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202 阅读:7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调节压脚距离针板的高度的缝纫机压脚高度调节装置。 它是设有与缝纫机机构连动地进行摆动的摆动件,带压脚并与上述摆动件连动地上下运动的压脚杆,及使上述摆动件的摆动中心位移来调节压脚杆设定高度的调节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压脚高度调节装置。在如刺绣缝纫机等不用输送齿而使布料沿X、Y方向移送的同时进行缝制的缝纫机中,为了防止布料由于与针的摩擦而随针一同上升所造成的忙乱,设置着在针上升时、把布料的被针贯通部分的周边压下的压脚装置。通常,此装置在针离开布料上升时、用压脚把布料压向下方,在针完全脱离布料地上升之后,使压脚随针一同上升。现有的这种压脚装置的实例有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3-296783号中所公开的、如这里的图6中所示的式样。图中,在缝纫机臂2上设置着由图中未表示的针杆升降机构的作用、能与上轴4的转动对应地上下运动的针杆6。此针杆6的下端装着针8。偏心凸轮10被固定在上轴4上,当上轴4转动时,使连接在此偏心凸轮10上的连杆12摆动。用支点螺钉14及连杆固定螺母16把连杆12连结在摆动轴座18上。摆动轴座18被固定在摆动轴20上,摆动臂22被固定在此摆动轴20的前端上。连杆12的摆动被传至摆动轴座18上,使此摆动轴座18在箭头A方向上摆动。由此,摆动臂22也在箭头B方向上摆动,此运动传给该摆动臂22上所连结的连杆24而使其作箭头C所示的运动。L形连杆26的在支点D侧的端部被连结在连杆24上,此L形连杆26的中央支点E被连接在连杆28上,另一端支点H则被连结在连杆30上。连杆28能以中央支点J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架上,在图示状态下、为使接合部28N接合在止动销31上、L形连杆26的支点E的位置被固定、使L形连杆26以此支点E为中心沿箭头F所示方向作上下的圆弧运动。通过连杆30把这运动传给压脚杆座32 。由于压脚杆座32只能沿缝纫机臂上形成的导槽34上下运动,因而就如箭头G所示地上下运动。借助于上述的动作、使固定在压脚杆座32上的压脚杆36作与上轴4的转动同步的上下运动。于是,用螺钉42固定在压脚杆36上的压脚38在针8下降的同时压在布料40上、在针8刺穿布料40期间、处在把布料40压住的固定状态。当针8完全离开布料上升时使压脚38也上升。然而,上述过去的压脚装置,在缝纫机缝制动作中、压脚38的上下运动量是一定的,若以N代表其运动的下死点高度(离针板的高度),则缝制动作中的N不变。因此,在要与脚踏缝纫机等各种图案、布料相对应时,缝制中遇到布厚有极大变化的场合下(例如,所缝的布层数增加使布料厚度变厚的场合),则压脚38的前端强力地敲击布料40、会产生损伤布料等故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应于布厚地调节压脚38的下降位置(离针板的高度)的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与缝纫机机构连动地进行摆动的摆动件、带有压脚的与上述摆动件连动地进行上下运动的压脚杆、使上述摆动件的摆动中心位移从而调节压脚杆的设定高度的调节装置。在用压脚高度调节装置使摆动件的摆动中心(转动支点)左右位移时,使该摆动件的致动端与摆动件的转动所形成的上下运动独立地、而且对应于上述转动支点的左右位移量地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可以任意地调节压脚的下降位置(距离针板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有本专利技术的压脚杆的设定高度调节装置的压脚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压脚装置的立体图。下面,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有压脚杆设定高度调节装置的压脚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这些图中,在缝纫机臂2上设有由图中未示的针杆升降机构使其能与上轴4的转动同步地上下运动的针杆6。针8设在此针杆6的下端。偏心凸轮10被固定在上轴4上,连杆12被连结在此偏心凸轮10上,用支点螺钉14与连杆固定螺母16把连杆12连结在摆动轴座18上。摆动轴座18被固定在摆动轴20上,摆动臂22被固定在此摆动轴20的前端(图中的右端)。这些上轴4、偏心凸轮10、连杆12、支点螺钉14、连杆固定螺母16、摆动轴座18、摆动轴20构成缝纫机机构。连杆24的一端用阶梯螺钉44连接在摆动臂22上,形成L形连杆的摆动件26的上端被连结在连杆24的另一端上。此摆动件26的右端(构成致动端,以下称之为支点H)被连结在连杆30的上端,中央部的摆动中心(以下称支点E)与连杆28相连。连杆28可以支点J为中心地转动。支点轴46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臂2上。如图2所示,在支点轴46的前端安装着形成上述支点J的止动螺钉48,在后端安装着斜齿轮50,成为夹持着缝纫机臂2的状态。斜齿轮50与能由安装在缝纫机臂2上的脉冲电机52作用而转动的斜齿轮54啮合着。并使支点轴46的轴心L与连杆28的支点偏心地设置着。这些连杆28、支点轴46、止动螺钉48构成了调节压脚杆的设定高度的调节装置。虽然在缝纫机臂2上,在连杆24右端(阶梯螺钉44一侧的端部)以支点D为中心进行运动时的轨迹上形成内螺纹56,但由于其与本专利技术的宗旨无关,故从略。在摆动件26的下方、限制摆动件26的支点E向下移动的止动板58固定设置在缝纫机臂2上,在摆动件26的的支点E上设有与此止动板58相接的滚轮60。连杆30的下端连接在弹簧64压向下方的压脚杆座32上。此压脚杆座32只能沿着缝纫机臂上形成的导向槽34上下运动。压脚杆36被固定在压脚杆座32上,压脚38用螺钉42固定在此压脚杆36的下端。当上轴4转动时,使与偏心凸轮10连接的连杆12进行摆动。此连杆12的摆动传至摆动轴座18上,使摆动轴座18沿箭头A方向进行摆动。由此,使摆动臂22在箭头B方向上摆动。将此运动传至连杆24,使连杆24按箭头C方向运动。如上所述,由于在摆动件26的支点E向上设置着与止动板58相接的滚轮60、滚轮60由止动板58作用而被限定的,故摆动件26的支点E的上下方向位置就被限定。摆动件26的支点E以此支点E为中心、如箭头F所示地作上下的圆弧运动。通过连杆30将此运动传至压脚杆座32上。使压脚杆座32沿导向槽34作如箭头G所示的上下运动。借助于上述的动作,使压脚杆36与上轴4的转动同步地上下运动。结果,压脚38与针8下降同时地压在布料40的针穿通部的周边上,在针8刺穿布料40期间,将布料40压住、成固定状态。当针8完全离开布料上升时,使压脚38也上升。压脚38离开针板的高度N变化时,使脉冲电机52动作。脉冲电机52动作时,通过斜齿轮54、50使支点轴46转动。脉冲电机52使支点轴46旋转的转角在0°-90°范围内,取为与布厚对应的合适的角度。当支点轴46转动时,连杆28的支点J如箭头K所示地作横向圆弧运动。由于被弹簧64压向下方的偏置力通过连杆30作用在摆动件26上,因而在支点E上作用着向下的偏置力。这样,借助于上述连杆28的支点J的圆弧运动,滚轮60一边在止动板58上滚动、一边在箭头M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位移(滑动)。支点E向图1的右边滑动时,使摆动件26的支点H上升,向左滑动时,使支点H下降,故使压脚杆36及压脚38与上轴4的转动无关地上升、下降,从而能变更调节压脚38的下降位置,即能调节距离针板的高度。于是当布料40的厚度在缝纫过程中变化时,借助于这种动作可对应于布厚、改变压脚38下死点的高度N。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它设有与缝机机连动地进行摆动的摆动件及下端装有压脚、并与上述摆动件连动地进行上下运动的压脚杆,至少在针穿入布中期间、压脚将针落点附近的布料压住,其特征在于:它还有调节并设定上述压脚的最下位置的设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稔中村实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