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雄专利>正文

三线、四线两用包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178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三线、四线两用包缝机,它是对现有三线包缝机改进而成的。在三线包缝机的天心下端安装一只四线针夹固定两根缝针,同时将活生头相对于原安装位置顺时针偏转15°-20°安装定位,并将大弯针及小弯针的弯曲弧度做相应的调整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对现有的三线包缝机略作改动即可三线、四线两用,增加成本少,功能强。(*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械。现有的三线包缝机(俗称拷壳机),如上海市缝纫机公司生产的81-6型三线包缝机,包括机头和机座两部分,机头上安装有地轴和天心,地轴一端安装有活生头,天心底部安装有一根三线包缝针,机头上亦安装有大针架和小针架,大针架和小针架上分别安有大弯针和小弯针,底座平台上安装有针板和压甲,由于机头上仅有一根三线包缝机及其相应的设施,因此只能进行三线包缝,功能单一,性能价格比较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现有三线包缝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将其改造成三线、四线两用包缝机,使其功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在三线包缝机机头中安装的天心下端连接一只四线针夹,四线针夹上安装有两根缝针,缝针a安装于天心的中心线方向上,缝针b靠大针架及小针架一侧紧邻缝针a并与之并排,缝针a设为缝纫针,缝针b设为新的三线包缝针。由于三线包缝针从天心的中心线方向移至新的位置,为适应其位置的变化以满足两根弯针与三线包缝针行程的配合,而将安装于地轴上的活生头相对于原安装位置顺时针偏转15°-25°安装定位,同时亦将大弯针及小弯针的弯曲弧度改变以使其与三线包缝针行程同步并满足三角形穿线法的要求。本技术构思巧妙,对现有三线包缝机只需略作改动即可三线、四线两用,增加成本少,较现有四线包缝机价格低得多,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下列附图提供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两根缝针安装方式示意图;图2是活生头调整方式示意图;图3A-B是大弯针弧度改变示意图;图4A-B是小弯针弧度改变示意图;图5是针板示意图;图6是压甲示意图;图7是保护板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现有的三线包缝机(如上海市缝纫机公司生产的81-6型三线包缝机)主要包括机头和机座两部分,机头上安装有地轴〔6〕(81-6型三线包缝机的相应零件货号为42023)和天心〔1〕(81-6型三线包缝机的相应零件货号为42054),地轴〔6〕一端安装有活生头〔6〕(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025),机头上亦设有大针架(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073)和小针架(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051),大针架和小针架上分别安有大弯针〔7a〕(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166)和小弯针〔8a〕/(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114),底座平台上安装有针板〔9〕(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186)和压甲〔12〕(81-6型三线包缝机相应零件货号为42185),本技术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改进1.在天心〔1〕下端连接一只四线针夹〔4〕,四线针夹〔4〕上安装两根缝针〔2、3〕,缝针a〔2〕安装于天心〔1〕的中心线方向上(即原三线包缝机缝针的安装位置),缝针b〔3〕靠大针架与小针架一侧紧邻缝针a〔2〕并与之并排安装,将缝针a〔2〕设为缝纫针,缝针b〔3〕设为新的三线包缝针。实施例中将81-6型三线包缝机的天心下端锯去,在其下端沿中心线钻孔并攻丝,四线针夹〔4〕选用上海缝纫机四厂生产的GN6系列化高速包缝机上所使用的四线针夹。2.由于三线包缝针位置的变化,为保证三线包缝行程的配合,本技术将活生头〔6〕相对于原安装位置顺时针偏转15°-25°安装定位。3.为使大弯针〔7〕与小弯针〔8〕的行程能与三线包缝针/(即缝针b〔3〕)的行程紧密配合。本技术将大弯针与小弯针的弧度改变,即大弯针由7a变成7b,小弯针由8a变成8b,改变幅度以满足三线包缝机的三角形穿线法要求为止。4.若针板〔9〕上的小舌〔10〕宽度超过两根缝针间的距离,可将小舌〔10〕的宽度缩小至能使两根缝针能同时穿过小舌〔10〕的两侧。5.为使机器高速运转时不至于跳间(或跑针),本技术可在针板〔9〕上的小舌〔10〕旁增设一只小舌〔11〕,同时在压甲〔12〕上的小舌〔13〕旁亦增加一只小舌〔14〕。6.由于三线改成四线,相应地可在保护板〔15〕(相应于/81-6型三线包缝机的零件货号为42066)上另加一只过线孔〔16〕,同时也可以在机头上增加一只线夹。本技术由于采取了如上的改进措施,因此将三线包缝机变成了四线包缝机,若不需四线,只要不给缝针a〔2〕穿线或将它拆下,即仍为三线包缝机。权利要求1.一种三线、四线两用包缝机,由现有三线包缝机改进而成,包括机头和机座两部分,机头上安装有地轴和天心,地轴一端安装有活生头,机头上亦有大针架和小针架,大针架和小针架上分别安有大弯针和小弯针,底座平台上安装有针板和压甲,本技术的特征在于A、在天心下端连接一只四线针夹,四线针夹上安装有两根缝针,缝针a安装于天心的中心线方向上,缝针b靠大针架与小针架一侧紧邻缝针a并与之并排安装,缝针a设为缝纫针,缝针b为三线包缝针。B、安装于地轴上的活生头相对于原安装位置顺时针偏转15°-25°安装定位。C、大弯针与小弯针的弧度改变至满足三角形穿线法要求为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针板〔9〕上的小舌〔10〕的宽度小于两根缝针〔2、3〕中部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在针板〔9〕及压甲〔12〕分别增加一只小舌〔11、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保护极〔15〕上增钻一只过线孔〔16〕,机头上亦增设一只线夹。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三线、四线两用包缝机,它是对现有三线包缝机改进而成的、在三线包缝机的天心下端安装一只四线针夹固定两根缝针,同时将活生头相对于原安装位置顺时针偏转15°-20°安装定位,并将大弯针及小弯针的弯曲弧度做相应的调整即可。本技术只要对现有的三线包缝机略作改动即可三线、四线两用,增加成本少,功能强。文档编号D05B1/00GK2071197SQ90212858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雄 申请人:孙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线、四线两用包缝机,由现有三线包缝机改进而成,包括机头和机座两部分,机头上安装有地轴和天心,地轴一端安装有活生头,机头上亦有大针架和小针架,大针架和小针架上分别安有大弯针和小弯针,底座平台上安装有针板和压甲,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A、在天心[1]下端连接一只四线针夹[4],四线针夹[4]上安装有两根缝针,缝针a[2]安装于天心的中心线方向上,缝针b[3]靠大针架与小针架一侧紧邻缝针a[2]并与之并排安装,缝针a[2]设为缝纫针,缝针b[3]为三线包缝针。B、安装于地 轴[5]上的活生头[6]相对于原安装位置顺时针偏转15°-25°安装定位。C、大弯针[7]与小弯针[8]的弧度改变至满足三角形穿线法要求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雄
申请(专利权)人:孙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