二碳模块、固定螺杆以及承力板,所述第一碳模块设于导电杆的下端,所述第二碳模块设于第一碳模块的一侧,所述承力板设于第一碳模块的另一侧上,所述固定螺杆横穿于所述承力板、第一碳模块和第二碳模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电解铝组装的效率,减少组装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 modular electrolytic Lv Yangji for easy hand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dular electrolytic aluminum anode for convenient loading and unload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node comprises a conductive rod, a first carbon module, a second carbon module, a fixed screw and a load-bearing plate. The first carbon module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ductive rod, and the second carbon module is located at one side of the first carbon modu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carbon module, the fixed screw passes across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 first carbon module and the second carbon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lytic aluminum assembly, reduces the assembly time and the inpu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operators,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
本技术涉及电解铝阳极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
技术介绍
电解铝是通过电解产生金属铝的方法,目前电解铝工业生产大多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其中熔融的冰晶石为溶剂,氧化铝为溶质,以碳素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时,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电解铝时采用的阳极大多为惰性材料碳等,而惰性材料在电解的过程中其量会减少,但是并不完全消失,因而阳极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被替换的阳极导电杆在清理掉残余炭块之后将装配于新的炭块上,而替换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的人力较大,从而增大了工厂人力和物力的成本投入,此外在进行残余炭块的清理时,将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电解铝组装的效率,减少组装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杆、第一碳模块、第二碳模块、固定螺杆以及承力板,所述第一碳模块设于导电杆的下端,所述第二碳模块设于第一碳模块的一侧,所述承力板设于第一碳模块的另一侧上,所述固定螺杆横穿于所述承力板、第一碳模块和第二碳模块上;所述第一碳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杆的数量至少为四根;所述承力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电杆包括倒T型导电件,所述倒T型导电件的下端固定有装配柱两根,所述装配柱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柱;所述第一碳模块包括装配面,所述装配面的上端设有方形卡位块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之间设有装配柱半圆弧槽,所述装配柱半圆弧槽的下端设有固定柱半圆弧槽,所述装配柱装配于装配柱半圆弧槽内,所述固定柱装配于固定柱半圆弧槽内,所述第一碳模块与装配面对应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承力板嵌入槽若干,所述承力板设于承力板嵌入槽内,所述承力板嵌入槽内设有螺杆孔若干;所述第二碳模块两侧面上端均设有卡位槽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均装配于卡位槽内,所述卡位槽之间均设有装配柱装配槽,所述装配柱装配槽的下端均设有固定柱装配槽,所述装配柱装配于装配柱装配槽内,所述固定柱装配于固定柱装配槽内,所述第二碳模块上横穿有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螺杆的两端均穿于所述螺杆孔内,且中部均位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承力板上均设有穿孔若干,所述固定螺杆均穿过所述穿孔。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的上端设有贯穿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碳模块和所述第二碳模块均由碳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杆和所述承力板均由高强度耐热钢制成。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依据本技术上设有的导电杆,起着导电的作用,且通过其上设有的贯穿孔,方便导电杆的装卸,提高电解铝阳极的组装和运送效率,通过其上设有的固定柱,可对导电杆和第一碳模块以及第三碳模块进行固定;2、依据本技术上设有的第一碳模块和第二碳模块的组合作用,可以提高电解铝的组装效率,其中通过方形卡位块和卡位槽的配合,方便将第一碳模块和第二碳模块进行定位安装,并能够防止在电解铝时电解液进入第一碳模块和第二碳模块内部,能够延长电解铝阳极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第一碳模块上设有的固定柱半圆弧槽和第碳模块上设有的固定柱装配槽,能够将固定柱卡死在槽内,从而方便导电杆与第一碳模块和第二碳模块的固定;3、依据本使用新型上设有的固定螺钉,可以将以及组装好的第一碳模块、第二碳模块以及导电杆进行固定,起着固定组装体的作用,并方便对残余碳模块进行拆卸,同时不会产生粉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4、依据本技术上设有的承力板,可均匀的分配固定螺杆的紧力,从而防止由于局部过紧损坏碳模块;5、本技术结构简单,提高电解铝组装的效率,减少组装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杆1、第一碳模块2、第二碳模块3、固定螺杆4以及承力板5,所述第一碳模块设于导电杆1的下端,所述第二碳模块3设于第一碳模块2的一侧,所述承力板5设于第一碳模块2的另一侧上,所述固定螺杆4横穿于所述承力板5、第一碳模块2和第二碳模块3上;所述第一碳模块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杆4的数量至少为四根;所述承力板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电杆1包括倒T型导电件10,所述倒T型导电件10的下端固定有装配柱11两根,所述装配柱11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柱12;所述第一碳模块2包括装配面25,所述装配面25的上端设有方形卡位块20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20之间设有装配柱半圆弧槽21,所述装配柱半圆弧槽21的下端设有固定柱半圆弧槽22,所述装配柱11装配于装配柱半圆弧槽21内,所述固定柱12装配于固定柱半圆弧槽22内,所述第一碳模块2与装配面25对应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承力板嵌入槽23若干,所述承力板5设于承力板嵌入槽23内,所述承力板嵌入槽23内设有螺杆孔24若干;所述第二碳模块3两侧面上端均设有卡位槽30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20均装配于卡位槽30内,所述卡位槽30之间均设有装配柱装配槽31,所述装配柱装配槽31的下端均设有固定柱装配槽32,所述装配柱11装配于装配柱装配槽31内,所述固定柱12装配于固定柱装配槽32内,所述第二碳模块3上横穿有固定孔33若干;所述固定螺杆4的两端均穿于所述螺杆孔24内,且中部均位于所述固定孔33内;所述承力板5上均设有穿孔50若干,所述固定螺杆4均穿过所述穿孔5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1的上端设有贯穿孔10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碳模块2和所述第二碳模块3均由碳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杆4和所述承力板5均由高强度耐热钢制成。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碳模块2和第二碳模块3置于导电杆1的下方,而导电杆1通过贯穿孔100被吊装机构吊起;接着移动其中一个第一碳模块2使得装配柱11装配于装配柱半圆弧槽21内,紧接着移动第二碳模块3,使得装配柱11的另一半装配于装配柱装配槽31内,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固定柱12装配于固定柱半圆弧槽22内以及固定柱12的另一半装配于固定柱装配槽32内,待上述步骤完成之后,紧接着同样的办法将另一个第一碳模块2装配于导电杆1上,待安装完毕之后,接着将承力板5嵌入承力板嵌入槽23内,并用固定螺杆4穿过穿孔50、螺杆孔24以及固定孔33,将承力板5、第一碳模块2以及第二碳模块3进行固定。而在电解铝阳极使用完毕后,直接将固定螺杆4拆卸,即可完成第一碳模块2和第二碳模块3与导电杆1的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杆(1)、第一碳模块(2)、第二碳模块(3)、固定螺杆(4)以及承力板(5),所述第一碳模块设于导电杆(1)的下端,所述第二碳模块(3)设于第一碳模块(2)的一侧,所述承力板(5)设于第一碳模块(2)的另一侧上,所述固定螺杆(4)横穿于所述承力板(5)、第一碳模块(2)和第二碳模块(3)上;所述第一碳模块(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杆(4)的数量至少为四根;所述承力板(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电杆(1)包括倒T型导电件(10),所述倒T型导电件(10)的下端固定有装配柱(11)两根,所述装配柱(11)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柱(12);所述第一碳模块(2)包括装配面(25),所述装配面(25)的上端设有方形卡位块(20)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20)之间设有装配柱半圆弧槽(21),所述装配柱半圆弧槽(21)的下端设有固定柱半圆弧槽(22),所述装配柱(11)装配于装配柱半圆弧槽(21)内,所述固定柱(12)装配于固定柱半圆弧槽(22)内,所述第一碳模块(2)与装配面(25)对应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承力板嵌入槽(23)若干,所述承力板(5)设于承力板嵌入槽(23)内,所述承力板嵌入槽(23)内设有螺杆孔(24)若干;所述第二碳模块(3)两侧面上端均设有卡位槽(30)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20)均装配于卡位槽(30)内,所述卡位槽(30)之间均设有装配柱装配槽(31),所述装配柱装配槽(31)的下端均设有固定柱装配槽(32),所述装配柱(11)装配于装配柱装配槽(31)内,所述固定柱(12)装配于固定柱装配槽(32)内,所述第二碳模块(3)上横穿有固定孔(33)若干;所述固定螺杆(4)的两端均穿于所述螺杆孔(24)内,且中部均位于所述固定孔(33)内;所述承力板(5)上均设有穿孔(50)若干,所述固定螺杆(4)均穿过所述穿孔(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装卸的模块化电解铝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杆(1)、第一碳模块(2)、第二碳模块(3)、固定螺杆(4)以及承力板(5),所述第一碳模块设于导电杆(1)的下端,所述第二碳模块(3)设于第一碳模块(2)的一侧,所述承力板(5)设于第一碳模块(2)的另一侧上,所述固定螺杆(4)横穿于所述承力板(5)、第一碳模块(2)和第二碳模块(3)上;所述第一碳模块(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杆(4)的数量至少为四根;所述承力板(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电杆(1)包括倒T型导电件(10),所述倒T型导电件(10)的下端固定有装配柱(11)两根,所述装配柱(11)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柱(12);所述第一碳模块(2)包括装配面(25),所述装配面(25)的上端设有方形卡位块(20)两个,所述方形卡位块(20)之间设有装配柱半圆弧槽(21),所述装配柱半圆弧槽(21)的下端设有固定柱半圆弧槽(22),所述装配柱(11)装配于装配柱半圆弧槽(21)内,所述固定柱(12)装配于固定柱半圆弧槽(22)内,所述第一碳模块(2)与装配面(25)对应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承力板嵌入槽(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王庆烜林虎
申请(专利权)人:阿坝铝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