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95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属于钢材吊运夹具,包括水平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安装在支架上的吊装夹具本体,所述吊装夹具本体包括交错设置呈X形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中部与第二臂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臂的尾端上设有螺纹杆,所述第二臂的尾端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臂,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腰形孔并设有与所述腰形孔外壁相抵触的螺母,所述螺母旋设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螺纹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螺母,提高了吊装夹具本体的自锁能力,加强了夹持的稳定性,增加了夹持的稳定和牢固度。

A hoisting clamping device for stee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plate hoisting clamp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a steel lifting fixture, including a horizontal bracket and at least two hoisting jig bodies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and the hoisting fixture body comprises a first arm and a second arm with a X shape interleaving, and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arm and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arm pass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tail end of the first arm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rod. The tail end of the second arm is provided with a waist shaped hole, one end of the threaded rod is fixed to the first arm, and the other end is passed through the waist shaped hol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nut that is in touch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waist shaped hole. The nut is rotated on the threaded rod between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 By setting the screw rod and nut,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elf locking ability of the lifting fixture body, strengthens the stability of the clamping, and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and firmness of th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材吊运夹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钢板作为钢结构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也被大量使用在船舶制造、汽车制造、桥梁建筑或房屋建筑等行业中。在生产上述钢结构骨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将钢板等原材料从一个加工区域转送到另一个加工区域,由此钢板的吊装也成为钢结构骨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当前钢板的吊装采用吊车和吊装夹具配合完成,其中钢板吊装夹具结构种类较多;但还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以及安全性较低的缺点。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提高了吊装夹具本体的自锁能力,加强了夹持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包括水平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安装在支架上的吊装夹具本体,所述吊装夹具本体包括交错设置呈X形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中部与第二臂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臂的尾端上设有螺纹杆,所述第二臂的尾端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臂,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腰形孔并设有与所述腰形孔外壁相抵触的螺母,所述螺母旋设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螺纹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手动将钢板的两端分别采用吊装夹具本体固定。其吊装夹具本体的固定方式为:操作者将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前端(为了方便理解和说明,在第一臂上,将用于夹紧钢板的一端称为第一臂的前端,其另一端称为第一臂的尾端;第二臂同理)分别卡在钢板的边缘。接着操作者朝着第二臂的方向旋紧螺母,使得螺母的外壁与第二臂的尾端抵触,此时第二臂被锁定,其尾端不能朝着第一臂的尾端移动,由此即可锁定上述吊装夹具本体,提高了吊装夹具本体的自锁能力,加强了夹持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铰接在第一臂的尾端。由于螺杆固定在第一臂的尾端,此时需要在第二臂的尾端开设有较长的腰形孔才能完成吊装夹具本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铰接在第一臂的尾端而非直接固接,进一步缩短了腰形孔开设的长度,能够有效缩短螺杆端部的运动范围,减少了螺纹杆上下滑动的机率,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臂的尾端开设有与所述腰形孔相连通的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者拧松螺母,而不需要将螺母从螺纹杆上取下;随后将螺纹杆绕着螺纹杆与第一臂之间的铰接点向外转动,由此即可实现螺纹杆与第二臂的尾端相互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的外壁上设有朝着第一臂方向弯折的限位挡板。由于螺母对第二臂的限位和紧固作用不佳,螺母和螺纹杆容易一起从上述缺口处滑出,十分不稳定,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臂缺口处设置限位挡板,此时上述限位挡板能够抵挡住螺母和螺纹杆的向外移动,减少了钢板从第二臂的缺口处滑出的机率,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前端上均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吊装夹具本体上设有用于锁紧钢丝绳的猪鼻扣。由于螺母对第二臂的限位和紧固作用不佳,螺母和螺纹杆容易一起从上述缺口处滑出,十分不稳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述猪鼻扣的限位和紧固作用下,减少了钢板从第二臂的缺口处滑出的机率,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猪鼻扣包括卡扣本体以及卡接块,所述卡扣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卡接块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设于卡槽的内壁,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接块上,所述卡扣本体和卡接块上均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设的开孔,所述卡槽的内壁与所述开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手动按压猪鼻扣的卡接块,此时位于卡槽内的弹簧被压缩,同时卡接块与卡扣本体上的开孔相互对齐,由此操作者能够轻松地拉紧钢丝绳,使得第一臂与第二臂的端部与钢板的两侧紧密抵触;由此即可实现对吊装夹具本体的预夹紧,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猪鼻扣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猪鼻扣固设在转动轴而非套设在钢丝绳上,加强了钢丝吊装夹具本体的自锁能力,减少了第一、第二臂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螺纹杆和螺母在锁定第一臂与第二臂时更加的稳定和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前端分别设有防滑突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前端分别设有防滑突起,提高了钢板与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操作者在夹紧钢板时更加的稳定和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中心固定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固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固设在行车的吊钩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链条连接支架和行车,在保证行车与钢板吊装夹具的连接强度的基础上,操作者只需将挂钩挂卡在连接环或从上述连接环上取下,十分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至少两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支架与连接环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操作者在使用上述吊装夹具本体吊装时更加的稳定和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螺母,提高了吊装夹具本体的自锁能力,加强了夹持的稳定性;2、通过设置钢丝绳和猪鼻扣,进一步也提高了吊装夹具本体的自锁能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限位挡板减少了钢板从第二臂的缺口处滑出的机率,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4、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前端设置防滑突起,提高了第一、第二臂与钢板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夹持的稳定和牢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吊装夹具本体的结构;图3为本实施例中吊装夹具本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吊装夹具本体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猪鼻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吊装夹具本体的另一角度的剖面图。附图说明:1、支架;2、吊钩;3、吊装夹具本体;4、第一臂;5、第二臂;6、转轴;7、螺纹杆;8、腰形孔;9、螺母;10、缺口;11、限位挡板;12、钢丝绳;13、猪鼻扣;14、卡扣本体;15、卡接块;16、卡槽;17、弹簧;18、开孔;19、通孔;20、防滑突起;21、连接环;22、挂钩;23、链条;2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水平支架1以及两个安装在支架1上的吊装夹具本体3。吊装夹具本体3包括交错设置呈X形状的第一臂4和第二臂5;第一臂4和第二臂5均呈波浪形状,并且在第一臂4的中部与第二臂5的中部通过转轴6铰接,第一臂4的尾端上设有螺纹杆7,第二臂5的尾端开设有腰形孔8,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臂4,其另一端穿过腰形孔8并设有与腰形孔8外壁相抵触的两个螺母9,螺母9旋设在腰形孔8的两侧的螺纹杆7上,且与上述腰形孔8的外壁相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包括水平支架(1)以及至少两个安装在支架(1)上的吊装夹具本体(3),所述吊装夹具本体(3)包括交错设置呈X形状的第一臂(4)和第二臂(5),所述第一臂(4)的中部与第二臂(5)的中部通过转轴(6)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4)的尾端上设有螺纹杆(7),所述第二臂(5)的尾端开设有腰形孔(8),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臂(4),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腰形孔(8)并设有与所述腰形孔(8)外壁相抵触的螺母(9),所述螺母(9)旋设在第一臂(4)和第二臂(5)之间螺纹杆(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包括水平支架(1)以及至少两个安装在支架(1)上的吊装夹具本体(3),所述吊装夹具本体(3)包括交错设置呈X形状的第一臂(4)和第二臂(5),所述第一臂(4)的中部与第二臂(5)的中部通过转轴(6)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4)的尾端上设有螺纹杆(7),所述第二臂(5)的尾端开设有腰形孔(8),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臂(4),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腰形孔(8)并设有与所述腰形孔(8)外壁相抵触的螺母(9),所述螺母(9)旋设在第一臂(4)和第二臂(5)之间螺纹杆(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铰接在第一臂(4)的尾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5)的尾端开设有与所述腰形孔(8)相连通的缺口(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0)的外壁上设有朝着第一臂(4)方向弯折的限位挡板(1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钢板吊装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4)和第二臂(5)的前端上均设有钢丝绳(12),所述钢丝绳(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6)并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吊装夹具本体(3)上设有用于锁紧钢丝绳(12)的猪鼻扣(13)。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铭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聚业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