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头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90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拉链头改良结构,包括一透明盖体、一立体印刷光栅板、二透明隔离片、及一拉头扣接件。二透明隔离片分别设于立体印刷光栅板的相对二侧、并与立体印刷光栅板共同内置于透明盖体的内容空间中。拉头扣接件的内藏段包覆在透明盖体内、外露段则自内藏段向外延伸出透明盖体的缺口。由此,拉链头可提供特殊的立体动态视觉效果,更可作为商标、品牌宣传的途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头改良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拉链头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具立体动态效 果的装饰性拉链头改良结构。技术背景 按,今日人们使用的拉链形式多样化、种类繁多,其应用领域相当广 泛,举服饰或背包的类物品为例,其拉链装置主要包含一炼齿及拉链头, 使拉链头滑套在炼齿上,作为一开启与闭合的装置。而为了方便使用者握 持拉动, 一般拉链头包括有一拉头、及扣接拉头的一拉片。 参考图l,其显示公知拉链装置立体图。图中即显示出公知拉链头l的 结构包括滑套在炼齿5上的一拉头2、固定于拉头上的中空扣环3、及扣接 在中空扣环3的一拉片4,其中拉片4为一简单长条外型的金属片体。 然而现今工业设计如此发达,拉链装置外观也由以往一成不变的设 计,渐渐转变为呈现出炫丽外型的设计。其主要是由改变拉片的外型,例 如设计成卡通人物或对象,来表达出产品的独特性,给予消费者较特殊的 视觉观感并满足其偏好需求。但这种仅针对外型改变所制造的拉链头结构 仍嫌呆板单调。 另一种增加装饰效果的方式是在拉片表面直接印刷图案或以其它加 工方式如黏贴,增附一图案层于上。但这种运用诸如网板印刷、移印、转 印等方式所形成的图案外观效果不佳,仅能呈现平面图样观感,同样予人 单调的观感,另外还有印刷图案容易受外部摩擦而损毁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头改良结构,以期能提供特殊的 立体动态视觉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透明盖体,包括有一内容空间、及一缺口;一立体印刷光栅板,包括一光栅结构、及位于该光栅结构平面侧的一 图案层;二透明隔离片,分别迭置于该光栅结构曲面侧与该图案层,并与该立 体印刷光栅板共同位于该透明盖体的该内容空间;以及一拉头扣接件,包括一内藏段、及一外露段,该内藏段系包覆于该透 明盖体内,该外露段自该内藏段向外延伸出该透明盖体的该缺口。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盖体包括有一上盖、 及一下盖,该上盖凹设有一上盖槽,该下盖凹设有一下盖槽,该上盖槽及 该下盖槽共同界定出该内容空间。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中该上盖及下盖外观轮廓相同。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中该内藏段还包括有一卡掣肩部系形成于 与该外露段交界处。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中该透明盖体为一热塑性聚氨酯材质透明 盖体。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中该二透明隔离片至少其一为聚碳酸酯材 质透明隔离片。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中该透明盖体为一具有放大镜结构的透明盖体。所述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中该图案层为一包含有文字的图案层。 本技术的特色与优点在于,将可发挥立体动画效果的立体印刷光 栅板技术运用在拉链结构中,使传统单调单一外型的拉片部更具有趣味、 更佳的视觉感受,制造者还可利用此处突显出特定商标、品牌图样。附图说明图l是公知拉链装置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拉链装置立体图。 图3是图2拉链头分解图。图4A是不具有透明隔离片的成型后拉链头剖面图。图4B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成型后拉链头剖面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拉链头l中空扣环3炼齿5透明盖体IO上盖ll内容空间101上盖槽lll上盖缺口112下盖12,42下盖槽121下盖缺口122立体印刷光栅板13,43光栅结构131,431图案层132,432透明隔离片14,15拉头扣接件16内藏段161外露段162卡掣肩部163套环164拉头2拉片部20衔接片21拉头22炼齿23拉链头30拉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具立体、动态视觉效果的拉链头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透明盖体、一立体印刷光栅板、二透明隔离片、及一拉头扣接件。上述透明盖体包括有一内容空间、及一缺口。上述立体印刷光栅板包括一光栅结构、及位于光栅结构平面侧的一图案层。二透明隔离片分别迭置于光栅结构曲面侧与图案层,并与立体印刷光栅板共同位于透明盖体的内容空间。上述拉头扣接件包括一内藏段、及一外露段。内藏段是包覆于透明盖体内,外露段自内藏段向外延伸出透明盖体的缺口。通过上述结构配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图像变化特性拉链 头,不论是立体、动态、形状变化等效果皆较公知的单调设计更具商品性。 特别是在利用射出成型制程时可避免因高温造成图案层损毁、及盖体变 形。上述透明盖体可包括有一上盖、及一下盖,其中上盖凹设有一上盖槽, 下盖凹设有一下盖槽,且上盖槽及下盖槽共同界定出内容空间。上盖及下 盖还可为外观轮廓相同。透明盖体还可为一具有放大镜结构的透明盖体。上述拉头扣接件的内藏段可包括有一卡掣肩部系形成于与外露段交 界处。上述图案层可为一包含有的文字图案层。透明盖体可为热塑性聚氨酯材质、透明隔离片至少其一可为聚碳酸酯 材质。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描述。参考图2,其显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拉链装置立体图。于本 实施例中,拉链头30包括有一拉片部20、 一衔接片2K及一拉头22,其中 拉头22是滑套在炼齿23上,由拉头22的滑动可使两侧炼齿23结合或分开。 拉片部20与拉头22皆套扣于衔接片21 。参考图3,其显示出关于拉片部20的细部组件。拉片部20包括有一透 明盖体IO、 一立体印刷光栅板13、 二透明隔离片14与15、及一拉头扣接件 16。上述透明盖体10包括有一内容空间101、及供拉头扣接件16伸出的一 缺口。详细而言,透明盖体10是由外观轮廓相同的一上盖11、及一下盖12所 构成,其中上盖ll凹设有一上盖槽lll,下盖12凹设有一下盖槽121,上盖 槽111及下盖槽121共同界定出内容空间101。另外,上盖11与下盖12分别 设有一上盖缺口112与一下盖缺口122,当上盖11与下盖12盖合时,二缺口 112与122共同界定出上述供拉头扣接件16伸出的缺口 。立体印刷光栅板B包括一光栅结构131、及位于光栅结构131平面侧的一图案层132。立体印刷光栅板己属公知的立体成像技术,其主要是利用 几何光学中柱状透镜成像原理使经过特别处理的图像产生立体感觉。依据不同设计参数可设计出呈现不同效果的光栅板,例如3D三维效果、形状变化效果、尺寸变化效果、连续动态效果或兼具二种以上效果者等等。本实施例中图案层132是设计成含有文字的商标图案。透明隔离片14是贴附在光栅结构131的柱状曲面侧、而另一透明隔离 片15则是贴附在图案层132上。拉头扣接件16包括一内藏段161、及一外露 段162,其中内藏段161是包覆在透明盖体10的内容空间101中,而外露段 162是自内藏段161向外延伸出透明盖体10的缺口112与122。外露段162末端还形成一套环164以套设在衔接片21(示于图2)。内藏段 161还包括有一卡掣肩部163形成于与外露段162交界的处,以此使得拉头 扣接件16的内藏段161被拘束在透明盖体10内,不会掉落出去。在透明隔离片14与15以包夹立体印刷光栅板13的方式放置在已成型 的下盖12的下盖槽121里、并将拉头扣接件16置于下盖内定位后,便将上述组合置放在一上盖射出成型模具中,以射出成型方式制造出完整的拉片 部20。此时,二透明隔离片14与15、及立体印刷光栅板13是共同位于透明 盖体10的内容空间101中。本实施例中,透明盖体10为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u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盖体,包括有一内容空间、及一缺口; 一立体印刷光栅板,包括一光栅结构、及位于该光栅结构平面侧的一图案层; 二透明隔离片,分别迭置于该光栅结构曲面侧与该图案层,并与该立体印刷光栅板共同位于该透明盖体的该内容空间;以及 一拉头扣接件,包括一内藏段、及一外露段,该内藏段包覆于该透明盖体内,该外露段自该内藏段向外延伸出该透明盖体的该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香杰吴文和黄嘉平郑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龙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