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5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38
一种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底座、电机、螺杆、螺杆定位座、套筒固定座、顶座、支架,制动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行车的基板上,行车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运行,制动装置位于轨道下方;通过电机带动螺杆在套筒上正转或反转,从而使螺杆定位座和套筒固定座之间的距离缩短或拉长,从而使刹车片顶住轨道底壁或离开轨道,实现刹车或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行车的制动装置,属于行车的优化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行车,主要用于悬挂货仓并将货仓从A地通过悬空的轨道传输到B地。例如用于运输货物或在不方便人力现场监控的管道系统中用于监控。如果行车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运行,则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实现刹车的制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运行的行车用的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电机2、螺杆3、螺杆定位座4、套筒固定座5、顶座6、支架7,制动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行车的基板上,行车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运行,制动装置位于轨道下方;套筒固定座5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套筒挂耳,套筒下支腿5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上支腿5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下支腿和套筒上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套筒挂耳转动;螺杆定位座4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螺杆挂耳,螺杆下支腿4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4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和螺杆下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螺杆挂耳转动;套筒下支腿和螺杆下支腿分别与底座轴连;套筒上支腿和螺杆上支腿分别与顶座轴连;电机固定在螺杆定位座朝外的壁面上,螺杆定位座上设有螺杆定位座通孔,套筒固定座上设有向螺杆定位座方向延伸的套筒,套筒内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内螺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插进螺杆并固定在螺杆上,螺杆远离电机的末端穿过螺杆定位座通孔后旋拧在套筒上,当电机正转或反转,电机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螺杆正转或反转;支架7固定在顶座顶上,支架两侧的顶壁上设有对称的刹车片支撑座71,在刹车片支撑座上固定有刹车片72;当螺杆正转,螺杆更多的进入套筒,使螺杆定位座靠近套筒定位座,使顶座6顶着支架向上移动,支架顶壁上的两块刹车片向上分别抵在一条轨道的底壁上,实现行车刹车;当螺杆反转,螺杆从套筒中向外移动,使螺杆定位座远离套筒定位座,使顶座带动支架向下移动,支架顶壁上的两块刹车片离开轨道底壁。螺杆侧壁上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刹车螺丝旋拧在螺杆侧壁上的通孔上,将螺杆压紧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的支架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支架通过凹槽扣在顶座上。所述的顶座为开口朝下的U型槽,在开口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两组轴孔,一组轴孔用于底座与套筒上支腿轴连,另一组轴孔用于底座与螺杆上支腿轴连。所述的支架扣在两组轴孔之间的顶座上。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机带动螺杆在套筒上正转或反转,从而使螺杆定位座和套筒固定座之间的距离缩短或拉长,从而使刹车片顶住轨道底壁或离开轨道,实现刹车或正常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爆开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螺杆定位座的剖开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筒固定座的剖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电机2、螺杆3、螺杆定位座4、套筒固定座5、顶座6、支架7。制动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行车的基板上,行车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运行,制动装置位于轨道下方。套筒固定座5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套筒挂耳,套筒下支腿5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上支腿5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下支腿和套筒上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套筒挂耳转动;螺杆定位座4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螺杆挂耳,螺杆下支腿4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4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和螺杆下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螺杆挂耳转动;套筒下支腿和螺杆下支腿分别与底座轴连;套筒上支腿和螺杆上支腿分别与顶座轴连;电机固定在螺杆定位座朝外的壁面上,螺杆定位座上设有螺杆定位座通孔,套筒固定座上设有向螺杆定位座方向延伸的套筒,套筒内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内螺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插进螺杆并固定在螺杆上,螺杆远离电机的末端穿过螺杆定位座通孔后旋拧在套筒上,当电机正转或反转,电机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螺杆正转或反转;支架7固定在顶座顶上,支架两侧的顶壁上设有对称的刹车片支撑座71,在刹车片支撑座上固定有刹车片72。当螺杆正转,螺杆更多的进入套筒,使螺杆定位座靠近套筒定位座,使顶座6顶着支架向上移动,支架顶壁上的两块刹车片向上分别抵在一条轨道的底壁上,实现行车刹车;当螺杆反转,螺杆从套筒中向外移动,使螺杆定位座远离套筒定位座,使顶座带动支架向下移动,支架顶壁上的两块刹车片离开轨道底壁。螺杆侧壁上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刹车螺丝旋拧在螺杆侧壁上的通孔上,将螺杆压紧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的支架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支架通过凹槽扣在顶座上。所述的顶座为开口朝下的U型槽,在开口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两组轴孔,一组轴孔用于底座与套筒上支腿轴连,另一组轴孔用于底座与螺杆上支腿轴连。所述的支架扣在两组轴孔之间的顶座上。两条轴使支架不能在顶座上前后移动。支架的投影和螺杆垂直。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电机(2)、螺杆(3)、螺杆定位座(4)、套筒固定座(5)、顶座(6)、支架(7),制动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行车的基板上,行车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运行,制动装置位于轨道下方;其特征在于:套筒固定座(5)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套筒挂耳,套筒下支腿(5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上支腿(5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下支腿和套筒上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套筒挂耳转动;螺杆定位座(4)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螺杆挂耳,螺杆下支腿(4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4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和螺杆下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螺杆挂耳转动;套筒下支腿和螺杆下支腿分别与底座轴连;套筒上支腿和螺杆上支腿分别与顶座轴连;电机固定在螺杆定位座朝外的壁面上,螺杆定位座上设有螺杆定位座通孔,套筒固定座上设有向螺杆定位座方向延伸的套筒,套筒内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内螺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插进螺杆并固定在螺杆上,螺杆远离电机的末端穿过螺杆定位座通孔后旋拧在套筒上,当电机正转或反转,电机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螺杆正转或反转;支架(7)固定在顶座顶上,支架两侧的顶壁上设有对称的刹车片支撑座(71),在刹车片支撑座上固定有刹车片(72);当螺杆正转,螺杆更多的进入套筒,使螺杆定位座靠近套筒定位座,使顶座(6)顶着支架向上移动,支架顶壁上的两块刹车片向上分别抵在一条轨道的底壁上,实现行车刹车;当螺杆反转,螺杆从套筒中向外移动,使螺杆定位座远离套筒定位座,使顶座带动支架向下移动,支架顶壁上的两块刹车片离开轨道底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电机(2)、螺杆(3)、螺杆定位座(4)、套筒固定座(5)、顶座(6)、支架(7),制动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行车的基板上,行车在两条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运行,制动装置位于轨道下方;其特征在于:套筒固定座(5)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套筒挂耳,套筒下支腿(5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上支腿(5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套筒挂耳上,套筒下支腿和套筒上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套筒挂耳转动;螺杆定位座(4)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螺杆挂耳,螺杆下支腿(41)通过顶上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42)通过底部的两个卡口套在螺杆挂耳上,螺杆上支腿和螺杆下支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螺杆挂耳转动;套筒下支腿和螺杆下支腿分别与底座轴连;套筒上支腿和螺杆上支腿分别与顶座轴连;电机固定在螺杆定位座朝外的壁面上,螺杆定位座上设有螺杆定位座通孔,套筒固定座上设有向螺杆定位座方向延伸的套筒,套筒内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内螺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插进螺杆并固定在螺杆上,螺杆远离电机的末端穿过螺杆定位座通孔后旋拧在套筒上,当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晟李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