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9233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1:42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包括补水罐(1)和换热罐(20),补水罐(1)通过补水管(2)分别与第一阀门(3)以及第二阀门(4)相连,第一阀门(3)连接第一补水泵(5),第二阀门(4)连接第二补水泵(6),第一补水泵(5)与第二补水泵(6)均与给液管(7)相连,硫化钡浸出液通过给液管(7)进入换热系统,给液管(7)还与第三阀门(8)及第四阀门(9)相连,第三阀门(8)与第一给液泵(10)相连,第四阀门(9)与第二给液泵(11)相连,第一给液泵(10)与第二给液泵(11)均与换热罐(20)的进料管(12)相连,换热罐(20)中设置有换热盘管(19)。可以恒温供热浸出液,保证了浸出率。

Heat exchanger system of barium sulfide leaching solution

The new type discloses a barium sulfide leaching liquid heat exchang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replenishing tank (1) and a heat exchange tank (20), a replenishing tank (1)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valve (3) and the second valve (4) respectively through a replenishing pipe (2), a first valve (3)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plenishing pump (5), a second valve (4)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eplenishing pump (6), a first replenishing pump (5) and a second replenishing pump (4). The barium sulfide leaching solution enters the heat exchange system through the feed tube (7), the feed tube (7)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valve (8) and the fourth valve (9), the third valve (8)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eed pump (10), the fourth valve (9)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eed pump (11), the first feed pump (10) and the second feed pump (11) are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 tank (20). The feeding tube (12) is connected, and the heat exchange tank (20)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exchange coil (19). The leaching solution can be heated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to ensure the leaching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
本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硫化钡的浸出对浸出液温度的要求很严格,很小的温度变化就会对浸出率,浸出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温度太高会造成水分的大量蒸发,使用水量增加。温度低于工艺要求则浸出率低,浸出时间长,浸不透,出黄渣。现有技术中硫化钡的浸出是把浸出液直接注入浸出罐内,将蒸汽直接吹入浸出罐对浸出液加热,加热温度由操作工估计判断,这样做一是经常造成蒸汽的浪费,蒸汽直接从罐顶冒出。二是估计不准或高或低,浸出率低,出黄渣,生产水平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新型提供了一种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一种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包括补水罐1和换热罐20,补水罐1通过补水管2分别与第一阀门3以及第二阀门4相连,第一阀门3连接第一补水泵5,第二阀门4连接第二补水泵6,第一补水泵5与第二补水泵6均与给液管7相连,硫化钡浸出液通过给液管7进入换热系统,给液管7还与第三阀门8及第四阀门9相连,第三阀门8与第一给液泵10相连,第四阀门9与第二给液泵11相连,第一给液泵10与第二给液泵11均与换热罐20的进料管12相连,换热罐20中设置有换热盘管19,换热盘管19的一端连接蒸汽进气管18,另一端连接冷凝管21,换热罐20的出液管14与浸出灌相连,在所述出液管1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5及温度传感器13。可选的,在所述蒸汽进气管18上设置有第六阀门17。在所述换热罐20中设置有液位计16。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恒温供热浸出液,保证了浸出率。蒸汽为全封闭状态加热,避免了加热过程中的蒸汽损失。杜绝了长时间浸不透,出黄渣的现象,提高了浸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产品蒸汽使用量减少了约100-200kg。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新型的主旨。如图1所示,本新型的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包括补水罐1和换热罐20,补水罐1通过补水管2分别与第一阀门3以及第二阀门4相连,第一阀门3连接第一补水泵5,第二阀门4连接第二补水泵6,第一补水泵5与第二补水泵6均与给液管7相连,硫化钡浸出液通过给液管7进入换热系统,给液管7还与第三阀门8及第四阀门9相连,第三阀门8与第一给液泵10相连,第四阀门9与第二给液泵11相连,第一给液泵10与第二给液泵11均与换热罐20的进料管12相连,换热罐20中设置有换热盘管19,换热盘管19的一端连接蒸汽进气管18,另一端连接冷凝管21,换热罐20的出液管14与浸出灌相连,在所述出液管1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5及温度传感器13。进一步的,在所述蒸汽进气管18上设置有第六阀门17,所述换热罐20中设置有液位计16。硫化钡浸出液通过给液管7经第三阀门8与第四阀门9,经第一给液泵10与第二给液泵11泵送入换热罐20中,高温蒸汽经蒸汽进气管18进入换热罐20中的盘管19内,盘管19与外部的浸出液进行热交换,对浸出液进行加热,在这一过程中,蒸汽的温度下降,冷凝成水由冷凝管21排出,加热后的浸出液经出液管14进入浸出灌进行浸出。通过温度传感器13可以检测浸出液的温度,根据这一检测的温度调节蒸汽供给量或者浸出液的泵送速度,从而可以调节浸出液的温度,使得浸出液的温度达到稳定的设定值。补水罐1用于向系统中补水,浸出是一连续的生产过程,蒸汽会持续进入换热罐20中,当硫化钡浸出液过少时,会出现干烧,极易将换热盘管19烧坏,为了防止该情况的发生,通过液位检测器16检测换热罐20中的液位,当液位过低时,开启第一补水泵5或第二补水泵6进行补水,防止干烧。改进后,通过本新型的换热系统,可以恒温供热浸出液,保证了浸出率。蒸汽为全封闭状态加热,避免了加热过程中的蒸汽损失。杜绝了长时间浸不透,出黄渣的现象,提高了浸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产品蒸汽使用量减少了约100-200kg。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罐(1)和换热罐(20),补水罐(1)通过补水管(2)分别与第一阀门(3)以及第二阀门(4)相连,第一阀门(3)连接第一补水泵(5),第二阀门(4)连接第二补水泵(6),第一补水泵(5)与第二补水泵(6)均与给液管(7)相连,硫化钡浸出液通过给液管(7)进入换热系统,给液管(7)还与第三阀门(8)及第四阀门(9)相连,第三阀门(8)与第一给液泵(10)相连,第四阀门(9)与第二给液泵(11)相连,第一给液泵(10)与第二给液泵(11)均与换热罐(20)的进料管(12)相连,换热罐(20)中设置有换热盘管(19),换热盘管(19)的一端连接蒸汽进气管(18),另一端连接冷凝管(21),换热罐(20)的出液管(14)与浸出罐相连,在所述出液管(1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5)及温度传感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钡浸出液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罐(1)和换热罐(20),补水罐(1)通过补水管(2)分别与第一阀门(3)以及第二阀门(4)相连,第一阀门(3)连接第一补水泵(5),第二阀门(4)连接第二补水泵(6),第一补水泵(5)与第二补水泵(6)均与给液管(7)相连,硫化钡浸出液通过给液管(7)进入换热系统,给液管(7)还与第三阀门(8)及第四阀门(9)相连,第三阀门(8)与第一给液泵(10)相连,第四阀门(9)与第二给液泵(11)相连,第一给液泵(10)与第二给液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永耿怀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州嘉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