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267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缝纫效果不理想、浪费材料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电磁铁、开关、控制箱、缝台、切刀和机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缝台的表面为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在切刀的布料送出方向一侧的机头上固定设置有光感器,该光感器设置于缝台的上方,光感器与控制箱相连。(*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缝机在布料缝制完毕后,操作人员将布料尾端线辫绕至压脚前端用切刀或通过压脚臂上的割线刀将其剪断,或者通过手动开关将其剪断,不仅不能控制多余线辨的长度,使缝纫效果不理想,而且大量浪费缝线,造成材料浪费,同时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缝纫效果不理想、浪费材料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铁1、开关2、控制箱3、缝台4、切刀5和机头7,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缝台4的表面为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在切刀5的布料送出方向一侧的机头7上固定设置有光感器6,该光感器6设置于缝台4的上方,光感器6与控制箱3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光感器,当布料缝制完毕后,线辫将自动剪断,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自行调节线辨长短,缝纫效果好;可以节省缝线,不浪费原材料;同时可节省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磁铁,2——开关,3——控制箱,4——缝台,5——切刀,6——光感器,7——机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电磁铁1、开关2、控制箱3、缝台4、切刀5和光感器6,所说的开关2和电磁铁1分别与控制箱3相连,与切刀5配合设置。所说的缝台4表面为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在切刀5的布料送出方向一侧的机头7上固定设置有光感器6,该光感器6设置于缝台4的上方,光感器6与控制箱3相连。具体操作过程是在缝制工作未开始时,开关2并未打开,虽然此时光感器6发光到缝台4,经缝台4反射后光感器6接收到光线,但切刀5并不动作;当缝纫工作开始时,打开开关2,控制箱3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开关2的功能此时转为由光感器6完成,缝制时布料遮住缝台4,光感器6接收不到经缝台4反射回来的光线,电磁铁1不动作,因此切刀5不动作;当布料缝完后,光感器6接收到经缝台4反射回来的光线,光感器6将该信号送给控制箱3,控制箱3控制电磁铁1动作,切刀5随之动作,完成自动剪线功能。增加的光感器6的作用相当于开关的作用。以上工作过程是由控制箱单独控制,它可以与普通离合电机配套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铁(1)、开关(2)、控制箱(3)、缝台(4)、切刀(5)和机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台(4)的表面为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在切刀(5)的布料送出方向一侧的机头(7)上固定设置有光感器(6),该光感器(6)设置于缝台(4)的上方,光感器(6)与控制箱(3)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缝纫效果不理想、浪费材料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电磁铁、开关、控制箱、缝台、切刀和机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缝台的表面为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在切刀的布料送出方向一侧的机头上固定设置有光感器,该光感器设置于缝台的上方,光感器与控制箱相连。文档编号D05B65/04GK2830450SQ20052007939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余守旗 申请人: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缝机自动剪线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铁(1)、开关(2)、控制箱(3)、缝台(4)、切刀(5)和机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台(4)的表面为具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在切刀(5)的布料送出方向一侧的机头(7)上固定设置有光感器(6),该光感器(6)设置于缝台(4)的上方,光感器(6)与控制箱(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守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