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38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包括电动机箱体,所述电动机箱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一侧上,通过散热管固定有散热铝片,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端盖本体,延伸至所述电动机箱体内;所述端盖本体通过冷钢板冲压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简单,散热效果好,主要通过在端盖本体的一侧通过散热管固定有多个散热铝片,且散热管的一端贯穿散热铝片延伸至电动机箱体内,从而,通过散热管与散热铝片的作用,可实现箱体内部的散热作用;进一步的,该端盖本体通过冷钢板采用冲压成型的工艺,不仅实现了端盖本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减少了制作成本,同时,也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保护了环境。

End cover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provides an end cover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internal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motor, including the motor box body, one end of the motor box body is detachable and installed with an end cover body, one side of the end cover body is fixed with a heat dissipation aluminum sheet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on pipe, and one end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pipe runs through the end cover body. The end cover body is stamped through the cold steel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and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ng aluminum fins are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end cover body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ng pipe, and one end of the heat dissipating pipe runs through the heat radiating aluminum fins and extends into the motor box body. Thus, the heat dissipating effect inside the box body can be realized by the effect of the heat dissipating pipe and the heat dissipating aluminum fins. By adopting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cold steel plate, the end cover body not only realizes the lightweight design of the end cover body structure,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but also realizes zero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动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在电动机的整体结构中,电动机的外壳是用来保护电动机内部绕组不收到伤害的壳体结构。在现有的电动机壳体结构中,端盖是壳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端盖都是通过浇筑成型获得,通过浇筑成型的端盖,不仅在工艺上较为繁琐,而且,成本相对较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同时,随着工业迅速发展,环境的治理已是刻不容缓,颚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铁水浇筑成型的工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国内,政府已经在相关行业中,颁布了多项禁令,以减少环境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动机端盖,散热效果不理想,且由于采用浇筑件的结构,导致加工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包括电动机箱体,所述电动机箱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一侧上,通过散热管固定有弧形散热铝片,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端盖本体,延伸至所述电动机箱体内;所述端盖本体通过冷钢板冷冲压成型。优选的,环所述端盖本体的侧壁一周,圆周均匀固定有四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固定孔,且每个所述固定块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端盖本体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端盖本体上,圆周均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每个所述弧形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弧形冷铜板。优选的,三个所述弧形凹槽的一侧端面上,分别固定有散热铝片组,每一组的所述散热铝片组均由8-12块弧形散热铝片组成,且每组相邻的所述弧形散热铝片之间距离3-5mm。优选的,每组所述散热铝片组上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散热管,每个所述散热管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弧形散热铝片、端盖本体和弧形冷铜板,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且贯穿所述散热铝片组的两个散热管的端部之间通过一根U型散热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制造简单,散热效果好,主要通过在端盖本体的一侧通过散热管固定有多个散热铝片,且散热管的一端贯穿散热铝片延伸至电动机箱体内,从而,通过散热管与散热铝片的作用,可实现箱体内部的散热作用;进一步的,该端盖本体通过冷钢板采用冲压成型的工艺,不仅实现了端盖本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减少了制作成本,同时,也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保护了环境。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端盖本体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端盖本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机箱体;2-端盖本体;21-固定块;22-弧形凹槽;221-弧形冷铜板;24-弧形散热铝片;25-散热管;251-U型散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3,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包括电动机箱体1,所述电动机箱体1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端盖本体2,所述端盖本体2的一侧上,通过散热管25固定有弧形散热铝片24,所述散热管25的一端贯穿所述端盖本体2,延伸至所述电动机箱体1内;所述端盖本体2通过冷钢板冷冲压成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散热管25在端盖本体2上固定有散热铝片,当电动机开始工作后,在箱体内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散热管25的作用,可将热量从箱体内部导出,在通过散热铝片的作用,可将热量散发,从而可避免热量在箱体内积聚,造成箱体内部部件的损坏,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端盖本体2通过冷钢板冲压成型,不仅可满足结构轻量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可避免由于铸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满足了制造零污染的现象。请着重参照附图2,环所述端盖本体的侧壁2一周,圆周均匀固定有四个固定块21,每个所述固定块21上均设有固定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块21的作用,可利用螺栓贯穿固定孔,将端盖本体2固定在电动机箱体上,从而可实现端盖本体2的可拆卸安装。请再次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端盖本体2上,圆周均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22。通过弧形凹槽22的作用,从而可在不影响端盖本体2散热的条件下,实现了弧形散热铝片24位置的固定。请着重参照附图3,三个所述弧形凹槽22的一侧端面上,分别固定有散热铝片组,每一组的所述散热铝片组均由8-12块弧形散热铝片24组成,且每组相邻的所述弧形散热铝片24之间距离3-5mm。每组所述散热铝片组上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散热管25,每个所述散热管25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弧形散热铝片24、端盖本体2和弧形冷铜板22,延伸至所述箱体1内部,且贯穿所述散热铝片组的两个散热管25的端部之间通过一根U型散热管25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8-12个散热铝片24组成一组,并且通过散热管25贯穿固定在端盖本体2上,可使得电动机箱体1内的热量通过散热管25导出,在通过散热铝片24的辅助作用,散发,从而可满足电动机散热的目的。所述端盖本体2通过对冷钢板进行落料---铲旋---旋压---焊接---冲孔切边---机加工成型。在本专利技术中,先选取冷钢板,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冲压机冲压出圆饼状的胚料,在通过铲旋机,切削出端盖本体2上的轴承安装座,当经过铲旋后,在通过旋压机,将端盖本体2四周的加强边向上卷起,形成端盖本体2胚件。在将上述得到的端盖本体2胚件放置到数控车床上,进行精加工,利用车床,车出轴承安装孔,最后,在通过冲床,对端盖本体2进行冲孔切边,实现端盖的最终加工成型。当将该端盖安装箱体上,电动机开始工作后,电动机内部就会产生热量,热量在电动机箱体1内积聚,导热管25会吸收箱体内部的热量,并且将热量通过管道导出箱体内部,在通过散热铝片24散发,不仅有效的实现了箱体内部的散热目的,同时,通过散热铝片24,可避免导出的热量在端盖本体2的外侧形成积聚,而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包括电动机箱体(1),所述电动机箱体(1)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端盖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2)的一侧上,通过散热管(25)固定有弧形散热铝片(24),所述散热管(25)的一端贯穿所述端盖本体(2),延伸至所述电动机箱体(1)内;所述端盖本体(2)通过冷钢板冷冲压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包括电动机箱体(1),所述电动机箱体(1)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端盖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2)的一侧上,通过散热管(25)固定有弧形散热铝片(24),所述散热管(25)的一端贯穿所述端盖本体(2),延伸至所述电动机箱体(1)内;所述端盖本体(2)通过冷钢板冷冲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环所述端盖本体(2)的侧壁一周,圆周均匀固定有四个固定块(21),每个所述固定块(21)上均设有固定孔,且每个所述固定块(21)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端盖本体(2)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动机内部散热效果的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2)上,圆周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张荀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朗轶工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