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47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包括灌装机构和灌装头,所述灌装头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圆杆,所述灌装头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端安装有弹动装置,所述弹动装置包括箱体。该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当灌装机构开始灌装时,灌装机构向下喷射液体进入灌装头内,液体冲击到挡板上使其带动第一转轴在灌装头内向下转动,液体通过挡板之间的间距喷射出灌装头内,当灌装好后,弹簧复位弹动圆杆将挡板推动回原处,倒流时由于弹簧和圆杆的拉动挡板不会向上转动,可以将液体阻挡在挡板的底端,避免残液发生倒流的现象。

Automatic filling and sea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illing and sea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illing mechanism and a filling hea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ll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plate on both sides throug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ff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und rod throug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ll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L-shaped plates on both sides, and the L-shaped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lling head. The top end is equipped with a spring actuating device, and the elastic device comprises a box body. When the filling mechanism starts filling, the filling mechanism sprays liquid downward into the filling head, the liquid impacts the baffle plate to dri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downward in the filling head, and the liquid sprays out of the filling head through the space between the baffles. After filling, the spring resets the elastic rod. Pushing the baffle back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the pulling baffle of the spring and rod will not rotate upward when the back flow occurs. The liquid can be block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ffle to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the residual liquid back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灌装装置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灌装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灌装产品层出不穷,现有技术生产均采用半自动的灌装机进行灌装,例如申请号为201320321546.8的技术,包括具有物料仓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倾斜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设有输送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且于所述工作面上依次设有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相连的落袋机构、灌装机构和封口机构,虽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灌装机的灌装头插入被灌装液体的容器时,灌装头下端灌注口处的液体出口与抽负压管品都处于被灌装容器内,容器中产生负压,通过灌装口将液体吸入容器中,由于灌装头内的残夜较多,灌装过程中灌装头会产生滴漏,残液会发生倒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包括灌装机构和灌装头,所述灌装机构的底端安装有灌装头,所述所述灌装头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底端贯穿灌装头,所述灌装头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端安装有弹动装置,所述弹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与L型板相连,所述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型滑板,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外壁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与T型杆套接,所述滑板与凹型滑板配合相连,所述滑板的顶端贯穿凹型柱,所述凹型柱贯穿箱体与圆杆相连。优选的,所述圆杆与灌装头的贯穿处设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T型杆与圆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块。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底端安装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与灌装头相连。优选的,所述弹动装置的倾斜角度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当灌装机构开始灌装时,灌装机构向下喷射液体进入灌装头内,液体冲击到挡板上使其带动第一转轴在灌装头内向下转动,挡板在向下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并推动圆杆,圆杆推动凹型柱压动滑板,通过滑板与凹型滑板配合相连,可以使滑板在凹型滑板上滑动,同时滑板在T型杆上滑动对弹簧进行挤压,可以使左右两侧挡板产生一定的间距,液体通过挡板之间的间距喷射出灌装头内,当灌装好后,弹簧复位弹动圆杆将挡板推动回原处,倒流时由于弹簧和圆杆的拉动挡板不会向上转动,可以将液体阻挡在挡板的底端,避免残液发生倒流的现象,加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灌装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灌装机构,2、灌装头,3、弹动装置,301、箱体,302、T型杆,303、凹型柱,304、凹型滑板,305、弹簧,306、加固块,307、滑板,4、L型板,5、第一转轴,6、圆杆,7、密封条,8、挡板,9、第二转轴,10、加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包括灌装机构1和灌装头2,灌装机构1的底端安装有灌装头2,灌装头2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5安装有挡板8,液体冲击到挡板8上使其带动第一转轴5在灌装头2内向下转动,可以使左右两侧挡板8产生一定的间距,液体通过挡板8之间的间距喷射出灌装头2内,挡板8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9安装有圆杆6,圆杆6的底端贯穿灌装头2,挡板8在向下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9转动并推动圆杆6,圆杆6与灌装头2的贯穿处设有密封条7,通过密封条7可以加强圆杆6与灌装头2贯穿处的严密性,灌装头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L型板4,L型板4的底端安装有加固杆10,加固杆10的另一端与灌装头2相连,通过加固杆10可以加强L型板4的稳定性,L型板4的顶端安装有弹动装置3,弹动装置3的倾斜角度为45度,弹动装置3包括箱体301,箱体301与L型板4相连,箱体30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型滑板304,箱体30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T型杆302,T型杆302与圆杆6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块306,通过加固块306可以加强T型杆302与圆杆6的连接,T型杆302的外壁上套接有弹簧305,弹簧304为压缩弹簧,弹性系数为23N/CM,弹簧305的顶端安装有滑板307,滑板307与T型杆302套接,滑板307可以在T型杆302上滑动对弹簧305进行挤压,滑板307与凹型滑板304配合相连,通过滑板307与凹型滑板304配合相连,可以使滑板307在凹型滑板304上滑动,滑板307的顶端贯穿凹型柱303,凹型柱303贯穿箱体301与圆杆6相连,由于弹簧305和圆杆6的拉动挡板8不会向上转动,可以将液体阻挡在挡板8的底端。当灌装机构1开始灌装时,灌装机构1向下喷射液体进入灌装头2内,液体冲击到挡板8上使其带动第一转轴5在灌装头2内向下转动,挡板8在向下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9转动并推动圆杆6,同时圆杆6推动凹型柱303压动滑板307,滑板307在T型杆302上滑动对弹簧305进行挤压,可以使左右两侧挡板8产生一定的间距,液体通过挡板8之间的间距喷射出灌装头2内,当灌装好后,弹簧305复位弹动圆杆6将挡板8推动回原处,倒流时由于弹簧305和圆杆6的拉动挡板8不会向上转动,可以将液体阻挡在挡板8的底端,避免残液发生倒流的现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包括灌装机构(1)和灌装头(2),所述灌装机构(1)的底端安装有灌装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2)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5)安装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9)安装有圆杆(6),所述圆杆(6)的底端贯穿灌装头(2),所述灌装头(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L型板(4),所述L型板(4)的顶端安装有弹动装置(3),所述弹动装置(3)包括箱体(301),所述箱体(301)与L型板(4)相连,所述箱体(30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型滑板(304),所述箱体(30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T型杆(302),所述T型杆(302)的外壁上套接有弹簧(305),所述弹簧(305)的顶端安装有滑板(307),所述滑板(307)与T型杆(302)套接,所述滑板(307)与凹型滑板(304)配合相连,所述滑板(307)的顶端贯穿凹型柱(303),所述凹型柱(303)贯穿箱体(301)与圆杆(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灌装封口一体机,包括灌装机构(1)和灌装头(2),所述灌装机构(1)的底端安装有灌装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2)的内腔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5)安装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9)安装有圆杆(6),所述圆杆(6)的底端贯穿灌装头(2),所述灌装头(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L型板(4),所述L型板(4)的顶端安装有弹动装置(3),所述弹动装置(3)包括箱体(301),所述箱体(301)与L型板(4)相连,所述箱体(301)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型滑板(304),所述箱体(30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T型杆(302),所述T型杆(302)的外壁上套接有弹簧(305),所述弹簧(305)的顶端安装有滑板(30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州区三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