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5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药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其由以下部分构成,内针(2)外层套上外针(5),外针(5)短于内针(2),外针(5)上端有气体进口,下端有气体出口,在外针(5)的气体出口下方有套在内针(2)的上的环状凸起(9),与外针(5)气体出口距离1‑2毫米,环状凸起(9)起导气和吹扫残液的作用,内针(2)上端为进液口,下端为出液口,进液口端包有内针(2)固定套;外针(5)上部也包有固定套,内针(2)固定套和外针(5)固定套由螺纹和密封垫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灌装针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避免药液喷溅至安瓿瓶颈部等区域,防止焦头的的发生,同时可起到充氮保护的作用,确保了灌装质量,提高了生产的收益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
本技术属于药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
技术介绍
小容量注射剂在其生产灌封的过程中,尤其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产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造成药液粘附于安瓿颈部内壁,熔封时药液在高温下炭化造成焦头,并在后续灯检过程中上述焦头被作为次品剔除,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得率,因此如何减少灌封过程中焦头的产生,是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措施是通过使用不同规格的灌封针,以及针头的改为梅花状以降低速率和残留,但均未有效降低焦头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属于药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其由以下部分构成,内针(2)外层套上外针(5),外针(5)短于内针(2),外针(5)上端有气体进口,下端有气体出口,在外针(5)的气体出口下方有套在内针(2)的上的环状凸起(9),与外针(5)气体出口距离1-2毫米,环状凸起(9)起导气和吹扫残液的作用,内针(2)上端为进液口,下端为出液口,进液口端包有内针(2)固定套;外针(5)上部也包有固定套,内针(2)固定套和外针(5)固定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部分构成,内针(2)外层套上外针(5),外针(5)短于内针(2),外针(5)上端有气体进口,下端有气体出口,在外针(5)的气体出口下方有套在内针(2)的上的环状凸起(9),与外针(5)气体出口距离1-2毫米,环状凸起(9)起导气和吹扫残液的作用,内针(2)上端为进液口,下端为出液口,进液口端包有内针(2)固定套;外针(5)上部也包有固定套,内针(2)固定套和外针(5)固定套由螺纹和密封垫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焦头的灌装针,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部分构成,内针(2)外层套上外针(5),外针(5)短于内针(2),外针(5)上端有气体进口,下端有气体出口,在外针(5)的气体出口下方有套在内针(2)的上的环状凸起(9),与外针(5)气体出口距离1-2毫米,环状凸起(9)起导气和吹扫残液的作用,内针(2)上端为进液口,下端为出液口,进液口端包有内针(2)固定套;外针(5)上部也包有固定套,内针(2)固定套和外针(5)固定套由螺纹和密封垫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针,其特征在于,环状凸起(9)外径小于外针(5)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国峰於江华张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济煜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