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绳状洗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674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纺织染整生产提供了一种织物绳状洗涤方法,包括织物喂入、浸水、轧水、输出等程序,特征是洗涤过程中将织物前后往复传送,使织物在浸水时产生上下往复振荡,同时织物向前速度大于后退速度,使织物逐渐向前运行。织物的往复传送用机械差动、气动、液压或电气驱动等多种形式机构实现。其优点是织物与洗涤水交换充分,洗涤效率高,织物输出时不需专用退捻装置,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调整、操作、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染整生产中对织物进行绳状洗涤的方法。染整生产的漂白、染色、印花、整理四大工序中,织物洗涤是各工序的主要环节,通过洗涤可去除织物上的沾污物、杂质、未固着染料及其他助剂等。绳状洗涤是一种主要的洗涤形式,绳状洗涤具有在水浴中浸轧时间长、浸轧次数多、车速快、洗涤效率高、产量高、节水节能等优点。现行几种主要绳状连续洗涤方法有紧式、J形箱松式、超喂松式、管道式等。紧式洗涤在织物有很大张力状态下进行,多次浸轧,车速快、产量高,但织物运行时不易同步,极易造成纬斜以及被擦伤等疵点;高速运行织物进入轧点时,因水来不及透过织物排出,受挤压产生“爆破”现象等原因,可能在织物上形成破洞,因此属于淘汰的洗涤方法。J形箱松式洗涤也经多次浸轧,织物每经一轧点后即落入一个小型J形箱内,以保持织物呈松弛状态,浸渍时间长,洗涤效果好,但织物单方向运行,织物与洗涤水交换不充分;洗槽不采用分格逆流方式,影响洗涤效果;织物输出时还需采用专用的退捻装置将绳状织物退捻转换成平幅形式。超喂松式洗涤采用均为主动的上下导布辊,下导布辊可以达10%的速度超喂,使织物处于松式状态,洗涤效果较好,缺点与J形箱松式相同,同时,机械结构复杂,调整、维修、保养不便。管道式洗涤时,织物在管道内自下而上运行,洗涤水自上而下进行冲淋,织物与洗涤水逆向运行,洗涤水在管道内形成湍流,交换充分,洗涤效率较高,缺点是机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调整、维修、保养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机械结构简单的高效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织物喂入、浸水、轧水、输出等程序,其特征是,在洗涤过程中,将织物前后往复传送,使织物在洗涤槽内浸水时产生上下往复振荡,同时向前输送的速度大于后退的速度,使织物逐步向前运行。往复振荡的频率范围为0~50次/分。织物前后往复传送可通过机械差动式、气动、液压或电气驱动等多种机构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织物在洗涤水中往复振荡,交换充分,洗涤效率高;绳状织物始终处于直线运行状态,基本不加捻,这样既有利于充分洗涤,又不需在输出时采用专用的退捻开幅装置;织物前后往复传送过程可通过机械差动、气动、液压、电气驱动等多种机构实现,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调整、操作、维修方便。附附图说明图1为绳状水洗机整机示意图,附图2为往复振荡洗涤过程示意图,附图3为机械差动式往复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拖布辊2.织物3.送布轮4.洗涤槽5.机架6.输出机构7.主传动机构8.传动链 9.链轮10.往复小车 11.小车导轨 12.偏心连杆机构13.小车传动电动机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机械差动式往复传送机构。如图3所示,该机构除主传动机构7和送布轮3以外,设有一个由电动机13传动的偏心连杆机构12,偏心连杆机构12带动小车10在导轨11上作往复运动,小车10的往复运动导致送布轮3的传动链正、反变速运行,且正转速度大于反转速度,从而带动送布轮3往复运动,使织物2与洗涤槽4中的洗涤水产生上下往复振荡并逐渐前进。洗涤槽4可积木式增减,图1中所示为6槽,亦可增加为7、8、9槽。实施例2,气动式往复传送机构。利用汽缸的往复动作实现小车10往复运动,导致送布轮3的传动链正、反变速运行,达到织物2往复、向前运行的目的。实施例3,液压式往复传送机构。通过液压传动系统的往复运动导致送布轮3的传动链正、反变速运行,达到织物2往复、向前运行的目的。实施例4,电气驱动式往复传送机构。这时可取消往复小车10,主传动机构7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或开关磁阻电动机等电动机直接控制送布轮3往复运动,达到织物2往复向前运动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织物喂入、浸水、轧水、输出等程序,其特征在于洗涤过程中将织物(2)前后往复传送,使织物(2)在洗涤槽(4)内浸水时产生上下往复振荡,同时向前传送的速度大于后退的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振荡的频率为0~50次/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纺织染整生产提供了一种,包括织物喂入、浸水、轧水、输出等程序,特征是洗涤过程中将织物前后往复传送,使织物在浸水时产生上下往复振荡,同时织物向前速度大于后退速度,使织物逐渐向前运行。织物的往复传送用机械差动、气动、液压或电气驱动等多种形式机构实现。其优点是织物与洗涤水交换充分,洗涤效率高,织物输出时不需专用退捻装置,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调整、操作、维修方便。文档编号D06B3/24GK1134993SQ95111620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施锦禔, 胡良生, 黄建中, 陶保根 申请人:上海印染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绳状洗涤方法,包括织物喂入、浸水、轧水、输出等程序,其特征在于洗涤过程中将织物(2)前后往复传送,使织物(2)在洗涤槽(4)内浸水*产生上下往复振荡,同时向前传送的速度大于后退的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锦胡良生黄建中陶保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印染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