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893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应一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贯穿承重板并延伸至承重板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承重板、气缸、活动板、冲压模具、加工台、U型槽、夹紧箱、挡板、连接块、第一夹块、第二夹块、螺纹套、螺纹杆和取料口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引线的固定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在对引线折弯过程中,引线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电阻引线折弯机工作效率的问题。

A resistance wire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sistance lead be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first support plate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 load-bear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corresponding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nd a load-bear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 telescopic end of the cylinder and cylinder runs through the bearing plate a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al resistance lead bending device by setting the bottom plate,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 cylinder, the movable plate, the stamping die, the processing table, the U-shaped groove, the clamping box, the baffle plate,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first clamping block, the second clamping block, the threaded sleeve, the threaded rod and the taking-out port.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fixing effect of the lead is poor, which leads to the loosening of the lead in the process of bending the lead, thus reducing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resistance lead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阻引线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电阻引线的作用主要是热隔离,以免热通过导线传递给电阻体,也方便与其主电路联接作用,由于引线的形状往往比较特殊,主要加工工艺包括:引线校直、引线打弯、引线压扁等,其中,在引线的打弯过程中,又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将直线状的引线打弯成U型,其次,是将U型引线进行打羊角处理,使得引线两个端部各有一个羊角,现有的电阻引线折弯装置,效率比较低下,且打弯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在对引线打弯时,对于引线的固定效果较差,从而降低了电阻引线折弯装置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引线的固定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在对引线折弯过程中,引线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电阻引线折弯机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应一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贯穿承重板并延伸至承重板的外部,所述承重板的底部且位于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冲压模具,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内腔开设有U型槽,所述加工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箱,所述夹紧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夹紧箱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夹紧箱并延伸至夹紧箱的内腔,所述夹紧箱的内腔且位于挡板面向螺纹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夹紧箱的内腔且位于连接块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所述夹紧箱的内腔且位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夹紧箱的内腔且位于螺纹套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夹紧箱的顶部开设有取料口。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承重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夹紧箱的两侧均开设有取料通孔。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海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承重板、气缸、活动板、冲压模具、加工台、U型槽、夹紧箱、挡板、连接块、第一夹块、第二夹块、螺纹套、螺纹杆和取料口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引线的固定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在对引线折弯过程中,引线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电阻引线折弯机工作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复位弹簧,防止气缸伸缩时,活动板与承重板直接进行接触,从而影响了活动板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滑轮,提高了活动板移动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了取料通孔,方便工作人员的取料,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了减震垫和减震海绵,提高了底板的减震效果,延长了底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紧箱左视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承重板、5气缸、6活动板、7冲压模具、8加工台、9U型槽、10夹紧箱、11挡板、12连接块、13第一夹块、14第二夹块、15螺纹套、16螺纹杆、17取料口、18复位弹簧19滑轮、20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0,减震垫20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海绵,通过设置了减震垫20和减震海绵,提高了底板1的减震效果,延长了底部的使用寿命,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应一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承重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5,气缸5的伸缩端贯穿承重板4并延伸至承重板4的外部,承重板4的底部且位于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活动板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承重板4的底部,通过设置了复位弹簧18,防止气缸5伸缩时,活动板6与承重板4直接进行接触,从而影响了活动板6使用寿命的问题,活动板6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轮19,夹紧箱10的两侧均开设有取料通孔,通过设置了滑轮19,提高了活动板6移动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冲压模具7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了取料通孔,方便工作人员的取料,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活动板6底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冲压模具7,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8,加工台8的内腔开设有U型槽9,加工台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箱10,夹紧箱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11,夹紧箱10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一端贯穿夹紧箱10并延伸至夹紧箱10的内腔,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挡板11面向螺纹杆16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连接块12远离挡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13,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螺纹杆1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螺纹套15远离螺纹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块14,夹紧箱10的顶部开设有取料口17。使用时,使用者将待加工的引线放置在夹紧箱10内,通过调整螺纹杆16,带动螺纹套15和第二夹块14进行移动,通过第一夹块13和第二夹块14的配合,起到夹紧电阻引线的效果,此时,通过气缸5,带动活动板6进行移动,通过活动板6带动冲压模具7进行向下冲压,通过冲压模具7、加工台8和U型槽9的配合,达到折弯引线的效果。综上所述:该电阻引线折弯装置,通过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承重板4、气缸5、活动板6、冲压模具7、加工台8、U型槽9、夹紧箱10、挡板11、连接块12、第一夹块13、第二夹块14、螺纹套15、螺纹杆16和取料口17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引线的固定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在对引线折弯过程中,引线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电阻引线折弯机工作效率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应一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伸缩端贯穿承重板(4)并延伸至承重板(4)的外部,所述承重板(4)的底部且位于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底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冲压模具(7),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8),所述加工台(8)的内腔开设有U型槽(9),所述加工台(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箱(10),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夹紧箱(10)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一端贯穿夹紧箱(10)并延伸至夹紧箱(10)的内腔,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挡板(11)面向螺纹杆(16)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连接块(12)远离挡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13),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螺纹杆(1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螺纹套(15)远离螺纹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块(14),所述夹紧箱(10)的顶部开设有取料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引线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应一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伸缩端贯穿承重板(4)并延伸至承重板(4)的外部,所述承重板(4)的底部且位于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底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冲压模具(7),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8),所述加工台(8)的内腔开设有U型槽(9),所述加工台(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箱(10),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夹紧箱(10)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一端贯穿夹紧箱(10)并延伸至夹紧箱(10)的内腔,所述夹紧箱(10)的内腔且位于挡板(11)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勤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