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51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具有:切线机构(10)、压脚提升机构(30)、捯线机构(50)及驱动这些机构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是单一的脉冲马达(80),设有:具有将该脉冲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对应切线机构的驱动力的切线动作部的第1凸轮(61)、具有将脉冲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对应捯线机构和压脚提升机构的驱动力的捯线动作部及压脚提升动作部的第2凸轮(62)。以用脉冲马达的旋转按照切线机构、捯线机构、压脚提升机构的顺序动作的相位差来配置第1凸轮及第2凸轮。在具有切线机构、压脚提升机构及捯线机构的缝纫机上,可实现机构及控制的简化且防止循环周期的缓慢,并根据需要抑制压脚提升机构的动作,从而实现缝制作业的高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作的缝纫机的专利技术,但在该种缝纫机上,产生了一旦在形成最初的循环线 迹后进行切线动作及倒线动作,则压脚提升机构也连动,且压脚会暂时离 开,因此产生了布料挪动,并下一个线迹的开始位置从所希望的位置偏离 的问题。特别是,在压脚装置在夹持纽扣的状态下压布型的缝纫机上,压脚装 置一旦向上方移动则纽扣和布料也一起向上方移动,然后在压脚装置下降 时,或者在纽扣的位置偏离或者在布料折叠的状态下压下, 一旦形成线迹 则有断针的可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使具有切线机构、压脚提升机构及摘线机构的缝 纫机减少零件数量、并减轻缝纫机的重量、使其小型化。并且,根据需要用控制压脚提升机构动作的方法解除缝制操作的不 适,在提高缝制品的质量的同时实现工作的高效率。并且,与缝制条件无关而通过縮短缝制循环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之l所述的缝纫机,如图i至图io所示,具有具备用于在缝制物下方切断与机针相连的缝线的可动刀刃15d的切线机构10、使从缝制物上方通过弹性力压布的压脚71上升的压脚提升机构 30、交叉移动于机针与缝制物之间的缝线路径上并具有在缝制物上牵引用 切线机构切断的缝线的倒线片(滑动片58)的倒线机构50,其特征在于, 具有单一驱动马达(脉冲马达80),和与上述驱动马达连动且能旋转、并具备由旋转相位的变化使上述切线 机构动作的切线凸轮部X2的第1凸轮61,和与上述驱动马达连动且能旋转、并具备由相对于上述第1凸轮具有规 定的相位差的旋转相位的变化使上述倒线机构动作的倒线凸轮部、和由上 述旋转相位的变化使上述压脚提升机构动作的压脚提升凸轮部Y2的第2 凸轮62,禾B为连接上述第1凸轮的上述切线凸轮部与上述切线机构而配置的第1 连接部件(切线连杆11),和为连接上述第2凸轮的上述倒线凸轮部和上述压脚提升凸轮部与上述 倒线机构和上述压脚提升机构而配置的第2连接部件(压脚提升连杆31 ); 上述第1凸轮与上述第2凸轮的上述规定的相位差,被形成为在由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通过上述切线机构结束切线动作以后再使上述倒线机 构及压脚提升机构动作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之l,由于用单一的驱动马达可以驱动切线机构、压脚提 升机构及倒线机构,所以能减少零件数量并减轻缝纫机重量,使其小型化, 并且便宜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总是在一定的时刻使这些切线机构、倒线机构及压脚提升机构 动作,例如,可以使从结束切线动作及倒线动作到开始压脚提升动作的延 迟时间总为一定。结果是可以防止循环周期的延迟。本专利技术之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马达能正反旋转,上述第1凸轮的上述切线凸轮部、上述第2凸轮的上述倒线凸轮部及上述压脚提升凸轮部,被形成为上述切线机构、上述倒线机构及上述压脚 提升机构的动作与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无关的相同的分别对称的形 状。根据本专利技术之2,由于第1凸轮的切线凸轮部、第2凸轮的倒线凸轮 部及压脚提升凸轮部,构成了切线机构、倒线机构及压脚提升机构的动作 与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无关的作相同动作的分别对称的形状,所以无论驱 动马达向正反那个方向旋转,都可以进行相同的切线动作、倒线动作及压 脚提升动作。因此,可以实现圆滑的缝制作业。并且,根据这样的结构, 可以选择在切线以后只作倒线动作而不做压脚提升动作的动作、和在切线 以后作倒线动作及压脚提升动作的动作。本专利技术之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缝纫机,如图8、图ll、图12 及图14所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凸轮61及上述第2凸轮62,被配置成夹持上述切线机构10、上述倒线机构50及上述压脚提升机 构30的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动作的不动作区域,并具备控制机构CPU90,该控制机构可灵活切换并实现向使上述切 线机构、上述倒线机构及上述压脚提升机构按该顺序动作的旋转方向转动 上述驱动马达的第1控制模式,和在向使上述切线机构和上述倒线机构按 该顺序动作的旋转方向转动上述驱动马达后、并在使上述压脚提升机构动 作之前向反方向转动上述驱动马达、并使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位置位于上述不动作区域的第2控制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之3,由于具有可灵活转换并实现向使切线机构、倒线机 构及压脚提升机构按该顺序动作的旋转方向转动驱动马达的第1控制模 式,和在向使切线机构、倒线机构按该顺序动作的旋转方向转动驱动马达 后、并在使压脚提升机构动作之前向反方向转动驱动马达且使驱动马达的 旋转位置位于不动作区域的第2控制模式的控制机构,所以能进行对应于 各种状况的可靠的缝制作业。从而,例如,在不残留连线地将4孔纽扣钉在布料上而不将压脚装置 的压脚向上方移动、且原封不动地保持布料进行连续缝制时,由于不会发 生因压脚提升机构动作且压脚装置的压脚向上方移动所引起的布料偏移 等的不适,所以可以实现缝制作业的高效率。另外,在为了外观而不希望形成连接于先前的线迹与下一个线迹之间 的连线时,首先,用控制机构实现第2控制模式,并以此在形成先前的线 迹以后进行切线动作及倒线动作并且抑制压脚提升机构的动作,然后,在 形成下一个线迹以后用控制机构实现第1控制模式,以此可以在最后提升 压脚并完成缝制。因此,由于不形成连接于先前的线迹与下一个线迹之间 的连线,所以能提高缝制品的质量并能实现作业的高效率。另外,在为了外观而不希望形成连接于最初的线迹与下一个线迹之间 的连线时,首先,通过由控制机构实现第2控制模式,在形成最初的线迹 以后使切线机构及倒线机构动作,并抑制压脚提升机构的动作,然后,通 过由控制机构实现第1控制模式可以形成下一个线迹,最后使压脚上升并 结束缝制。因此,由于不形成连接于最初的线迹与下一个线迹之间的连线, 所以能提高缝制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之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第2控制模式中的上述倒线机构50动作时、变更上述倒 线机构的上述倒线片(滑动片58)的可动区域的可动区域变更机构CPU90。根据本专利技术之4,由于具备在上述第2控制模式(即,在继续倒线机 构动作而使压脚提升机构不动作时)的倒线机构动作时、变更上述倒线机 构的上述倒线片的可动区域的可动区域变更机构,所以可以根据被实施缝 制布料的厚度、或用于缝制的缝线的粗细,适当地设定倒线片的可动区域。 因此,可以抑制倒线片的不必要的摆动并可縮短倒线片摆动所需的时间, 提高缝制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之5至7,可以使结构简单,并可实现轻量化、小型化。 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固缝缝纫机所具备的切线机构、压脚提升机构及倒线机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切线机构的固定切刀部件及可动切刀部件切线时动作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压脚提升机构及倒线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倒线机构动作前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倒线机构及压脚提升机构动作前状态的放大侧视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倒线机构动作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倒线机构及压脚提升机构动作状态的放大侧视图。图8(a)是图1所示的加固缝缝纫机所具备的凸轮部件的立体图,(b) 是(a)所示的凸轮部件的第1凸轮的俯视图,(c)是(a)所示的凸轮部 件的第2凸轮的俯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加固缝缝纫机的切线 压脚提升动作的说 明图。图10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具有:具备用于在缝制物下方切断与机针相连的缝线的可动刀刃的切线机构、使从缝制物上方压布的压脚上升的压脚提升机构、交叉移动于机针与缝制物之间的缝线路径上并具有在缝制物上牵引用切线机构切断的缝线的捯线片的捯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具有: 单一驱动马达; 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马达连动且能旋转,并具有捯线凸轮部及压脚提升凸轮部,所述捯线凸轮部通过旋转相位的变化使所述捯线机构动作,所述压脚提升凸轮部通过所述旋转相位的变化使所述压脚提升机构动作;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凸轮的所述捯线凸轮部和所述压脚提升凸轮部与所述捯线机构和压脚提升机构相连接, 其中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引起的凸轮的旋转进行顺次动作,使得所述捯线机构动作以后压脚提升机构才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皆川忠义小川达矢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