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接触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35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接触片组件,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子座上耙状端子的载流能力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公端的金属插片插入母端后,多对接触片均与金属插片弹性接触,从而增加了公端的金属插片与母端之间的接触点数量,具有载流能力强的优点。

An electric contact piec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tact sheet assembly,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connectors, and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eak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rake-shaped terminals on the terminal seat in the prior art. The key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after inserting the metal insert of the common end into the mother end, many pairs of contact plates are elastically contacted with the metal insert, thu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metal insert of the common end and the mother end, and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接触片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接触片组件。
技术介绍
电接触片是电力传输的基本部件之一,其一般分为公端的金属插片和母端的静接触片。为保证公端与母端间持续的电连接,通常将静触片设置为具有弹性夹持力的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3535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维修开关,包括插座和插头,插座的两侧设置有端子座,端子座上设置有端子,插头上设置有与端子对应的金属片。但是,上述对比文件中,端子座上仅设置了一对端子,将金属片插入端子后,端子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金属片与端子不能够完全接触,制约了端子的载流能力,此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接触片组件,其具有载流能力强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接触片组件,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金属插片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设置为多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触片设置为多对,将公端的金属插片插入母端的电接触片组件后,多对接触片均与金属插片弹性接触,从而成倍的增加了公端的金属插片与母端的电接触片组件之间的接触点数量,使得电接触片组件的载流能力大大加强。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沿金属插片的插接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金属插片便于插入至每对接触片之间,进而使得多对接触片均与金属插片充分接触,增加了接触点数量,使得电接触片组件的载流能力有效加强。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设置为一对外接触片和一对内接触片,所述内接触片位于外接触片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接触片设置于外接触片之间,在增加了电接触片组件载流能力的同时,并没有占用额外的空间体积,利于电接触片组件的安装和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外接触片包括与端子座的侧壁贴合的外固定片、与外固定片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外连接片和与外连接片远离外固定片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外夹片,所述外夹片远离外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外夹齿;两块所述外固定片分别固定设置于端子座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外固定片分别固定设置于端子座两侧,将公端的金属插片插入两块外夹片之间后,外夹齿会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保持与金属插片接触的状态,从而保证了大电流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内接触片包括与端子座的侧壁贴合的内固定片、与内固定片靠近外夹齿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内连接片和与内连接片靠近外夹齿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内夹片,所述内夹片远离内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内夹齿;两块所述内固定片分别固定设置于端子座两侧且位于外固定片与端子座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公端的金属插片插入电接触片组件后,外夹齿和内夹齿都会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保持与金属插片接触的状态,并将金属插片夹紧固定住,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大电流传输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外夹齿和内夹齿均与金属插片接触,大大增加了公端的金属插片与母端的电接触片组件之间的接触点数量,从而使得电接触片组件的载流能力大大加强。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外夹片之间、两块所述内夹片之间、所述内夹片与外夹片之间均留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影响各个内夹齿和外夹齿对金属插片的压触力,使得每个内夹齿和外夹齿都是一个独立的弹力点,进一步加强了对金属插片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各个内夹齿和外夹齿互不影响,增加了接触片与金属插片之间的接触压力,使得接触点处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进而使得接触点处的表面膜电阻减小、收缩电阻下降。由于收缩电阻和表面膜电阻同时减小,进而使得内夹齿和外夹齿与金属插片之间的接触电阻大大降低,有效控制了电接触片组件在进行大电流传输时的温升。进一步地,所述外夹片远离内夹片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延伸至外夹片靠近外连接片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电接触片组件时,限位槽与对应的限位结构配合,便于将其一次性安装到位。安装完成后,限位槽限制住了电接触片组件的位置,能够防止其发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不会出现接触片与金属插片的接触点数量减少的情况,进而不会影响到电接触片组件的载流能力。另一方面,限位槽使得外夹片的弹性更好,更加便于公端的金属插片插入,且更利于外夹齿保持与金属插片弹性压触的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的表面设置有银镀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银层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对有机酸、有机碱的化学稳定性,具有能够有效防止铜-铬-锆合金表面产生氧化膜的作用,不影响大电流的稳定传输,也不影响外接触片和内接触片的导电性。另一方面,银镀层也能够增加外接触片和内接触片的耐磨性,有效延长了电接触片组件的使用寿命。由于银的电阻率和布氏硬度值较低,材质较软,当外夹齿和内夹齿与金属插片弹性压触时,会使各个夹齿与金属插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接触电阻降低,有效的减少了电接触片组件在进行大电流传输时的发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多对接触片,具有能够大大加强电接触片组件的载流能力的效果;2、通过设置内夹齿和外夹齿,每个内夹齿和外夹齿都是一个独立的弹力点,加强了对金属插片的固定效果;3、通过设置限位槽,具有能够将电接触片组件一次性安装到位的效果;4、通过在接触片的表面设置银镀层,具有能够有效延长电接触片组件的使用寿命、有效减少电接触片组件发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电接触片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外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内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电接触片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子座;11、安装板;12、接触板;13、固紧螺栓;2、接触片;3、外接触片;31、外固定片;32、外连接片;33、外夹片;34、外夹齿;4、内接触片;41、内固定片;42、内连接片;43、内夹片;44、内夹齿;5、限位槽;6、铆钉;7、从接触片;71、从固定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电接触片组件,参照图1,其包括端子座1,端子座1包括安装板11和接触板12,接触板12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1的一端且与安装板11垂直。接触板12上穿设有固紧螺栓13,通过固紧螺栓13即可将端子座1的接触板12与下一级连接机构(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用于进行大电流的传输。参照图1,接触片2的表面还设置有银镀层(图中未示出),银镀层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对有机酸、有机碱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铜-铬-锆合金表面产生氧化膜,不影响大电流的稳定传输。由于银的电阻率和布氏硬度值较低,材质较软,当接触片2与金属插片弹性压触时,能够使接触片2与金属插片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电阻更小,有效减少了电接触片组件在进行大电流传输时的温升。参照图1,接触片2沿金属插片的插接方向设置,使得金属插片便于插入至每对接触片2之间,进而使得多对接触片2均与金属插片充分接触。接触片2设置为一对外接触片3和一对内接触片4,内接触片4位于外接触片3之间。参照图1和图2,外接触片3包括外固定片31、外连接片32和外夹片33。外固定片31与安装板11的侧壁贴合;外连接片32与外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接触片组件,包括端子座(1),所述端子座(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金属插片的接触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2)设置为多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接触片组件,包括端子座(1),所述端子座(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金属插片的接触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2)设置为多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2)沿金属插片的插接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2)设置为一对外接触片(3)和一对内接触片(4),所述内接触片(4)位于外接触片(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触片(3)包括与端子座(1)的侧壁贴合的外固定片(31)、与外固定片(3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外连接片(32)和与外连接片(32)远离外固定片(3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外夹片(33),所述外夹片(33)远离外连接片(3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外夹齿(34);两块所述外固定片(31)分别固定设置于端子座(1)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触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易朱宏杨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