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梭壳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041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提供即使操作者手指接触梭心套也不会感到不适的可冷却梭心套的缝纫机梭壳冷却装置,在具有由收纳底线的梭心、收纳梭心的梭心套56、支承梭心套的内梭壳54、可相对转动地支承内梭壳的外梭壳52构成的梭壳51、和具有喷出空气的排气口59a的空气供给装置58~62的缝纫机梭壳冷却装置中,前述空气供给装置排气口配置于梭壳下方,靠排气口吹出的空气冷却梭心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由空气冷却梭壳之构造的缝纫机的梭壳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缝纫机的梭壳部具有外梭壳、相对该外梭壳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承着的内梭壳、支承于该内梭壳的梭心套。梭心套支承着其内部收纳着底线的梭心。在外梭壳与内梭壳上分别形成轨道槽(导向槽)与轨道部(导向突起),内梭壳的轨道部配合于外梭壳轨道槽。由于外梭壳相对内梭壳高速转动,外梭壳与内梭壳的滑动部(轨道槽、轨道部)也以高速滑动。因此,为防止该滑动部的磨损、烧结,在现有技术中使用了梭壳冷却装置。一般是形成从梭壳轴内部到滑动部的流路,由泵向该流路供给润滑油冷却梭壳。现有技术的这样的缝纫机的梭壳冷却装置由图2进行说明。由图中未示出的马达使其高速转动的下轴1,其轴向运动被限制地支承于组装入下轴轴承衬瓦2中的推力垫3中。在该下轴1的中心部形成了在轴向延伸的第一润滑油通路4,从图中未示的下轴1基端侧向该第一润滑油通路4内供给润滑油。外梭壳5固定于下轴1的前端部。该外梭壳5具有配合于下轴1前端部外周的圆盘状基部6、连设于该基部6前端侧的大致呈圆筒形外梭壳本体10,基部6具有下轴1前端部可比较紧密插入的中心孔7。另外,在基部6上形成了从其外周面连通中心孔7的半径方向螺纹孔8,通过将螺钉9拧入该螺纹孔8中而使螺钉9前端压接于下轴1上,而使外梭壳5与下轴1一体转动。外梭壳本体10具有在基部6前端同心地突设的比基部6直径大的基板11、和连设于该基板11前端侧的大致呈圆筒形的外周壁12;在该外周壁12的内周面上形成着圆环状导向槽14。在外梭壳5内部空间15内配设着可相对该外梭壳5转动的内梭壳16。该内梭壳16整体上大致形成为圆筒形,在该内梭壳16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配合于外梭壳5的导向槽14内的、且在圆周方向可相对滑动的大致呈圆环状的导向突起17。另外,在内梭壳16上突设着沿其轴向延伸的支承销19。在该支承销19上装着被收纳于梭心套13内的梭心18。梭心套13在其中心部具有圆筒构件13a,在该圆筒构件13a中插通支承销19来定位于内梭壳16内。在外梭壳5的外梭壳本体10之基板11上形成了连通中心孔7直径比中心孔7大的圆形凹部20,在该圆形凹部20上连通着在外梭壳5内延伸的第二润滑油通路21。该第二润滑油通路21大致沿放射方向延伸地形成于基板11中,并由与圆形凹部20连通的放射方向通路22、和与该放射方向通路22外端连通且从基板11向外周壁12大致轴向延伸地形成的轴向通路23构成。轴向通路23到达导向槽14的近旁,在该部位外周壁12内形成了分别与导向槽14和轴向通路23连通的圆形过滤室24。该过滤室24在外周壁12的外周面12a敞开,由图中未示出的盖体可开闭地将其覆盖。在过滤室24内收纳着将由毛毡等构成的纤维像无纺织布那样固定起来而成的过滤构件。另一方面,在下轴1的前端部安装着用于限制油量的油量限制构件形成的过滤构件26。下轴1与外梭壳5一同高速转动,在由图中未示出的针进行缝制期间,在下轴1的第一润滑油通路4内由图中未示的泵以高压供给润滑油。取代这种使用润滑油的梭壳冷却装置,本申请人在专利特开平9-192380中提出的梭壳冷却装置为,形成从梭壳轴内部至滑动部的流路,可从空气压缩机向该流路供给冷却空气来冷却梭壳。图3表示了该现有例,由图中未示出的马达使其高速转动的下轴1支承于组装进下轴轴承衬瓦2(该轴承衬瓦2保持于基座构件B)的推力垫3中。在该下轴1的中心部形成了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通路4,该轴向通路4在下轴1前端开口的同时,在下轴1轴向中间位置闭塞了基端。另外,在下轴1上穿设了连通轴向通路4基端侧与下轴1外周面的放射方向连通路35。在下轴轴承衬瓦2的内周面形成与连通路35连通的密闭的呈圆环状的环状槽36;另外,在该下轴轴承衬瓦2中形成着在下轴轴承衬瓦2一端面开口与环状槽36连通的空气导入路37。另一方面,在下轴1的外部配设了作为冷却空气供给装置之一个例子的空气压缩机38,在该空气压缩机38的排气管39中间夹装着作为控制从空气压缩机38供给的冷却空气供给量的阀构件之一个例子的电磁阀40。另外,在该电磁阀40的下游侧连接着用于向下轴轴承衬瓦2的空气导入路37供给由电磁阀40控制的量的冷却空气的空气管41;该空气管41的前端部连接于安装于空气导入路37之开口的连接件42上。排气管39、空气管41、连接件42、空气导入路37、环状槽36与连通路35构成了将从空气压缩机38来的冷却空气供给下轴1的轴向通路4的冷却空气通路。另外,空气压缩机38和电磁阀40与进行缝纫机各种控制的CPU那样的控制装置43连接,由从该控制装置43来的控制信号根据缝纫机转速与环境温度等来控制供给下轴1的轴向通路4的冷却空气量。固定于下轴1前端部的外梭壳5与图2的外梭壳不同,放射方向通路22、轴向通路23不是1个而是2个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分别相连通,而其他构造与图2大致相同。另外,内梭壳16、梭心套13与梭心18也与图2具有同样的构造。各轴向通路23的前端到达导向槽14的近旁,在该部位外周壁12内形成了分别与导向槽14与轴向通路23连通的空气喷射室24。从这些各空气喷射室24通过轴向通路4、放射方向通路22与轴向通路32等供给的冷却空气通过导向槽14向内梭壳16的导向突起17喷射。内梭壳16由内梭壳压板44限制其转动。下边来说明由前述构造形成的梭壳冷却装置的作用。当驱动缝纫机时,相应于缝纫机的转速与环境温度等的控制信号从控制装置43输出到空气压缩机38与电磁阀40,空气压缩机38被驱动的同时,电磁阀40开度被调整,相应于缝纫机转速与环境温度等的量的冷却空气通过排气管39、空气管41、连接件42、空气导入路37、环状槽36与连通路35供给于下轴1的轴向通路4,从该轴向通路4通过放射方向通路22与轴向通路23等,冷却空气从空气喷射室24通过导向槽14向内梭壳16的导向突起17喷射。从而,由驱动缝纫机而相互滑接的外梭壳5的导向槽14与内梭壳16的导向突起17的发热受到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当梭心18的底线消耗、或者说剩余量很少时,必须从内梭壳16取下梭心套13,更换上新的梭心。在进行这种更换操作时,操作者拉开梭心套13的杆13b,在这种状态下从内梭壳拉出梭心套13。因而操作者手指则必然要接触到梭心套13。在上述这样的梭壳冷却装置的情况下,即使能够防止了外梭壳5与内梭壳16的滑动部(导向槽14与导向突起17)的磨损与烧结,但由于在梭心套13侧表面无冷却效果,当操作者手指接触到梭心套13时,即使不会烫伤,也会由瞬间热刺激产生不快感。特别是在为了提高缝制品的质量而对梭壳冷却用润滑油供给量节流使用的情况下、或对连续运转缝纫机的工序的情况下,常会产生高热刺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操作者手指接触到梭心套也不会受到刺激、产生不快感的可冷却梭心套的缝纫机梭壳冷却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具有由收纳底线的梭心、收纳前述梭心的梭心套、支承前述梭心套的内梭壳、可相对转动地支承前述内梭壳的外梭壳构成的梭壳、和具有喷出空气的排气口的空气供给装置的缝纫机梭壳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空气供给装置的排气口配置于梭壳下方,由该排气口吹拂的空气来冷却梭心套。前述空气供给装置最好具有由对缝纫机踏板的脚踏操作来对空气供给进行通、断的阀。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梭壳冷却装置,在这种具有由收纳底线的梭心、收纳前述梭心的梭心套、支承前述梭心套的内梭壳、可相对转动地支承前述内梭壳的外梭壳构成的梭壳、和具有喷出空气的排气口的空气供给装置的缝纫机梭壳冷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空气供给装置的排气口配置于梭壳下方,通过由该排气口喷射空气来冷却梭心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贞男岩田寿之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