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18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属于石油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卸扣机构和气动卡盘,上卸扣机构包括架体、主钳和背钳,架体设置于气动卡盘的上端,主钳和背钳支撑于架体上,主钳位于背钳的上方;主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一卡瓦体,第一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一夹持区,背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二卡瓦体,第二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二夹持区,气动卡盘的钳口处设有第三卡瓦体,第三卡瓦体的数量为三个且围城第三夹持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钳夹持住油管时,能够减小对油管的损伤,从而减少油管的腐蚀隐患点;背钳夹持住接箍时,能够减小对接箍的损伤,从而减少接箍的腐蚀隐患点;气动卡盘能够防止油管发生旋转。

A new type of toothless oil pipe lift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oothless tubing upper unload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etroleum drill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n upper unloading mechanism and a pneumatic chuck. The upper unloa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rack body, a main clamp and a back clamp. The rack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pneumatic chuck, the main clamp and the back clamp are supported on the rack body, and the main clamp is located above the back clamp. The clamp mouth of the main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p body,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slip body is two and surrounded by a first clamping area, the clamp mouth of the back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ip body, the number of the second slip body is two and surrounded by a second clamping area, the clamp mouth of the pneumatic chuck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slip body, the number of the third slip body is three and the siege city is surrounded. Third gripping area.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can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tubing when the main clamp holds the tubing, thereby reducing the corrosion hidden danger points of the tubing; the damage to the butt coupling can be reduced when the back clamp holds the coupling, thereby reducing the corrosion hidden danger points of the coupling; and the pneumatic chuck can prevent the tubing from rot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油管上扣或卸扣作业施工中,钳牙会对油管本体和接箍外壁造成咬痕,造成油管本体和接箍外壁变形和受损,增加腐蚀隐患点;特殊材质(合金钢等)油管的上扣或卸扣操作中,钳牙的伤害会非常大,特别容易造成油管外壁咬痕严重而变形。同时,现有普通油管上扣或卸扣作业施工中,油管上扣扭矩靠人工控制,实际油管上扣扭矩值不能完全与推荐的扭矩值一致,不能很好的保证油管接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包括上卸扣机构和气动卡盘,所述上卸扣机构包括架体、主钳和背钳,所述架体设置于所述气动卡盘的上端,所述主钳和所述背钳支撑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主钳位于所述背钳的上方;所述主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一卡瓦体,所述第一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一夹持区,所述背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二卡瓦体,所述第二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二夹持区,所述气动卡盘的钳口处设有第三卡瓦体,所述第三卡瓦体的数量为三个且围城第三夹持区,所述第一夹持区的中心线、所述第二夹持区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三夹持区的中心线重合。可选地,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主钳的工作扭矩的扭矩监控仪。可选地,所述第一卡瓦体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瓦体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卡瓦体的内侧设有第三凹槽。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内均设有保护垫。可选地,所述主钳的上端还设有刮泥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一卡瓦体,这样,主钳夹持住油管时,能够减小对油管的损伤,从而减少油管的腐蚀隐患点;背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二卡瓦体,这样,背钳夹持住接箍时,能够减小对接箍的损伤,从而减少接箍的腐蚀隐患点;气动卡盘能够避免井下的油管在上扣或卸扣过程中发生旋转,气动卡盘的钳口处设有第三卡瓦体,这样,气动卡盘夹持住住油管时,能够减小对油管的损伤,从而减少油管的腐蚀隐患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背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气动卡盘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上卸扣机构;11-架体;12-主钳;121-第一卡瓦体;122-第一夹持区;13-背钳;131-第二卡瓦体;132-第二夹持区;20-气动卡盘;201-第三卡瓦体;202-第三夹持区;30-扭矩监控仪;40-刮泥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包括上卸扣机构10和气动卡盘20。上卸扣机构10包括架体11、主钳12和背钳13。架体11设置在气动卡盘20的上端,主钳12和背钳13均安装在架体11上,主钳12位于背钳13的上方。主钳12用于夹持住待上扣或待卸扣的油管,并带动油管旋转。主钳12的钳口处设有第一卡瓦体121,第一卡瓦体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瓦体121相对设置且围成第一夹持区122。第一卡瓦体121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这样,两个第一卡瓦体121围成的第一夹持区122能够与待上扣或者待卸扣的油管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夹紧时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油管夹持得更牢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瓦体121采用无牙痕卡瓦,这样,可以保证被夹持的油管不会有较大磨损。当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被夹持住的油管不受到损伤,可以在第一凹槽内设置保护垫,保护垫可以采用橡胶制成。背钳13用于夹持住接箍,并保证接箍固定,这样,待上扣或待卸扣的油管相对于接箍旋转,从而实现油管的上扣或卸扣。背钳13的钳口处设有第二卡瓦体131,第二卡瓦体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卡瓦体131相对设置且围成第二夹持区132。第二夹持区132的中心线与第一夹持区122的中心线重合。第二卡瓦体131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这样,两个第二卡瓦体131围成的第二夹持区132能够与接箍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夹紧时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接箍夹持得更牢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瓦体131采用无牙痕卡瓦,这样,可以保证被夹持的接箍不会有较大磨损。当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被夹持住的接箍不受到损伤,可以在第二凹槽内设置保护垫,保护垫可以采用橡胶制成。气动卡盘20用于夹持住井下的油管,避免井下的油管在上扣或卸扣操作中发生旋转。气动卡盘20的钳口处设有第三卡瓦体201,第三卡瓦体20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三卡瓦体201相对设置且围成第三夹持区202。第三夹持区202的中心线与第二夹持区132的中心线重合。第三卡瓦体201的内侧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这样,两个第三卡瓦体201围成的第三夹持区202能够与井下的油管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夹紧时能够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卸扣机构和气动卡盘,所述上卸扣机构包括架体、主钳和背钳,所述架体设置于所述气动卡盘的上端,所述主钳和所述背钳支撑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主钳位于所述背钳的上方;所述主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一卡瓦体,所述第一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一夹持区,所述背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二卡瓦体,所述第二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二夹持区,所述气动卡盘的钳口处设有第三卡瓦体,所述第三卡瓦体的数量为三个且围城第三夹持区,所述第一夹持区的中心线、所述第二夹持区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三夹持区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卸扣机构和气动卡盘,所述上卸扣机构包括架体、主钳和背钳,所述架体设置于所述气动卡盘的上端,所述主钳和所述背钳支撑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主钳位于所述背钳的上方;所述主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一卡瓦体,所述第一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一夹持区,所述背钳的钳口处设有第二卡瓦体,所述第二卡瓦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围成第二夹持区,所述气动卡盘的钳口处设有第三卡瓦体,所述第三卡瓦体的数量为三个且围城第三夹持区,所述第一夹持区的中心线、所述第二夹持区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三夹持区的中心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牙痕油管上卸扣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勉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智慧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