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由锯齿针脚缝纫机构成的布料装饰棱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02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锯齿针脚缝纫机构成的布料装饰棱形成装置是,在针板(11a)上形成位于1根针的左右落针位置(20a)、(20b)之间的,在缝制物(13)的送布方向(S)上呈长尺状延伸的孔(12a)。在压脚(8)的下面,形成可从针板(11a)的上面侧插入孔(12a)内的导板(10)。另外,在送布齿(14a)的与孔(12a)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剖面为U字状的U槽(15a),使其对布料装饰棱部分施加送布力。在使用锯齿缝制缝纫机形成布料装饰棱时,提高线状态的稳定性、缝制物(布料)的送布稳定性和在缝制时的缝制针脚的易观察性,在不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技能的情况下能够容易、高效且稳定地缝制出均匀美观的布料装饰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使1根针在进行左右摆动的同时与在对应摆针幅度的左右位置上的水平旋梭的梭芯线进行相互钩连(interlacing;线与其他线或其他线圈形成交叉)的锯齿针脚缝纫机构成的布料装饰棱形成装置。通过在翻折缝制物(布料)后,沿着翻折部进行与相对部分的缝合,可形成布料装饰棱。另外,首先通过绷线缝合来形成布料装饰棱,然后把该缝制物(布料)经过热处理形成固定的布料装饰棱形状,再通过拆缝来除去缝线,可形成半永久性的褶状布料装饰棱。如果大量地实施这样的布料装饰棱,则可构成具有良好伸缩性的基础材料,并且,如果被用于装饰在被褥等的表面,则可体现一种独特的材质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在进行绷线缝合的情况下,如何简便地除去该绷线,通常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另外,在把布料装饰棱作为装饰来使用的情况下,问题可能出现在其均匀性和设计的自由度等上,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不依靠熟练操作者的技能便可确实地缝制出均匀美观的布料装饰棱的缝纫机。另外,人们需要一种可简单地并保持其均匀性地缝制出不仅包括直线的,而且还包括曲线状的布料装饰棱的缝纫机,用于扩展设计的自由度。另外,人们还希望有一种在用缝纫机进行缝制操作的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目视来确认针脚状态的缝纫机。在过去,为了缝制由被翻折成U字状的缝制物(布料)所构成的布料装饰棱,或使用由现有的锯齿针脚缝纫机改造而成的布料装饰棱缝制用的缝纫机,或使用现有的平缝缝纫机。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如下的缝制方法进行缝制。(以往例1)对使用由现有的锯齿针脚缝纫机改造而成的缝纫机的情况(作为以往例1)参照附图说明图11(a)进行说明。如图11(a)所示,在使用由现有的锯齿针脚缝纫机改造而成的缝纫机的情况下,在现有的锯齿针脚缝纫机的针棒1的下端配置2根针用的针固定部件6,通过针固定部件6设置针2a及针2b。分别在针2a及针2b上穿过面线(未图示)。在针板4上面形成突起7。从而可使缝制物(布料)3形成倒U字型的变形。通过改变该突起7的高度,可调整布料装饰棱的形状。在锯齿针脚缝纫机的停止摆针的状态下使用。当把缝制物(布料)3放置在缝纫机上后,缝制物(布料)3沿着针板4上面的突起7形成倒U字状的布料装饰棱形状。当缝纫机进行运转时,左右的两根针2a、2b同时穿通缝制物(布料)3,被穿在左右针2a、2b上的面线与单一旋梭5的底线形成钩连。这样地在缝制物(布料)3上形成布料装饰棱。(以往例2)在使用现有的单针式平缝缝纫机(不进行摆针)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把缝制物(布料)3对折,使针2沿着布料装饰棱的部位进行缝合,在完成缝合后,通过把缝制物(布料)3展开来确保布料装饰棱的形状。但是,在以上使用由现有的锯齿针脚缝纫机改造而成的缝纫机的以往例中,存在者如下的问题。其1在以往例1中由于穿过左右针2a、2b的2根面线在锯齿缝制用的旋梭5内进行钩连,使旋梭必须要嵌套左右的面线,但要使旋梭5的梭尖来嵌套其间隔只相当左右针2a、2b的间隔的2根面线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存在着对左右线的钩连时间等梭尖的调整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问题。其2在以往例1中,在调整了旋梭5的梭尖后,由于左右面线的从旋梭5内的抽线时间不同,所以形成不均匀的缝制状态,并且在从左右面线被旋梭5的梭尖钩住的时刻到左右面线从旋梭5内抽出的时刻的期间内,左右面线在旋梭5内形成相互干扰,因此,导致了线状态不稳定的问题。其3在以往例1中,由于尽管是处于不稳定的缝制状态,在缝制时线的结节点都是在缝制物(布料)3的下面,所以存在着不能在进行缝制的同时对不稳定的缝制状态等进行确认的问题。即,对缝制针脚的直接观察性差。其4在以往例1中,存在着在布料装饰棱形状里形成缝皱、扭曲等不稳定形状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认为有如下3点等,①由于倒U字型布料装饰棱部分突出在缝制物(布料)3的上面,不与送布齿直接接触,被配置在远离送布齿的位置,所以在以缝制针脚的间隔进行移动时,送布力不容易被传导至布料装饰棱部分;②形成在缝制物(布料)3上面的倒U字型的布料装饰棱部分与压脚(未图示)和左右针2a、2b形成接触,易受其干扰,由此而形成的力作用在防碍缝制物(布料)3的输送的方向上;③由于倒U字型的布料装饰棱部分形成在缝制物(布料)3的上面,因受重力的影响,容易形成不稳定的形状。为了矫正成布料装饰棱的形状,必须由操作者用两手把缝制物(布料)3拉向送布方向并且慎重地进行推进,制品的均匀性受到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的制约。对于曲线状的布料装饰棱等则更要求操作者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其5在以往例1中,存在着不能进行一种拆缝操作简便的绷线缝合的问题。缝纫机在一般的情况下,相对面线的张力,底线的张力非常弱,即使增强底线的张力也很难作到使底线呈直线状的缝制。因此,在以往例1中由于构成了2根面线在直线上,底线均为锯齿状的针脚,所以任何一根线都不容易被抻出。另一方面,使用现有的平缝缝纫机的以往例2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即,使用平缝缝纫机的缝制由于是把缝制物(布料)3在布料装饰棱的位置进行适当的翻折,操作者通过手动操作,一边输送翻折部一边进行缝合,因此,存在着操作性和生产性差,对熟练者的技术程度的依赖面大的问题,并且在缝制多列(2条以上)的布料装饰棱的情况等,存在着难于进行均匀缝制的问题。另外,在以往例2中,由于是把缝制物(布料)3翻折,用1根面线和1根底线来缝合翻折部附近的重叠的缝制物(布料)3,所以布料装饰棱形成了线圈,因此存在着不能形成U字型的布料装饰棱,并且不能进行拆缝操作简便的绷线缝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在所述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在使用锯齿缝制缝纫机形成布料装饰棱时,不需要进行条件苛刻的梭尖调整,提高线状态的稳定性、缝制物(布料)的送布稳定性和在缝制时的缝制针脚的易观察性,在不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技能的情况下能够容易、高效且稳定地缝制出均匀美观的布料装饰棱。因此,依照本专利技术之一的由锯齿针脚缝纫机构成的布料装饰棱形成装置,由于具有左右摆动1根针的摆针机构和对应所述针的摆动幅度配置在左右侧的进行相互逆向旋转的1对水平旋梭,所以,用左右旋梭的梭尖相互交替地钩连1根面线便可,由于不需要在1个旋梭内钩连2根面线,所以容易地进行梭尖的调整,避免了因2根线在1个旋梭内被钩连而导致的紊乱。另外,由于在针板上形成位于针的左右落针位置之间的、沿缝制物的送布方向延伸的、在针板上面形成开口的槽并且在压脚的下面形成从针板的上面侧能够自如进入这个槽内的导板,所以,通过该导板可将缝制物的一部分矫正成剖面为U字的布料装饰棱形状,并把其导入所述的槽内,使U字型的布料装饰棱部分下垂到缝制物的下面。由此,可不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技能,缝制物被均匀地输送,使布料装饰棱形状稳定,在布料装饰棱形状内不会发生缝皱、扭曲等,可容易、高效且稳定地缝制出均匀美观的布料装饰棱。例如,操作者即使不用手压住缝制物,也可获得稳定的布料装饰棱形状。另外,由于布料装饰棱的针脚(面线与底线的结节点)形成在缝制物的上侧,所以可使缝制操作者一边确认布料装饰棱针脚的完成状态一边进行布料装饰棱的缝制,可及时地发现缝合的不良状态。本专利技术之2是基于本专利技术之1的由锯齿针脚缝纫机构成的布料装饰棱形成装置,例如如图5(a)所示,其特征在于在对应所述槽12b的形成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锯齿针脚缝纫机构成的布料装饰棱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左右转换1根针的上下动作位置的摆针机构、对应所述针的摆动幅度被配置在左右侧并进行相互逆向旋转的1对水平旋梭、在所述针的左右两个上下动作位置之间,形成沿所述缝制物的送布方向 呈长尺状延伸的上面形成开口的槽并被配置在所述1对水平旋梭上方的针板、被设置在所述针板的下方,向与所述摆针方向呈直角的方向输送缝制物的送布齿及设有可从所述针板的上面侧自由进入所述槽内的导板把缝制物向下方弯曲成U字状,并用于压住被放置在 所述针板上面的缝制物的压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冈建夫麻生英夫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