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40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取样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外取样管、以及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取样管,内取样管插接于外取样管内,外取样管和内取样管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取样槽,取样槽沿内取样管的轴线方向设置,内取样管和外取样管相对转动时能够打开或封闭取样槽。由于在取样前和取样后取样槽均封闭,只有取样时取样槽处于打开状态,这样避免了在往包装袋内插取样器的时候,物料提前进入取样器内,保证了位于取样器内同一高度的物料能够与包装袋内同一高度的物料相对应,从而保证了取样器内物料的均匀性,增加了样品检验时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样器,特别涉及一种粉体取样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取样器多用于对固体粉末如常用的水泥、矿物粉体、石墨粉体、建筑材料粉体和化工粉体等等进行采样。如图7所示,授权公告号为CN204064725U的一种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粉体材料插管式取样器。该取样器将不锈钢管8一端封闭,在不锈钢管8封闭端的下方处至另一端切割成呈锲型凹槽状的斜坡口9,端口尖利。这种取样器在使用时,将取样器直接插入到装有粉体的包装袋内,当粉体充满整个取样器时,将取样器拔出,对取样器内的粉体进行检验。但是该取样器在往包装袋内插的过程中,由于斜坡口9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位于包装袋的上部的粉体会首先与取样器接触,并进入到取样器内;因此取样器取样完毕并拔出后,取样器内同一高度的粉体难以与包装袋内同一高度的粉体对应,因此取样器内的样品不够均匀,会降低样品检验时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体取样器,在取样时能够保证取样器内样品的均匀性,增加样品检验时的精准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粉体取样器,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外取样管、以及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取样管,内取样管插接于外取样管内,外取样管和内取样管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取样槽,取样槽沿内取样管的轴线方向设置,内取样管和外取样管相对转动时能够打开或封闭取样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取样前和取样后取样槽均封闭,只有取样时取样槽处于打开状态,这样避免了在往包装袋内插取样器的时候,物料提前进入取样器内,保证了位于取样器内同一高度的物料能够与包装袋内同一高度的物料相对应,从而保证了取样器内物料的均匀性,增加了样品检验时的精准度。优选地,取样槽包括设于外取样管上的第一取样槽、以及设于内取样管上的第二取样槽,第一取样槽和第二取样槽的形状、大小均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取样槽与第二取样槽有利于物料更好的进入内取样管内。优选地,第一取样槽的槽宽小于外取样管的直径,第二取样槽的槽宽小于内取样管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在转动内取样管或外取样管封闭取样槽时,能够完全封闭取样槽。优选地,外取样管的开口端的端部设有缺口,缺口在外取样管上与第一取样槽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有利于内取样管的插接。优选地,外取样管的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第一标识线,内取样管管壁上靠近外取样管的开口端的部位设有第二标识线,且第一标识线与第二标识线均为凸出的凸棱,当第一标识线与第二标识线对齐时,第一取样槽与第二取样槽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第一标识线与第二标识线有助于使用者更好的判断第一取样槽与第二取样槽是否对齐,从而保证第一取样槽与第二取样槽充分对齐,使得取样器的使用更加的方便。优选地,内取样管的长度大于外取样管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转动内取样管。优选地,外取样管的开口端设有端盖,端盖包括与外取样管的开口端螺纹连接的盖体部、以及盖体部两侧一体成型的手执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不仅方便于转动外取样管,而且在将取样管内的物料取出时,直接拧下端盖即可,使用方便。优选地,外取样管与内取样管的封闭端均为圆锥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状的封闭端有利于取样管在取样时往包装袋内插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取样器一次取样,可保证取样器内物料的均匀性,能够提高样品检验时的精准度;2.该取样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该取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取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内取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部位的放大图;图5是突显端盖与内取样管的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位的放大图;图7是现有的取样器的示意图。图中,1、外取样管;11、缺口;2、内取样管;3、取样槽;31、第一取样槽;32、第二取样槽;4、把手;5、端盖;51、盖体部;52、手执部;6、第一标识线;7、第二标识线;8、不锈钢管;9、斜坡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粉体取样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内取样管2插接于外取样管1内。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均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管,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取样槽3,取样槽3包括设于外取样管1上的第一取样槽31、以及设于内取样管2上的第一取样槽32,第一取样槽31和第一取样槽3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均沿外取样管1或内取样管2的轴线方向等间隔设置,取样槽3允许粉体进入外取样管1或内取样管2内部,内取样管2和外取样管1相对转动时能够打开或封闭取样槽3。取样时事先转动内取样管2和外取样管1将取样槽3封闭,然后将内取样管2和外取样管1的封闭端沿一定角度插入装有物料的包装袋内,到达指定深度后转动内取样管2打开取样槽3,物料充满内取样管2后,再转动内取样管2将取样槽3封闭,而后将取样器抽出,并将所取物料倒入样品容器内,完成一次取样。由于在取样前和取样后取样槽3均封闭,只有取样时取样槽3处于打开状态,这样避免了在往包装袋内插取样器的时候,物料提前进入取样器内,保证了位于取样器内同一高度的物料能够与包装袋内同一高度的物料相对应,从而保证了取样器内物料的均匀性,增加了样品检验时的精准度。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均由不锈钢制成,且二者的封闭端均为圆锥状,圆锥状的封闭端有利于取样管在取样时往包装袋内插入,内取样管2的长度大于外取样管1的长度,方便拆卸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内取样管2的开口端设有把手4,把手4相对内取样管2的轴线垂直设置,把手4使得取样器的拿、放更加方便。结合图4,外取样管1的开口端的端部设有缺口11,缺口11在外取样管1上与取样槽3对齐,在往外取样管1内插接内取样管2时,缺口11有利于内取样管2的插接。回看图2和图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取样槽31或第一取样槽32的槽宽均小于外取样管1或内取样管2的直径,能够保证取样管的未开设取样槽3的壁面的面积大于取样槽3的槽口,从而保证在转动内取样管2或外取样管1封闭取样槽3时,能够完全封闭取样槽3。实施例2结合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取样管1的不同。本实施例中外取样管1的开口端设有端盖5,端盖5包括与外取样管1的开口端螺纹连接的盖体部51、以及盖体部51两侧一体成型的手执部52,手执部52相对外取样管1的轴线垂直设置。端盖5不仅方便于转动外取样管1,而且在将取样管内的物料取出时,直接拧下端盖5即可,使用方便。结合图6,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式,外取样管1的开口端的管壁上设有第一标识线6,内取样管2管壁上靠近外取样管1的开口端的部位设有第二标识线7,第一标识线6与第二标识线7均沿外取样管1或内取样管2的轴线设置,且第一标识线6与第二标识线7均为凸出的凸棱;当第一标识线6与第二标识线7对齐时,第一取样槽31与第一取样槽32对齐。第二标识线7的下端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外取样管(1)、以及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取样管(2), 内取样管(2)设于外取样管(1)内, 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取样槽(3),取样槽(3)沿内取样管(2)的轴线方向设置,内取样管(2)和外取样管(1)相对转动时能够打开或封闭取样槽(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外取样管(1)、以及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内取样管(2),内取样管(2)设于外取样管(1)内,外取样管(1)和内取样管(2)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取样槽(3),取样槽(3)沿内取样管(2)的轴线方向设置,内取样管(2)和外取样管(1)相对转动时能够打开或封闭取样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取样槽(3)包括设于外取样管(1)上的第一取样槽(31)、以及设于内取样管(2)上的第二取样槽(32),第一取样槽(31)和第二取样槽(3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体取样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取样槽(31)的槽宽小于外取样管(1)的直径,第二取样槽(32)的槽宽小于内取样管(2)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体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外取样管(1)的开口端的端部设有缺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红报苏方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