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米娜专利>正文

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449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包含上流道板和阀针;所述上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下流道板;所述下流道板设置有流道板冷却水路;所述下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流道框板;所述流道框板上设置有喷嘴水路;所述流道框板下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下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盘条;所述加热板的下部设置有模仁板;所述流道框板上、隔热板、加热板和模仁板内形成的通道内设置有喷嘴水套;所述喷嘴水套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喷嘴头;所述阀针依次穿过上流道板、下流道板、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并伸入到喷嘴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型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好,成本低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硅橡胶产品主要采用固态硅胶,需要经过炼胶,切胶,人工投料,清理飞边等工序,效率低,产品结构单一,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成型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好,成本低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型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好,成本低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包含上流道板和阀针;所述上流道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下流道板;所述下流道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流道板冷却水路,所述流道板冷却水路包围第二通孔;所述下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流道框板;所述流道框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流道框板上设置有喷嘴水路;所述喷嘴水路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流道框板下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隔热板的下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盘条;所述加热盘条包围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的下部设置有模仁板;所述模仁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同心设置,且依次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连成的通道内设置有喷嘴水套;所述喷嘴水套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喷嘴头;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喷嘴头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八通孔同心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六通孔同心设置;所述阀针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七通孔,并伸入到第八通孔内;所述阀针的上部套设有阀针流道塞;所述阀针流道塞位于第一通孔内。优选的,所述喷嘴水套与通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喷嘴水套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阀针流道塞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流道塞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上流道板与下流道板之间设置有流道板密封圈;所述流道板密封圈包围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喷嘴水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九通孔;所述喷嘴水路与第九通孔连通,以便冷却水通过喷嘴水路与第九通孔能对喷嘴水套及喷嘴水套内的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进行冷却。优选的,所述喷嘴水路与第九通孔同心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外圆周上设有螺旋形冷却水槽。优选的,所述第六通孔的上部大,下部小,以卡住喷嘴头,使喷嘴头位于所述第六通孔内,不脱出;所述第八通孔的上部大,下部小,且呈锥度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不需要炼胶、切胶、人工投料、清理飞边等工序,整个成型过程全封闭式一次性成型完成,成型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其冷却有效面积大,冷却效果好,能使液态硅胶快速流入产品型腔而不产生固化问题,可以标准化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的剖视图;其中:1、上流道板;2、下流道板;3、流道板冷却水路;4、流道框板;5、喷嘴水路;6、隔热板;7、加热板;8、加热盘条;9、模仁板;10、阀针流道塞;11、流道塞密封圈;12、流道板密封圈;13、阀针;14、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5、喷嘴水套密封圈;16、喷嘴水套;17、喷嘴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包含上流道板1和阀针13;所述上流道板1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一通孔(未标出);所述上流道板1的下部设置有下流道板2;所述下流道板2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二通孔(未标出);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流道板冷却水路3,所述流道板冷却水路3包围第二通孔;所述下流道板2的下部设置有流道框板4;所述流道框板4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三通孔(未标出);所述流道框板4上设置有喷嘴水路5;所述喷嘴水路5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流道框板4下部设置有隔热板6;所述隔热板6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四通孔(未标出);所述隔热板6的下部设置有加热板7;所述加热板7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五通孔(未标出);所述加热板7上设置有加热盘条8;所述加热盘条8包围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7的下部设置有模仁板9;所述模仁板9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六通孔(未标出);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同心设置,且依次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连成的通道内设置有喷嘴水套16;所述喷嘴水套16与通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喷嘴水套密封圈15;所述喷嘴水套16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4;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4的下部设置有喷嘴头17;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4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七通孔(未标出);所述喷嘴头17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八通孔(未标出);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八通孔同心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六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第六通孔的上部大,下部小,以卡住喷嘴头17,使喷嘴头17位于所述第六通孔内,不脱出;所述第八通孔的上部大,下部小,且呈锥度设置;所述阀针1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七通孔,并伸入到第八通孔内;所述阀针13的上部套设有阀针流道塞10;所述阀针流道塞10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阀针流道塞10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流道塞密封圈11;所述上流道板1与下流道板2之间设置有流道板密封圈12;所述流道板密封圈12包围第二通孔;所述喷嘴水套1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九通孔(未标出);所述喷嘴水路5与第九通孔连通,以便冷却水通过喷嘴水路5与第九通孔能对喷嘴水套16及喷嘴水套16内的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4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嘴水路5与第九通孔同心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4的外圆周上设有螺旋形冷却水槽(未标出)。工作时,新型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采用液态硅胶成型技术,由送料机把A组分和B组分以精确的1:1比例充分混合,再添加颜色泵组及颜色计量部分。A+B组分、添加剂、颜色等充分混合后进入塑化系统。塑化螺杆同时具有均化、混合的功能,通过螺杆将混合料注射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中:先进入上流道板1上的第一通孔,再进入下流道板2上的第二通孔;在下流道板2中的流道板冷却水路3的低温冷却下,使液态硅胶不会固化,再经过有喷嘴水路5循环冷却的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14,最后通过喷嘴头17流到模具中产品型腔中,在模温170~200℃的高温硫化作用下,硅胶发生固化反应,产品固化后脱模,产品成型完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不需要炼胶、切胶、人工投料、清理飞边等工序,整个成型过程全封闭式一次性成型完成,成型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其冷却有效面积大,冷却效果好,能使液态硅胶快速流入产品型腔而不产生固化问题,可以标准化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流道板和阀针;所述上流道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下流道板;所述下流道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流道板冷却水路,所述流道板冷却水路包围第二通孔;所述下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流道框板;所述流道框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流道框板上设置有喷嘴水路;所述喷嘴水路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流道框板下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隔热板的下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盘条;所述加热盘条包围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的下部设置有模仁板;所述模仁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同心设置,且依次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连成的通道内设置有喷嘴水套;所述喷嘴水套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喷嘴头;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喷嘴头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八通孔同心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六通孔同心设置;所述阀针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七通孔,并伸入到第八通孔内;所述阀针的上部套设有阀针流道塞;所述阀针流道塞位于第一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硅橡胶冷流道喷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流道板和阀针;所述上流道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下流道板;所述下流道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流道板冷却水路,所述流道板冷却水路包围第二通孔;所述下流道板的下部设置有流道框板;所述流道框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流道框板上设置有喷嘴水路;所述喷嘴水路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流道框板下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隔热板的下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盘条;所述加热盘条包围第五通孔;所述加热板的下部设置有模仁板;所述模仁板上竖直地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同心设置,且依次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连成的通道内设置有喷嘴水套;所述喷嘴水套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喷嘴头;所述螺旋冷却水槽喷嘴主体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喷嘴头的中心部竖直地设置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八通孔同心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七通孔与第六通孔同心设置;所述阀针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坚
申请(专利权)人:蒋米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