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48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一种液体包装装置,包括包装容器和设置在包装容器入料口上的喷嘴,喷嘴内滑动设置有密封件,还包括回吸机构,回吸机构设置在喷嘴的出料口处、其包括驱动部件、活动件和回吸筒体,回吸筒体与喷嘴连接,驱动部件安装在回吸筒体的一端、且与活动件连接,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筒体内,密封件的前端设有吸料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喷嘴的一侧设置回吸机构,当液体灌装完毕时,将打头向下滑到喷嘴出料口处,这时回吸活塞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向后运动,打头前端的残余物料在真空作用下吸入回吸筒体内,可解决打头前端残余物料滴漏、拉丝造成污染等问题,当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时,回吸活塞向前运动将回吸的物料一起灌入包装容器中,达到不浪费物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包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3和图4所示,传统的液体(如辣椒酱、果酱、芝麻酱、蜂蜜、食用油、农药和润滑油等)包装装置(灌装)由喷嘴11和包装容器组成,物料依次通过喷嘴11的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输入包装容器内(图4箭头为物料流动方向),以完成液体的包装,但包装完成后,喷嘴的出料口11.2存在着严重的滴漏,拉丝等现象,不仅严重污染,而且使得包装物品计量不准,因此通常在喷嘴11内设置打头12,在喷嘴11的出料口11.2设置密封圈13,包装完毕后打头12下行堵住喷嘴1的出料口11.2,减少滴漏,但打头12前端还是附有少量的物料随时滴漏,而且拉丝这种现象还是无法解决,密封圈13也只能封住打头12与喷嘴11间隙中物料流出的部分,但打头12前端贴附的残留物料还是无法解决。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滴漏、不拉丝、节约物料、减少污染、实用性强的液体包装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液体包装装置,包括包装容器和设置在包装容器入料口上的喷嘴,所述喷嘴内滑动设置有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吸机构,回吸机构设置在喷嘴的出料口处、其包括驱动部件、活动件和回吸筒体,回吸筒体与喷嘴连接,驱动部件安装在回吸筒体的一端、且与活动件驱动连接,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筒体内,密封件的前端设有吸料通道;密封件滑动至出料口时,吸料通道与回吸筒体内部连通,驱动部件驱动活动件后退,以使密封件前端的残留液体通过吸料通道进入回吸筒体内。所述喷嘴内设有进料腔,出料口设置在进料腔的一端,密封件滑动设置在进料腔内。所述喷嘴的一侧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进料腔相互连通。所述回吸筒体内部设有回吸腔,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腔内;密封件滑动至出料口时,吸料通道与回吸腔连通,驱动部件驱动活动件后退,以打开回吸腔,以使密封件前端的残留液体通过吸料通道进入回吸腔内。所述回吸腔与进料腔连通,密封件离开出料口后,驱动部件驱动活动件前进,以将回吸腔内的残留液体推入进料腔内。所述吸料通道包括位于密封件前端中心的第一通道和位于密封件前端侧部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密封件的前端面连通,密封件滑动至出料口时,第二通道与回吸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形成倒“L”形状。所述密封件的前端呈锥度形状或倒凹形状或平面形状或球形或圆锥形。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也可是电缸或是其它类型,活动件为活塞杆,也可是伺服步进丝杆驱动件或是其它类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喷嘴的一侧设置回吸机构,当液体灌装完毕时,将打头向下滑到喷嘴出料口处,这时回吸活塞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向后运动,打头前端的残余物料在真空作用下吸入回吸筒体内,可解决打头前端残余物料滴漏、拉丝造成污染等问题,当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时,打头提升打开物料通道开始灌装,回吸活塞向前运动将回吸的物料一起灌入包装容器中,达到不浪费物料的目的;本液体包装装置适用于各种液体,如辣椒酱、果酱、芝麻酱、蜂蜜、食用油等食品类液体,也可以是农药、润滑油等其它类型的液体,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打头下行后液体包装装置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打头提升后液体包装装置的截面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打头下行后液体包装装置的截面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打头提升后液体包装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本液体包装装置,包括包装容器和设置在包装容器入料口上的喷嘴1,喷嘴1内滑动设置有打头2,打头2下行后可堵住喷嘴1的出料口1.3,减少包装后出料口1.3处的滴漏,还包括回吸机构a,回吸机构a设置在喷嘴1的出料口1.1处、其包括驱动部件、活动件和回吸筒体4,回吸筒体4与喷嘴1螺纹连接,驱动部件安装在回吸筒体4的后端、且与活动件驱动连接,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筒体4内,打头2的前端设有吸料通道2.1。喷嘴1内设有进料腔1.2,出料口1.1设置在进料腔1.2的下端,打头2滑动设置在进料腔1.2内。喷嘴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3,进料口1.3与进料腔1.2相互连通。液体包装时,物料从进料口1.3进入进料腔1.2内,然后通过出料口1.1落入包装容器内。回吸筒体4内部设有回吸腔4.1,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腔4.1内。回吸腔4.1与进料腔1.2连通,打头2离开出料口1.1后,驱动部件驱动活动件前进,以将回吸腔4.1内的残留液体推入进料腔1.2内。吸料通道2.1包括位于打头2前端中心的第一通道2.1.1和位于打头2前端侧部的第二通道2.1.2,第一通道2.1.1与第二通道2.1.2连通,第一通道2.1.1与打头2的前端面连通,打头2滑动至出料口1.1时,第二通道2.1.2与回吸腔4.1连通。通过第一通道2.1.1可有效将打头2前端的残留物料吸入吸料通道2.1内,进而通过第二通道2.1.2吸入回吸腔4.1内。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形成倒“L”形状。打头2的前端呈锥度形状或倒凹形状或平面形状或球形或圆锥形。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5,活动件为活塞杆3。液体包装装置的工作原理:液体包装时,物料从进料口1.3进入进料腔1.2内,然后通过出料口1.1落入包装容器内,灌装完成后,将打头2向下滑到喷嘴1的出料口1.1处,以使吸料通道2.1与回吸腔4.1连通,这时驱动气缸5驱动活塞杆3后退,以打开回吸腔4.1,在真空作用下,打头2前端的残留物料依次通过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进入回吸腔4.1内,实现残留物料的回收,防止滴漏、拉丝,在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时,将打头2提升打开进料腔1.2开始灌装,驱动气缸5驱动活塞杆3前进,以将回吸腔4.1内的残留物料推入进料腔1.2内,以使残留物料随新物料一起灌入包装容器中。上述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包装装置,包括包装容器和设置在包装容器入料口上的喷嘴(1),所述喷嘴(1)内滑动设置有密封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吸机构(a),回吸机构(a)设置在喷嘴(1)的出料口(1.1)处、其包括驱动部件、活动件和回吸筒体(4),回吸筒体(4)与喷嘴(1)连接,驱动部件安装在回吸筒体(4)的一端、且与活动件驱动连接,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筒体(4)内,密封件(2)的前端设有吸料通道(2.1);密封件(2)滑动至出料口(1.1)时,吸料通道(2.1)与回吸筒体(4)内部连通,驱动部件驱动活动件后退,以使密封件(2)前端的残留液体通过吸料通道(2.1)进入回吸筒体(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包装装置,包括包装容器和设置在包装容器入料口上的喷嘴(1),所述喷嘴(1)内滑动设置有密封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吸机构(a),回吸机构(a)设置在喷嘴(1)的出料口(1.1)处、其包括驱动部件、活动件和回吸筒体(4),回吸筒体(4)与喷嘴(1)连接,驱动部件安装在回吸筒体(4)的一端、且与活动件驱动连接,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筒体(4)内,密封件(2)的前端设有吸料通道(2.1);密封件(2)滑动至出料口(1.1)时,吸料通道(2.1)与回吸筒体(4)内部连通,驱动部件驱动活动件后退,以使密封件(2)前端的残留液体通过吸料通道(2.1)进入回吸筒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内设有进料腔(1.2),出料口(1.1)设置在进料腔(1.2)的一端,密封件(2)滑动设置在进料腔(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体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3),进料口(1.3)与进料腔(1.2)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体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吸筒体(4)内部设有回吸腔(4.1),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回吸腔(4.1)内;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州区三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