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81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卡持机构和夹持机构;卡持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第三外围板和复式齿轮;下盖板的三侧边缘设有开槽中间设有安装通孔,下盖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形成三侧开口的容纳空间,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和第三外围分别插置于不同侧的开口内并卡接于复式齿轮上,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底座、夹持组件、弹性件和开口圆环;连接底座通过插置于安装通孔内与卡持机构固定连接,连接底座设有凹槽,凹槽内有防护垫片;夹持组件连接一圆球插置于连接底座内360度旋转,并与防护垫片相互接触,夹持组件上设有卡槽,夹持底座上设有挡板,弹性件放置于卡槽内与挡板相互抵触。

A vehicle mounted mobile phon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mobile phone bracket, which includes a holding mechanism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The hol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plate, a lower cover plate, a first outer apron, a second outer sboard, a third outer apron and a compound gear, and the three sides of the lower cover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slotting,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is fixed in a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upper cover plate. The three side openings are accommodated, the compound gear and the wireless charging board are set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first outer pads, the second outer pads and the third peripherals are inserted in the openings of different sides and attached to the compound gear.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connecting base, the clamping component, the elastic part and the opening ring, and connecting the base pass. The plug is placed in an installation hole to be fixed in a fixed connection with a holding mechanism, a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n the base, and a protective gasket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A holding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a ball to rotate in 360 degrees in the connecting base, and contact each other with the protective gasket, a clamp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 retaining plate is placed on the base and the elastic part is placed inside the groove. Incompatible with the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本技术属于手机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但是在驾车过程中,因为使用手机而导致意外事件屡屡发生。为了减少此类事故,人们选择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支架进行辅助,虽然减少了事故发生率,但是由于手机的操作方式不同,复杂的操作方式不仅不利于安全行车,而且会增加事故发生率,一款能够操作简便,且能够适用汽车的不同部位的手机支架成为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能够适用于汽车的不同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卡持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卡持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第三外围板、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所述下盖板的三侧边缘设置有开槽中间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下盖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形成三侧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和第三外围分别插置于不同侧的开口内并卡接于所述复式齿轮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底座、夹持组件、弹性件和开口圆环;所述连接底座通过插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与所述卡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包括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上设有外螺纹和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护垫片;所述第二连接底座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底座插置所述第二连接底座的第一开口内,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底座、推板和夹板,所述夹持底座一端与一圆球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圆球穿插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的第二开口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内可360度旋转,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底座凹槽内的防护垫片相互接触,所述开口圆环套接于所述圆球连接端,所述开口圆环外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直径,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一端与一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持底座连接并形成一侧设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推板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夹板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持部相互贴合,所述推板的插置端沿推板推动方向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夹持底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卡槽正前方,所述弹性件放置于所述卡槽内与所述挡板相互抵触。优选地,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复式齿轮安装于所述限位柱上容置于所述卡持机构的容纳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围板的插置端设置有环形通槽,所述第二外围板的插置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卡槽,所述第三外围板的插置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卡槽;所述环形通槽、第一开口卡槽和第二开口卡槽的内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复式齿轮相匹配的卡齿。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持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销孔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内侧面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圆环的外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持部设置有垫片。优选地,所述防护垫片为塑胶防护垫片、硅胶防护垫片、橡胶防护垫片或海绵防护垫片。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长度为2~3厘米。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机构。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为螺纹孔或固定销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卡持机构的容纳空间内容置无线充电板能够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方便实用,用户使用体验好。2、通过复式齿轮可实现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和第三外围板同时向外拉伸和向内缩减对手机进行卡持,卡持力度更大,稳定性更好。3、通过推动推板挤压弹性件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的夹持部分开实现夹持功能,能够夹持于汽车的不同部位。4、通过将圆球插置于第二连接底座内可实现360度旋转调节。5、在凹槽内放置防护垫片减少了圆球与凹槽的摩擦,延长了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的卡持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的夹持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通过在卡持机构的容纳空间内容置无线充电板能够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方便实用,用户使用体验好,通过复式齿轮可实现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和第三外围板同时向外拉伸和向内缩减对手机进行卡持,卡持力度更大,稳定性更好,并且通过推动推板挤压弹性件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的夹持部分开实现夹持功能,能够夹持于汽车的不同部位,同时通过将圆球插置于第二连接底座内可实现360度旋转调节,以及在凹槽内放置防护垫片减少了圆球与凹槽的摩擦,延长了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和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卡持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卡持机构包括上盖板500、下盖板600、第一外围板700、第二外围板800、第三外围板900、复式齿轮1001和无线充电板1002;所述下盖板600的三侧边缘设置有开槽610中间设置有安装通孔620,所述下盖板600与上盖板500固定连接形成三侧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复式齿轮1001和无线充电板1002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外围板700、第二外围板800和第三外围900分别插置于不同侧的开口内并卡接于所述复式齿轮1001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底座、夹持组件、弹性件300和开口圆环400;所述连接底座通过插置于所述安装通孔320内与所述卡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包括第一连接底座110和第二连接底座120,所述第一连接底座110上设有外螺纹111和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持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卡持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第三外围板、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所述下盖板的三侧边缘设置有开槽中间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下盖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形成三侧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和第三外围分别插置于不同侧的开口内并卡接于所述复式齿轮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底座、夹持组件、弹性件和开口圆环;所述连接底座通过插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与所述卡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包括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上设有外螺纹和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护垫片;所述第二连接底座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底座插置所述第二连接底座的第一开口内,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底座、推板和夹板,所述夹持底座一端与一圆球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圆球穿插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的第二开口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内可360度旋转,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底座凹槽内的防护垫片相互接触,所述开口圆环套接于所述圆球连接端,所述开口圆环外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直径,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一端与一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持底座连接并形成一侧设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推板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夹板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持部相互贴合,所述推板的插置端沿推板推动方向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夹持底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卡槽正前方,所述弹性件放置于所述卡槽内与所述挡板相互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持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卡持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第三外围板、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所述下盖板的三侧边缘设置有开槽中间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下盖板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形成三侧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复式齿轮和无线充电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外围板、第二外围板和第三外围分别插置于不同侧的开口内并卡接于所述复式齿轮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底座、夹持组件、弹性件和开口圆环;所述连接底座通过插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与所述卡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包括第一连接底座和第二连接底座,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上设有外螺纹和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护垫片;所述第二连接底座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底座插置所述第二连接底座的第一开口内,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配合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底座、推板和夹板,所述夹持底座一端与一圆球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圆球穿插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的第二开口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底座内可360度旋转,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底座凹槽内的防护垫片相互接触,所述开口圆环套接于所述圆球连接端,所述开口圆环外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直径,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一端与一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持底座连接并形成一侧设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推板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夹板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明尚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