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513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包括手电筒以及设置在手电筒顶部的棒体,手电筒的顶端设有环形突出部,环形突出部的轴向外壁上设有卡接部,棒体的下端的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凸起,卡接部和凸起配合卡接;棒体的外壁上固设有冷光片以及与冷光片电连接的微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照明的手电筒和具有警示闪烁发光装置的棒体结合一体,在夜间指挥交通时能够同时使用照明功能,无需额外携带照明装置,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电筒和棒体为可拆卸卡接,拆卸维修方便,方便拆卸后单独使用手电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冷光片作为警示闪烁发光光源,穿透力强、能见度高,防水、防震,延长了光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
本技术属于交通指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交通指挥棒。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逐渐普及,而为使交通工具的行车维持一定秩序,许多路口于交通尖峰时刻通常会有交通指挥者(如交警、协警等)进行交通指挥。交通指挥者指挥交通时,其手部常持有交通指挥棒进行交通指引,而交通指挥棒上通常设有光源,以通过使光源发出闪烁的灯光来达到凸显交通指挥棒的效果。现有的交通指挥棒在夜间使用时仅具有闪烁指示性光源而不具备照明功能,需要单独使用照明设备,十分不方便;此外,指挥棒的闪烁指示光源功耗较大,易发热,寿命短,穿透力较差,不适宜在雨雾天等视线条件极差的环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交通指挥棒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且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无需额外携带照明装置,使用方便,手电筒和棒体为可拆卸卡接,方便拆卸后单独使用手电筒,冷光片作为警示闪烁发光光源,延长了光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交通指挥棒,包括手电筒以及设置在手电筒顶部的棒体,所述棒体呈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散光区;所述手电筒的顶端设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电筒(1)以及设置在手电筒(1)顶部的棒体(2),所述棒体(2)呈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散光区;所述手电筒(1)的顶端设有环形突出部(3),环形突出部(3)的轴向外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棒体(2)的下端的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凸起(4),所述卡接部和凸起(4)配合卡接;所述棒体(2)的外壁上固设有警示闪烁发光装置,所述警示发光装置包括冷光片(5)以及与冷光片(5)电连接的微控制器(6);所述棒体(2)的顶部设有均与微控制器(6)电连接的摄像头(13)和热红外人体感应器(14);所述微控制器(6)与所述手电筒(1)的电路电连接,以控制手电筒(1)灯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电筒(1)以及设置在手电筒(1)顶部的棒体(2),所述棒体(2)呈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散光区;所述手电筒(1)的顶端设有环形突出部(3),环形突出部(3)的轴向外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棒体(2)的下端的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凸起(4),所述卡接部和凸起(4)配合卡接;所述棒体(2)的外壁上固设有警示闪烁发光装置,所述警示发光装置包括冷光片(5)以及与冷光片(5)电连接的微控制器(6);所述棒体(2)的顶部设有均与微控制器(6)电连接的摄像头(13)和热红外人体感应器(14);所述微控制器(6)与所述手电筒(1)的电路电连接,以控制手电筒(1)灯珠的开启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臂(7)和第二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知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