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江专利>正文

一种电脑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96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多头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所述的绣片装置为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所述的双晶片绣片装置是通过支撑座及与支撑座相连的支撑架并通过定位板而装在绣花针杆架上,在支撑架的上方设有支盘销,支盘销的下方设有4个过片轮,支撑架下方的支撑座上,设有2个进给轮及分别与其配套设计的导向槽,给进轮的下方为晶片压脚。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脑绣花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多头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
技术介绍
电脑绣花机是当代最先进的绣花机械,它能使传统的手工绣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现,并且还能实现手工绣花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体现多种高科技的机电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绣花的物品也越来越多,所以对电脑绣花机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珠片绣就是最新开发的新品种。但是目前市场上广为应用的是单针单片绣,其缺点是还存在品种还比较单一,特别是想要绣多色彩、多层次的高档绣品,还需要最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珠片绣新品种而提供的一种设计更先进、结构更科学合理的电脑多头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绣片装置为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主要是通过支撑座及与支撑座相连的支撑架并通过定位板而装在绣花针杆架上,在支撑架的上方设有支盘销,支盘销的下方设有4个过片轮,支撑架下方的支撑座上,设有2个进给轮及分别与其配套设计的导向槽,给进轮的下方为晶片压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都是由电脑来控制的,绣片装置由电控、机械传动、气动控制等部件组成,首先在绣机上输入片绣的制版花样,由电脑根据花样的针迹数驱动绣框移动的步进电机,机针作上下运动,布面就按照花样的针迹前后左右移动。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双晶片绣片,所以在本装置上设有2个进给轮、2对各2个过片轮,并在设于顶端上的支盘销上可以同时放置2盘片,在绣片的过程中,在盘片的换片、或其中一盘需要停止、起动等动作均由电脑控制,使用十分方便自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创新。(1)本专利技术在普通电脑绣花机上装上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给晶片绣机增加了绣花的品种,拓展了刺绣的领域和范围,美化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和维修都很方便。(3)虽然是双晶片绣片,但成本还是比较低,而且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电脑绣花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示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绣片装置为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是通过支撑座13及与支撑座13相连的支撑架10并通过定位板4而装在绣花针杆架上,在支撑架10的上方设有支盘销7,支盘销7的下方设有4个过片轮6、5、8、9,支撑架10下方的支撑座13上,设有2个进给轮2、12及分别与其配套设计的导向槽3、11,给进轮2、12的下方为晶片压脚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电脑绣花机。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多头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所述的绣片装置为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双晶片绣片装置是通过支撑座(13)及与支撑座(13)相连的支撑架(10)并通过定位板(4)而装在绣花针杆架上,在支撑架(10)的上方设有支盘销(7),其特征在于支盘销(7)的下方设有4个过片轮(6)、(5)、(8)、(9),支撑架(10)下方的支撑座(13)上,设有2个进给轮(2)、(12)及分别与其配套设计的导向槽(3)、(11),给进轮(2)、(12)的下方为晶片压脚(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多头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所述的绣片装置为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所述的双晶片绣片装置是通过支撑座及与支撑座相连的支撑架并通过定位板而装在绣花针杆架上,在支撑架的上方设有支盘销,支盘销的下方设有4个过片轮,支撑架下方的支撑座上,设有2个进给轮及分别与其配套设计的导向槽,给进轮的下方为晶片压脚。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电脑绣花机。文档编号D05C7/08GK1948589SQ200510061078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海江, 王苗江, 陈伟锋, 寿柯欢, 余立科, 方狄永 申请人:王海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多头绣花机绣片装置的新设计,所述的绣片装置为单针双晶片绣片装置,双晶片绣片装置是通过支撑座(13)及与支撑座(13)相连的支撑架(10)并通过定位板(4)而装在绣花针杆架上,在支撑架(10)的上方设有支盘销(7),其特征在于支盘销(7)的下方设有4个过片轮(6)、(5)、(8)、(9),支撑架(10)下方的支撑座(13)上,设有2个进给轮(2)、(12)及分别与其配套设计的导向槽(3)、(11),给进轮(2)、(12)的下方为晶片压脚(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江王苗江陈伟锋寿柯欢余立科方狄永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